程潤

傳統節日是一座無形的橋梁,幫助留學生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
留學生在外求學,有豐富的機會親身感受國外的文化氛圍。在外學習之余,多多參與當地的節日活動,能夠更快地適應留學生活,融入當地社會,窺探各國綺麗的文化世界。最近的萬圣節是西方最有趣的節日之一,深受年輕人歡迎與喜愛。豐富多彩的萬圣節慶?;顒?,也為留學生打開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窗口。
萬圣節歷史源遠流長
世界各地慶?;顒痈骶咛厣?/p>
每年11月1日的萬圣節,又稱諸圣節(All SaintsDay),是西方傳統的宗教節日。在千年來流傳和演變的過程中,萬圣節原本濃厚的宗教色彩已經逐漸淡化。每年的萬圣節前夜(Halloween)成為了孩子與年輕人的狂歡時刻。在這個晚上,孩子們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扮演各種鬼怪,挨家挨戶收集糖 果。
一個地域的節日,自有一個地域的文化特色。研究當地的傳統節日,在歷史的河流中找尋其發展演變的習俗,收獲往往比自己想象的要多。
關于萬圣節的記載大致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紀左右。古代西歐的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地區,即今日所稱的大不列顛島(英國領土的主體),生活著古代凱爾特人,他們以每年的 11 月 1 日作為新年。10 月 31 日是他們贊美秋天、祭祀亡魂的日子,在當天夜晚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
愛爾蘭地區與萬圣節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愛爾蘭的倫敦德里(Londonderry)是萬圣節的起源地。這是不列顛群島內唯一一個完全被城墻包圍的城市,擁有超過1450年的歷史。南瓜燈是萬圣節的象征物,將南瓜雕刻成燈籠的這一習俗源自于愛爾蘭。古老的愛爾蘭人喜歡把一根小蠟燭放在掏空的蘿卜里。愛爾蘭人到了美國后,發現南瓜雕刻出的造型比用蘿卜雕刻的好看,雕刻南瓜燈的習俗自此演變發展。
作為萬圣節的重要起源地,英國地區的萬圣節節日氛圍異常濃烈。在金斯頓大學,萬圣節到來前的一個月,超市就已經開始售賣與萬圣節相關的裝扮道具,南瓜燈、骷髏頭等。在學校的校報上也持續刊登關于萬圣節的活動預告,給節日預熱。
世界各地不同高校慶祝萬圣節的方式各有不同。美國各大高校的慶祝方式各有其特色。羅徹斯特大學每年的萬圣節在校園里的RushRhees圖書館舉行。在萬圣節來臨之際,擁有將近百年歷史的羅切斯特大學圖書館會進行恐怖裝扮:昏暗的燈光、冗長的走廊……恐怖氛圍十足的RushRhees圖書館,在80多年來,一直被作為萬圣節鬼屋。羅徹斯特大學的萬圣節活動通常是一場大型尋寶游戲,獲勝者可以搭乘不對外開放的古老電梯參觀圖書館的高塔。在高塔內,可以俯瞰羅徹斯特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為了讓節日的活動氛圍更加濃厚,學校的樂隊也會前來演出助陣。
與羅徹斯特大學不同,麻省理工學院的萬圣節活動并不是以恐怖氛圍為基調的,而是充滿著濃濃的學術氣息。在萬圣節的前幾天,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們會聚在校園高達295英尺的綠樓前一起看摔南瓜表演。參加者被要求計算出在什么條件下能制造出冰凍南瓜的最大摔裂效果。在計算高度、速度和其他因素之后,這些比賽者要上交他們的計算過程參加評選,最終產生獲勝者。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刻南瓜燈活動同樣非常精彩。在南瓜燈忽明忽暗的燈光中,人們盡情享用各種充滿節日氛圍的飲料、美食,聆聽校園樂隊的表演??棠瞎洗筚惖墨@勝者獎品也非常復古——綬帶。這樣的授獎儀式使得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南瓜節既充滿節日樂趣又富有懷舊氣息。一年一度的
南瓜盛典深受學校師生歡迎。
校園慶?;顒佣嘧硕嗖?/p>
彰顯中外“鬼怪”文化差異
在西方,萬圣節到來之前,一些學校就已經開始組織學生在校內進行 Halloween 游行預熱,學生們競相扮演各種詭異恐怖的造型。不僅是小孩子喜歡萬圣節,大人們也喜歡過這樣的節日。相對于日常緊張的學習與工作節奏,趣味橫生的萬圣節著實是生活中的“調味劑”。在萬圣節,出國在外的留學生們在校園里也會玩得不亦樂乎。通過對留學生們的采訪,《留學》記者了解到了國外校園慶祝萬圣節的特色活動。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Jacob同學向《留學》記者介紹了他參加的由印度學生會舉辦的“Bollywood party”的活動?!霸谶@個活動中,我看到很多不同膚色的人穿著自己國家的特色服飾,在這樣的節日活動中,不同的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我們在活動的最后還評選了各種各樣的獎項,比如最可愛的、最嚇人的裝扮等??傮w來說,我非常享受這樣的活動。”
除了Jacob參與的印度學生會舉辦的活動,俄亥俄州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Society,CSSS)也舉辦了一場“鬼新娘”的活動,在活動中扮演真人NPC(鬼新娘)的Nancy同學說:“活動要求外面的玩家需要進入我們房間并找到對應的信封才能順利出去,當天晚上氣氛很恐怖,整個房間是黑色的,并且玩家進來以后不允許用手電筒,背景音樂特別恐怖,很多男生都被嚇到了?!?/p>
此外,《留學》記者也采訪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學CSSS策劃部的賀鈺渤同學。在“萬圣節鬼屋之百鬼夜行”活動中,賀鈺渤主要負責的是道具轉運以及其中三個房間的布置?!斑@次活動的效果非常好,我們計劃的活動時間是晚上7點到9點,但實際上,從活動還沒開始就有很多同學在排隊。9點之后,還是有很多同學在等,我們把時間延長了40分鐘左右,活動人數依舊爆滿。這次活動是策劃部牽頭的本學期的一次關鍵大型活動,宣傳做得非常好。策劃部同學們的鬼才文案,以及宣傳部同學的及時配合,使得很多同學都很早就了解到我們在周五舉辦的鬼屋活動?!?/p>
在英國倫敦布魯內爾大學讀媒體與公共關系的留學生Caroline告訴《留學》記者:“萬圣節給平常愛搞惡作劇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機會。我們宿舍的公共廚房就會成為互相驚嚇的地方,室友會化著驚悚的妝容突然出現。學校舉辦活動會提前給學生們發郵件,同學們會報名參加。購物網站上會出售萬圣節的裝扮,同學們裝扮后會一起去學校旁的club、夜店活動。Trick or Treat就不太適合我們了?!?/p>
同樣在英國留學的Iris也參加過學校學聯舉辦的萬圣節party。她向《留學》記者詳細講述了萬圣節的慶?;顒??!澳翘彀滋焐险n,下午下了課,我和朋友早早地去了連鎖的日用品超市wilko,那里每逢節日都會賣一些節日用品。在萬圣節前,貨架上就擺滿了萬圣節需要用到的裝扮用品和服裝,朋友在那里買了吸血鬼裝和僵尸裝,我和另一個女生因為沒有挑到喜歡的服裝,決定穿從國內帶去的民族服裝,旗袍配上僵尸妝。畫好“鬼妝”后,我們一起結伴去學校舉辦party的場所。其實英國的party都差不多,外國人很喜歡一邊吃東西、喝酒,一邊聊天,這一點我們在萬圣節party也感受到了。整個房間里站滿了穿著奇裝異服聊天吃東西的人,有的人扮成鋼鐵俠,有的人扮成蝙蝠俠,還有的人穿上了可以充氣的人偶服,各有各的特色。因為第二天有課,所以我們沒有在party上留到最后。在回寢室的路上,還能發現路邊游蕩著一些‘鬼怪,他們比party上的‘鬼更‘兇一點,在路的那一頭一邊模仿‘鬼吼一邊做鬼臉。”
談及中國與外國對于“鬼怪文化”的不同理解,Iris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可能因為國內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教導,家里長輩對鬼怪諱莫如深,所以我從小特別害怕‘鬼怪之類神秘可怖的東西。但是在國外的時候就沒有那么害怕,因為感覺中國的鬼坐不了飛機,不能到大洋這一邊的英國?!盜ris笑著說,“我感覺西方人對于神鬼的態度更隨意一些,他們很多人都相信‘神的存在,對鬼怪也沒有那么忌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