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互聯網+”正在廣泛作用于實體經濟,成為新舊發展動能持續加速的加速器,而作為我國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產物,經過30多年的發展,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從無到有、從稚嫩到成熟,已步入輝煌發展階段。同時,隨著各財務公司教育培訓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員工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但就先進的“互聯網+”運用和財務公司自身發展需要而言,財務公司行業培訓資源共享化程度不高。
(一)培訓內容共享化程度不高。各單位自主實施的各類培訓觸及的領域廣泛,包括發展戰略的、經營管理的,金融業務操作的等等。但各單位彼此間特色化培訓內容除了單一的上門經驗交流和課題研究發表外,尚未通過“互聯網+”技術深入運用來實現共享,沒有真正形成一整套有效的體系化、專業化、技能化的共享化程度高、具有財務公司行業特色的教育培訓教材。
(二)師資力量共享化程度不高。作為提高財務公司教育培訓水平的重要途徑,各單位在依靠社會化培訓力量的同時,開始推行內部培訓師工作機制。但內部培訓師主要不足是,缺乏對行業內部其他單位各個層面經營管理和業務開展的全面了解,缺乏實戰說服力。且就一個單位而言,內部培訓師的構成不可能包羅企業內部各個領域、各個層面,而導致內部培訓師師資不足。而就行業來說,各單位各自為政的內部培訓師機制,不能形成行業整體互為使用、互為補充的內部培訓師的資源共享,不利于行業教育培訓水平的提高。
(三)培訓手段現代程度不高。“互聯網+”最顯著特點是大數據資源共享,用技術打破信息壁壘,以數據跟蹤過程。當前階段,各財務公司在自身的經營管理、金融業務操作上,已投入大量的信息系統(包括教育培訓的),這些系統或借助于集團,或自研開發,效果顯著。但在整個行業內部,各財務公司彼此間利用“互聯網+ ”技術,共享教育培訓資源的技術手段乏善可陳。
(四)培訓效果考核評估機制動態化有待形成。就目前而言,各財務公司在對培訓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和投入不斷加大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培訓效果的動態跟蹤評估。但這種評估局限于企業內部,依靠外部力量(指企業外、行業內)進行評估分析培訓效果的少之又少,容易使培訓效果的評估走過場而流于形式,難以及時改進質量。
圍繞財務公司行業發展和企業對員工素質的需求,順應“互聯網+”發展態勢,通過“2+4”教育培訓模式構建,充分優化教育培訓資源,實現財務公司行業專業人才培養與培訓一體化,構建起具有財務公司行業特色的新理論、新知識以及新技術培訓教材的體系,為企業發展大力培養復合型金融人才。具體講,“2+4”是指“基于中國財協這個行業合作平臺和‘互聯網+’技術平臺,通過資源整合和共享,各財務公司聯合培養共享程度高的一批專業化的內部培訓師,形成一組系列化的專業培訓教材,制訂一個精準化的教培方案,構建一套科學化的培訓評估系統”。
(一)兩個平臺。1.合作平臺。充分依靠中國財務公司協會的學術研究、經驗交流、專業人員培訓的協調組織作用,全面掌握財務公司行業動態和企業間最新技術動態,建立起財務公司間互通有無的交流機制,及時完善優化企業教育培訓機制和培訓體系。2.技術平臺。通過開發運用各類APP、微信、QQ等互聯網平臺和信息技術,引入集中式和分布式教育培訓平臺,實現線上與線下混合教育培訓有機結合,打造財務公司行業“智慧平臺”,推進互聯網和財務公司行業教育培訓的深度融合,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動行業教育培訓水平不斷提升。
(二)四個資源。1.共享型的專業化內部培訓師。是指由中國財協確定各財務公司系統各專業內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創新意識濃、實戰和指導能力強的專業培訓師,以此作為行業內部培訓隊伍建設方向,通過外部培訓和資格認證,造就行業特色的教育培訓專業人才,提升行業自我培養人才的水平。2.共享型的系列化培訓內容。是指在廣泛汲取國內外財務公司改革實踐和總結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規范工作和提升技能的目的出發,通過“理論知識”和“業務操作”兩條線索的有機融合,逐步形成既能滿足開展工作必備和提升能力需要,又能引領理論和業務創新的體系化、專業化的培訓教材,并通過不斷優化教材內容,真正成為企業員工培養的理論教材、工作開展的操作規范和業務工具書。3.共享型的精準化教培方案。是指中國財協組織制定以崗位培訓為重點,突出專業技術培訓,培育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提高員工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滿足創業發展人才需求的系統的培訓方案。依據培訓方案,通過遠程教育、集中培訓,定期交流等方式,完成對員工的全方位培訓。實現從注重理論培訓向注重實踐培訓、從注重短期培訓向注重中長期培訓的轉化,切實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能力。4.共享型的培訓評估系統。參照ISO9001評估系統建立方法,自身評估工具有效使用的基礎上,結合各財務公司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變化及業務開展需要,建立起第三方外部認證機構認證和持續監督的行業培訓評估體系,通過培訓效果定性定量分析,從行業內部對各企業的教育培訓體系進行測量、分析和評估,幫助各企業從外部獲得科學合理的持續改進建議,更好發揮自身培訓體系的權威性。
(一)構建“2+4”教育培訓新模式,是提高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隊伍的重要途徑。通過搭建新型教育平臺,解決教育與培訓工作不平衡、各企業培訓力量薄弱和培訓資源不能共享等問題,推動各財務公司可持續發展。
(二)構建“2+4”教育培訓新模式,是提高行業職業教育培訓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平臺建設,主動適應行業發展需求,推進教育培訓工作的創新,切實把發展的重點放到內涵建設和提高教育培訓質量上,努力滿足企業發展對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和能力的需要,為行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構建“2+4”教育培訓新模式,是“加快實施技能型專業人才和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培養工程”的重要舉措。依靠新模式,可以很好地借鑒外部環境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增強行業整體培訓計劃和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開展分級分類適應性崗位培訓,強化規范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行為,切實提升教育培訓的水平。
只有積極探索員工教育培訓新特點、新態勢,建立起一套符合行業發展、符合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教育培訓新模式,才能達到教育培訓的輸血造血功能。希望通過基于“2+4”教育培訓新模式構建及其周期性更新,使行業教育培訓工作真正成為提升員工綜合工作能力和整體素質的主要手段,從而培養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復合型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