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義

2019年8月17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莫斯科阿拉比諾出席2019年俄羅斯國際軍事比賽閉幕式。
10月21日,在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現場,語言、膚色、服裝各異的世界軍界要員齊聚一堂。在這樣的場合,光是識別他們各自軍裝的顏色、軍章、軍銜便已目不暇接,更別提找一個人有多不容易了。但《環球人物》記者必須要找到一個人——俄羅斯防長紹伊古,他無疑是這屆論壇上最令人期待的一位外國軍事政要。
記者開始將目光鎖定,直到論壇開幕式伊始,他才緩緩而來,在主席臺上就坐。當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做論壇主旨發言的時候,紹伊古雖然表情寧靜,但目光如炬,不時還呈沉思狀。在會議過程中,他始終挺直身板,威武的軍裝勾勒出帥氣的身形,一看就是個“練家子”。

10月21日上午,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開幕。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會長楊學軍中將擔任開幕式主持人,邀請紹伊古(右)上臺發言。

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和紹伊古正在研究一棵針葉樹苗,準備進行種植。
當魏鳳和發言結束,論壇第一場全體會議開始,紹伊古第一個上臺發言。因論壇現場記者眾多,同傳設備顯得有些緊缺。當紹伊古起身向發言臺走去時,一些參會專家、記者紛紛涌向設備人員:“還有同傳嗎?”《環球人物》記者手中握著一個同傳,得意地戴上,卻樂極生悲了,同傳信號出了些問題。此時紹伊古的講話已經開始了,經過一番匆忙的調整,記者的同傳有聲音了,卻誤將音量調成了最大,傳來的聲音將耳朵震住了:“他們正在試圖改變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基礎上的聯合國與國際法維護的現有國際體系!”
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參會的人都明白:前方高能!紹伊古要開“懟”了!
“當今世界局勢的特點是,一些大國希望通過損害其他國家的合法利益,實現其狹隘的國家目標。”上文紹伊古提到的“他們”,便是這樣“一些大國”。
紹伊古認為,這些大國正在利用自身實力和一些伎倆,加劇國際關系的惡化。“一些大國在貿易、知識和技術交流層面正在形成逼圍,對被歧視的政府、國家施加政治、經濟和軍事壓力,不同國家的混亂和崩潰正在成為常態化。”他舉例稱,這些大國未獲聯合國安理會批準,就以不實借口對前南斯拉夫、伊拉克等國家采取武力行動。“目前,我們正目睹在委內瑞拉出現的暴力政變企圖。”
“它們(美國)為哪個國家帶來了民主,實現了繁榮?是伊拉克,阿富汗,還是敘利亞?”紹伊古在9月22日接受《莫斯科共青團報》采訪時,一針見血地將“一些大國”中的代表揪了出來,痛“懟”美國。
紹伊古認為,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大國與俄羅斯的對抗由來已久。他說,在俄羅斯國內,有些人認為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對抗始于5年前,是因為烏克蘭與克里米亞問題,但這是錯誤的。“俄羅斯人需要詳細回顧一下上世紀90年代、2008年、2013年的事情,譬如莫斯科在為索契冬奧會全力準備的時候,西方國家是怎樣開動宣傳機器,并通過信息戰對莫斯科指手畫腳、胡說八道的!”
基于上述原因,紹伊古認為當前正是一個重新評估全球挑戰和威脅的機會,而亞洲尤其是中國便是俄羅斯可靠的朋友。此次紹伊古亮相北京,表達了對亞洲形成的“自由和開放的伙伴關系”想法的贊同,稱“這為所有國家提供了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安全”。與此同時,對美國的印太戰略,他則表達不解,“我們對美國提出的一些倡議條款有疑問,特別是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概念沒有明確的地理解釋,沒有倡議參與者的具體條件,戰略目標非常模糊。”除了不解,還有擔憂:“美國推動的印太倡議并不包括該地區的所有國家,這將導致所謂的利益聯盟的形成。”紹伊古說,這不符合形成一個單一不可分割的安全空間的目標,而且破壞了亞太地區多邊合作體系的有效運作。
關于軍備控制領域,紹伊古也在這屆香山論壇上表達了擔憂,認為多年來確保穩定和權力平衡的多層次安全系統正在遭到破壞。
紹伊古一針見血地說,這正是美國拒絕批準《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并從《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和《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以下簡稱《中導條約》)單方面退出造成的。“我們相信,促使華盛頓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的真正原因,是美國謀劃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的威懾力。”紹伊古說,美國認為其利益隨著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不斷增長,俄羅斯的國防力量全力恢復而受損,這是其退約的原因。
“美國指責我們違反了《中導條約》規定,但是美國已經提前準備銷毀該條約了。”紹伊古說,美國制造了攻擊無人機,在歐洲部署了先進的中程導彈,部署最初用于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發射器。紹伊古舉例說:“在退出條約16天后,美國測試了一枚地基巡航導彈,根據美國的說法,該導彈能在500公里以上的距離擊中目標。”
紹伊古認為,美國的種種作為,讓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以前《中導條約》禁止的這些美國打擊手段,將極有可能部署在亞太地區和歐洲,挑起緊張局勢。“而這樣的決定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軍備競賽和沖突發生的可能性上升。”耐人尋味的是,紹伊古還提醒一些國家:“事實上,同意美國在其領土上部署中程和短程導彈的國家,將成為美國政策的人質。”
從容貌上來看,很容易以為紹伊古是一個亞洲人。1955年,他出生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圖瓦自治州,父親為圖瓦人,母親為俄羅斯人。1977年,長期在建筑行業工作的紹伊古被授予預備役中尉軍銜。1991年春,紹伊古通過競選當上新成立的俄羅斯救援隊隊長。同年7月,俄羅斯救援隊更名為民防、緊急情況和消除貧困事務委員會,這是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的前身,紹伊古擔任該委員會主席。
上世紀90年代,紹伊古在蘇聯解體的背景下,表現出卓越的政治眼光和突出的領導才能。在1991年的“8·19事件”中,紹伊古選擇支持葉利欽。同年秋季,他出任民防部監察委員會主席,這是一個只對總統負責的委員會。1993年4月,紹伊古由預備役上尉直接晉升少將,這沒有遵循正常的晉升程序,可以說在俄羅斯軍隊中十分罕見。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紹伊古都擔任緊急情況部部長,直至2012年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如果從1991年擔任民防、緊急情況和消除貧困事務委員會主席算起,紹伊古在同一崗位上任職21年,這在俄羅斯所有部長級政治家中,創造了單一崗位任職年限紀錄。
2012年11月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任命紹伊古接替謝爾久科夫,任國防部長。普京曾直言不諱稱,謝爾久科夫下臺是因為當時國防部涉嫌挪用國防預算炒賣軍隊房產,但當時有專家認為,腐敗只是一種借口,真正原因是其強制推行的“新面貌”改革即將進入精打細磨階段,亟須一名得力干將穩住局面,因此普京選擇了紹伊古。
紹伊古上臺后,面臨的首要挑戰是軍隊貪腐丑聞不斷。他上任后,對倒賣軍產進行大力整肅,宣布以后軍隊不再進行資產拍賣,相關工作移交給聯邦國有資產管理局,涉及軍隊必需的一切資產,將留在國防部的資產負債表上。
解決腐敗問題的同時,紹伊古開始對謝爾久科夫的不合理改革進行糾正。謝爾久科夫從2009年開始的“新面貌”改革基本上照搬美軍模式,將原來俄羅斯陸軍的四級指揮體系,改成了三級指揮體系。除此之外,他還裁撤和調整了軍兵種總部的編制和指揮機構。這個激進的改革措施造成大量軍官、準尉被迫退役。紹伊古開始“撥亂反正”,將謝爾久科夫裁撤的干部又重新“擴充”回來。
這種“擴充”是必要的。有俄專家稱,謝爾久科夫不懂軍事,而紹伊古有在緊急情況部這個準軍事機構長期任職的經驗,所以很多改革措施讓俄軍隊受益匪淺。比如,緊急情況部值班室每天兩班或三班倒,“所以他明白一個人不可能24小時工作”。當時俄羅斯海軍軍官就面臨這個問題,他們無力監控所有潛艇,因此需要急劇擴充海軍司令部。
經過一系列改革,紹伊古的民意支持率迅速提升。擔任國防部長一年后,他在俄羅斯兩大獨立民意調查機構的排行榜上,均排在第二位,僅次于總統普京。紹伊古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也贏得了普京的信任,二人私交甚密。就在今年10月初,普京過67歲生日時,紹伊古陪伴他來到西伯利亞原始森林,一起跋山涉水,觀賞景色,采摘蘑菇。
在紹伊古擔任防長的7年里,俄羅斯軍隊的戰斗力穩步提升。在今年9月接受《莫斯科共青團報》采訪時,紹伊古說,俄羅斯軍隊已經成為“一支隨時待命的軍隊”,國防部的靶場已用于訓練80%的現役軍人,自2012年以來,演習發射的炮彈數量增加了5倍。
謝爾蓋·庫茹蓋托維奇·紹伊古
1955年出生于蘇聯圖瓦自治州(現俄羅斯圖瓦共和國)柴旦市,1996年獲經濟學副博士學位,1999年獲“俄羅斯英雄”榮譽稱號。2012年任俄羅斯國防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