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維林
(作者系揚州市江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本屆村民委員會和城市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延期至2021年的決定。揚州市江都區適應村(社區)換屆工作推遲的新變化,認真對照省“五聚焦五落實”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圍繞“不換屆換什么”思考謀劃,推動基層黨建各項任務高質量落地落實。
換強隊伍,抓牢“牛鼻子”。推進“頭雁”領航工程,選優配強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書記,抓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契機,建立以“集中聯審、常態聯審、換屆聯審”為主要方式,覆蓋所有村(社區)“兩委”人員的聯審機制。通過聯合摸底排查,堅決將黨性不純、品行不端人員“拒之門外”。推進“雛雁”本土養成計劃,定制“鄉村振興好青年”,以各鎮為招錄主體,計劃用3年從大專學生、返鄉退伍軍人、鄉賢大戶等群體中招錄450名本土籍青年到村工作,并加強培養鍛煉,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破解村級后備乏人的問題。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勵報酬穩定增長機制,聯合紀委監委、農業農村、民政、審計、財政等部門制定規范農村干部報酬的意見,按照每年增長5%-8%的比例穩定提高村干部薪酬,以關愛保障激勵實干有為。
換強功能,抓實“關鍵處”。實施“黨建+”工程,按照“季度觀摩、年中巡查、半年考評、年終評優”閉環運行模式,全面實施黨建“書記項目”,重點以40個優選項目引領抓實機關、中小學、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城市社區、農村等類型黨建示范點建設,推動各領域黨建“老大難”問題破題銷號、定點消除。開展“建過硬支部”活動,推進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做到“六個一”“六有”,既看臺賬有沒有,更看實際效果優不優,分片區組織互查互督互促,組織各支部互查互評互學,推動基層黨支部面貌整體提升。深入開展“戴黨徽、亮身份、樹標桿”活動,對長期不發揮作用特別是長期失聯的黨員,及時采取規范處理和組織處置,讓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關鍵時刻豁得出。
換強載體,抓準“切入點”。農村黨建始終堅持富民導向,深化“支部+”富民強村黨建工作實效,組建鄉村振興“黨建聯盟”,采取先進村輻射周邊村、強村帶弱村等形式,拓展村企、村和社區、村和機關的聯建路徑,促進聯建共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城市黨建始終堅持服務導向,借力“1+N”網格化社會治理大數據平臺,推行網格化黨建,形成“鎮(園區)黨委—村(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群眾”四級聯動體系,構建廣域覆蓋的5分鐘黨建互動服務圈,使黨建網格真正成為集民智、問民事、聚民心的“紅色堡壘”。“兩新”黨建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開展“健全一個組織體系、完善一套工作機制、打造一批示范支部、培訓一支‘兩新’隊伍、創建一批‘兩新’品牌”的“五個一”行動,讓“兩新”黨建有為有位、活力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