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丹 蘇國資
蘇州市國資委黨委圍繞國資監管主業,將強化出資人監管與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相結合,通過出臺國有企業投資監管、擔保管理等系列制度,提升國資監管的針對性、系統性、有效性,為加強國資監管、促進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8 年,蘇州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4266億元;2019年1-10月,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5%,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近年來蘇州市國有資本功能不斷放大,為了加強市屬國資監管,維護國資安全,蘇州市國資委黨委圍繞國資監管主業,將強化出資人監管與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相結合,不斷完善國資監管機制,提升監管的針對性、系統性、有效性,更好地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
去年3月,蘇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蘇州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規范企業投資行為,將企業投資自主決策權限由原來的1000萬元提升至1億元,并建立三級集體決策機制。蘇州市國資委同步制定投資項目負面清單,明確了企業不得進行投資的12種具體情形,包括:不符合國家和項目所在地產業政策的投資項目、不符合核定的主業范圍及未經審核同意的投資項目等。
蘇州新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擔蘇州新城開發和國際物流項目建設,大資金項目多,責任壓力大。“對于一線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資產安全,規范的制度是保護而非束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建斌說,近年來,公司嚴格控制非主業的投資業務,把風險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盡可能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和效益。
為進一步防范企業經營風險,今年7月,蘇州市國資委又出臺了《蘇州市市屬國有企業擔保管理暫行辦法》,規范市屬國有企業擔保行為,厘清企業擔保管理事項的責任分工。暫行辦法規定:市屬國有企業應依據企業“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決定本企業及子企業的擔保事項,不得下放審批權限,并對擔保總額和單筆擔保金額進行“雙重比例限額”。市屬國有企業每年三月底前向市國資委報送本年度擔保計劃。暫行辦法加快推動了國資委向以管資本為主的職能轉變。
在強化國資監管的同時,蘇州市國資委通過完善“放管”結合有效機制,做到“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精簡監管事項15項,相關職權授權給企業。同時,積極推動市屬國企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并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列入任期經營業績考核指標體系,通過持續規范和完善,進一步提升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前企業的每個項目都需要報市國資委備案,現在企業有了更多的經營自主權,但也意味著企業需要有更完備的監督閉環體系。”蘇州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郁海明說。
蘇州創元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制造業、金融業務投資、住宿和餐飲為三大主業的綜合型集團公司,下屬子公司多,監管難度大。“市國資委簡政放權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壓力,以前矛盾可以上交,現在更多的需要自己擔責。”集團黨委副書記王衛兵告訴記者,為了提升監管水準,創元集團專門邀請德勤會計事務所對全系統子公司內控體系進行再設計,在蘇州市國資系統中第一個推行了財務總監派駐制,并對收購回來的民營企業實行制度改造,爭取不留死角。
“我們要進一步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增強蘇州市屬國有企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讓監管制度落地見效,推進國資監管信息化建設,大力培育主業突出、技術領先、管理先進、績效優秀、配置能力強的一流國有企業。”蘇州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盛紅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