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梅
摘 要:深化教育改革是各級各類學校發展的動力,但無論如何改革,德育始終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特別在國家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和學校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實行“以德治教”和“依法治教”是必然的選擇,通過什么途徑“以德治教”和“依法治教”成了每個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文章對新時代背景下以德治教與依法治教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校教育;以德治教;依法治教;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0-0098-02
“以德治教”就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為宗旨,在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來治理學校、管理學生。也就是說,教育與管理學生必須“以德育人,以理服人”,拋棄“應試教育”下的教育模式。“依法治教”就是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按照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依法治理教育。“以德治教”與“依法治教”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拋棄一面而另樹立一面是唯心主義的。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那么,這個重要責任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如何實施呢?下面,對以德治教與依法治教的方法進行探討。
一、把以德治教作為教育的綱領
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都希望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祖國的有用之才,因此在教學管理實踐中應貫徹“以德治教”的思想。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向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學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班級確實發生了驚人變化。原來打架、罵人現象時有發生,教師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力”服人,打罵、體罰學生。像這樣治理班級,當時就能見到成效,但維持時間不長,又恢復了原樣,治了“標”而沒有治“本”。怎樣才能做到標本兼治呢?在教學實踐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貫徹“以德治教”的思想。也就是說,學生犯了錯誤,教師應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以正其行。
教師在教學中應耐心細致地幫助、啟發學生,不打罵、不體罰學生。但部分教師卻沒有做到,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對自己的學生“急于求成”“恨鐵不成鋼”,想讓自己的學生快速成才,但選錯了方法。在讓自己的學生快速成才的過程中,少數教師采取不妥當的手段,打罵、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他們認為這種打罵、體罰是為學生好,是所謂的“嚴師出高徒”,認為教師管教學生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教師的“天職”。但他們沒有意識到打罵、體罰學生是違法行為。
我國的教育體制是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路線、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中小學按國家規定開設語文、數學、自然、社會、品德、音樂、美術、體育、英語等多門課程,而少數學校重視的還是統考的那幾門課程,其余的課程還是沒有得到高度的重視。這種“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必須得到有效解決。學校必須加強德育工作,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道德品質作為重點來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要把師德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建立和健全求真務實、科學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機制,凈化教育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真正成為“慈母”“嚴父”,就要實施“以德治教”思想,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始終遵循“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的原則,努力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想要把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必須從“以德治教”上尋找答案。教師必須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努力創新、為人師表、不斷進取,要有敬業精神,要愛學生,要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在言論、行為、生活作風、思想意識等方面都要給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影響,做學生的榜樣。教師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尊敬,以模范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學生就會跟隨教師的腳步,逐漸成長為品德高尚的人才。
二、依法治教是章程
全面推進依法治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迫切要求,也是長期以來教育改革發展的經驗總結。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和社會環境發生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依法治教也面臨著新挑戰、新任務。教師必須加強認識,改變陳舊錯誤的教育觀念,依法治教,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盡管素質教育已推選多年,但仍有個別教師對學生的處罰達到了令人無法理解的程度,這顯然和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光榮稱號是不符的。少數教師認為打罵學生是正理,抱著“小樹不修不成材”的想法,用過激的手段去處罰學生,這是錯誤的,也是違法行為。個別教師認為教師的威嚴是至高無上的,就是教師打了學生,家長知道了也要給教師道歉,并要求教師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但他們忽視了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的教育形勢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人們的思想觀念、法律觀念、道德觀念,特別是法律觀念有所增強,再加上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家長都不愿意教師體罰學生。教師還沿用以前的教育模式、辦法來處理今天所遇到的問題,就太落后了。
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法律常識,在注意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還要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在管理學生過程中正確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教師必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為依據,加強學習,領會其內涵,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加強思想政治修養,全面提高個人的整體素質。當那些天真爛漫的學生有所過錯時,給他們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三、結語
總之,“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教”的結合,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的重要部分,是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的迫切需要 ,是“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辯證關系的內在要求。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加強對“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教”的認識,深入研究“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教”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全面貫徹“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教”的思想。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德正本,以德立范,依法施教,學校在管理教師和學生的過程中要全面推進德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樸晉康.人本德育的現實困境與建構[J].延邊大學學報,2008(06).
[2]倪有慶.以德治教 恪盡職守[J].江西教育,2009(09).
[3]王萍,趙旭陽.以德治教 立德樹人:社會轉型期背景下高校師德建設[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3(06).
[4]石士軍.試論依法治教[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8(01).
[5]陳寶生.全面依法治教為教育強國夢保駕護航[J].中國農村教育,2018(23).
[6]嚴開勝.論“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教”[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01).
[7]張靜芬.依法治校? 以德治教? 崇尚良好的師德風范[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1).
[8]夏偉東.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緊密結合起來[J].高校理論戰線,2001(03).
[9]孔凡勝.堅持以德治教,努力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自學人才[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3).
[10]張和生.以“以德育人”為核心實施“以德治教”[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