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新
患癌后,完整的治療方案對患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但是,更關鍵的是治療后,患者如何才能帶病生存,怎樣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現帶大家認識一下癌癥康復期的一些常見狀況和相應的應對措施。
癌癥患者康復期常見的幾種狀況
最早產生的心理狀態:失去依從感
剛剛出院回到家里,此時患者的情緒容易波動。因為在治療期間,患者會從醫療行為中獲得一種安全感,覺得醫生的積極治療和護士的溫暖照顧給自己帶來了希望。而當治療結束時,離開了給予自己信心和力量的醫護人員,常會擔心接下來的生活該怎么辦,不禁茫然、彷徨失措。
最常見的心理狀態:病恥感
造口患者會擔心自己身上有異味遭人嫌棄;頭頸部癌癥患者手術治療后外觀會發生較大的改變,不愿意見人;乳腺癌患者被切除乳房后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緒,覺得自己“不完整”。這種病恥感會使患者變得敏感脆弱,如果不加以疏導可能會自我隔離,陷入抑郁。
最糾結的心理狀態:復查前焦慮
定期回醫院進行復查前,大多數患者容易焦慮,擔心復發、轉移,憂心忡忡,尤其在復查前夕及等待結果過程中尤為明顯,由于對疾病不確定感導致恐懼、抑郁與焦慮。
做到這3點,告別焦慮情緒
面對這些繞不開的情形,癌癥患者該如何告別焦慮的心情呢?
1.不妨試著通過寫日記的方式把自己的煩惱寫下來。這個方法看似傳統,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以使人平靜下來,關注當下,減輕對未來不必要的擔心。
2.最重要還是與家人、朋友多溝通。多結交朋友可以獲得有效的社會支持,在感受團體溫暖的同時,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積極地對抗癌癥。
3.對處在困境中的腫瘤患者來說,生命處于危機階段,每一步的努力和超越都有著非常的意義。不斷地給自己設置短期目標,再不斷延伸,不斷攀登和超越。人生會因為有著明確的目標和追求而產生積極的動力。
3個建議,有效改善身體狀況
保證營養均衡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營養合理,食物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變質或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熏、烤、腌制、油炸、過咸的食物,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均衡!
保持適量的運動 適當運動,充分休息,以不累為標準。適當地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鍛煉能預防癌癥的發生,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有效地防止復發、轉移。適宜的運動有每天步行20~30分鐘、慢跑、太極拳、保健操等。
戒煙限酒 吸煙、飲酒是各種癌癥的危險因素。因此,要想減少癌癥復發,就盡量不要抽煙、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