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湘西時提出精準扶貧,此后全國范圍內展開對貧困農村的精準扶貧,精準扶貧成為國家戰略中十分重要的一環。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是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基礎工作,完善精準扶貧檔案對扶貧工作的開展有積極性推動作用,同時能監管到扶貧資金的流動去向,防止發生貪污等腐敗現象。建立和完善精準扶貧檔案是順勢而為。
精準扶貧是國家層面的,但最終落腳點在農村等基層單位。精準扶貧檔案涉及面廣,根據精準扶貧檔案的特性,可以將精準扶貧分成四類:綜合類、精準識別類、精準施策類、精準脫貧類。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對農村擺脫貧困起著重要作用。1.為精準扶貧提供基礎性參考數據。精準扶貧的首要任務是能精準識別出貧困戶,精準扶貧檔案記錄了農村貧困人口收入、就業、需求等,有助于精準扶貧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2.精準扶貧工作的依據。貧困地區情況不一,精準扶貧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和精準扶貧檔案記錄的工作進展實施動態扶貧措施,及時準確地解決問題。3.展現扶貧成果。在精準扶貧工作開展過程中,會形成一定的文字、表格或者影像資料,通過翻閱扶貧檔案能清晰地看到精準扶貧工作的成效,激勵扶貧干部繼續努力,幫助貧困農民早日過上富裕美滿的生活。
(一)領導不重視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領導大都對精準扶貧的文件、需要完成的任務十分了解,但精準扶貧工作往往具有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為了加快扶貧工作進度,部分領導將工作重心都放在精準扶貧工作上,過度重視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現狀。他們在開展扶貧工作中,將經濟發展水平作為衡量貧困地區脫貧成果的唯一標準,不重視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對其投入有限。大部分時候開展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也只是應付上級檢查,沒有嚴格按照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要求和貧困開展進度編制檔案。這樣不嚴謹的檔案管理方式不僅會導致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出現問題,還會阻礙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最終影響扶貧效果。
(二)精準扶貧檔案質量不高。多數地區并沒有精準扶貧專職檔案員,精準扶貧檔案一般由兼職人員完成,他們不能正確認識精準扶貧檔案的重要性。精準扶貧檔案處于不完整、質量不高的狀態。1.建檔人員不能及時根據貧困群體的變化、面臨的問題更新精準扶貧檔案。由于精準扶貧工作人員常去往貧困現場,不能參加所有精準扶貧會議,導致他們對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認知度不高。由于不能及時記錄群眾發言,降低了部分檔案資料的準確率。2.兼職檔案員不了解檔案管理規范,發生表格格式不正確、相關手續不合規等事情。重新調查填寫必定會降低扶貧工作效率。3.檔案員需完成大量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以外的工作,工作精力有限,加上農村沒有開展相應的檔案指導,檔案信息常常不規范、不準確,檔案分類存檔不合理,導致精準扶貧工作記錄難以找到,無法根據前期工作開展情況自查。
(三)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精準扶貧檔案中雖然涉及影像資料,大部分仍是以紙質形式存儲,資源消耗量大,管理過程容易出錯。農村精準扶貧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缺乏檔案管理設備設施,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對檔案員依賴性強。檔案員工作量大,容易導致檔案信息不完善,遺失很多重要資料,給后期信息統計和精準扶貧工作造成影響。我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工作更便捷,但農村信息化普及程度相對較低,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不高。檔案員沒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資料的錄入、存檔,增加后期查閱資料的困難。部分精準扶貧進程較快的地區使用了檔案信息管理系統,但系統并不完善,沒有考慮精準扶貧檔案的特殊性,照搬其他檔案系統,與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所需功能不契合,不僅浪費設備資源,還降低了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效率。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重視度。精準扶貧檔案是對扶貧過程的全面真實記錄,是制定工作計劃的依據。應打破以往由上而下的檢查模式,鼓勵農村精準扶貧檔案員主動向上級部門匯報工作。通過檔案資料能進一步了解貧困戶的真實生活情況,有利于進一步開展幫扶工作。精準扶貧執行部門應通過開會、知識競賽等方式在幫扶員中積極宣傳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認識度,促進檔案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政府相關部門應通過新聞、網絡等平臺宣傳精準扶貧工作中取得的成果,讓貧困戶感到政府對精準扶貧的重視度,積極配合相關工作。
(二)完善規章制度,規范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為了妥善保存精準扶貧檔案資料,應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規范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結合省市區鄉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確定檔案資料的保存年限及范圍,防止各地因標準不一導致資源無法共享。同時,應根據當地精準扶貧實際情況制定檔案管理辦法,落實檔案管理工作。檔案管理員根據相關政策法規,對不同檔案資料進行分類,按對應流程整理精準扶貧檔案。精準扶貧檔案員應積極配合協助相關部門工作,堅持一戶一檔原則建立貧困戶資料,并編制檔案臺賬,方便以后查閱。
(三)收集檔案資料,進行分類歸檔。收集精準扶貧檔案資料在扶貧檔案管理中占據重要地位,為保證精準扶貧檔案資料的質量,檔案員應做好精準扶貧相關資料的收集工作,確保檔案資料真實完整。檔案員應通過查閱報告資料、下村調研等方式收集檔案資料。檔案資料中除了貧困戶的基本信息外,還應包括貧困地區的發展情況。為方便開展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工作流程,國家對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作出一系列要求。檔案資料從收集、編制、裝訂到接收處理回收都必須按相關要求整理,保證每份精準扶貧檔案收集齊全、資料完整。提前做好檔案分類規劃,必要時做預歸檔,為正式歸檔做好準備。在進行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時,應同時兼顧精準扶貧工作和相關檔案規范要求,做到收集完整、分類組卷合理,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基礎。
(四)創新檔案建設方式,檔案管理信息化。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信息化建設會提高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準確率。檔案管理員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精準扶貧檔案信息庫,可以實現扶貧數據遠程獲取。檔案管理具有專業性,實現精準扶貧檔案信息化管理,要注意提升檔案管理員的信息技術使用能力,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圍繞精準扶貧信息化管理中引進的新系統、新設備舉行不定期培訓,培訓應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保證參訓人員聽得懂、會操作,提高檔案管理員信息技術的使用,實現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信息化。
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精準扶貧檔案管理部門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精準扶貧檔案員根據扶貧工作開展進度,真實記錄精準扶貧數據及過程,保證扶貧檔案資料的準確性,提高扶貧效率,達到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合理規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