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媛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安徽 合肥 230601
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言極為重要的制動系統目前卻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輪胎在剎車時的摩擦力呈現非線性關系,并不是一個可控性很強的線性關系,這也就直接導致制動系統會在剎車時有時間延遲。在關鍵時刻,這種延遲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后果,嚴重時甚至會發生車輪抱死的危險情況。而在路面情況不佳的時候,現有的制動系統因為無法改變的制動參數,在剎車時也會有很多問題。如何在路面較滑,摩擦力較小的情況下安全制動,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就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汽車大多是以磁振式或者機械式ABS系統來制動的,在車速不快、路面情況并比較好、沒有意外發生的情況下這種制動系統還是比較能保證車輛安全剎車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難免會有各種意外狀況的發生,當需要緊急制動的時候,這些系統的弊端就很明顯。造成這些弊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是輪胎在剎車的時候,摩擦力呈現出比較顯著的非線性關系,這種非線性關系會延遲汽車制動系統的奏效時間,遇到危急情況,一旦發生油門瞬間熄火和輪胎抱死導致汽車失控等情況,會致使汽車駕駛人員和相關人員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1]。在道路結冰或者雨雪天氣的時候,地面與車輪的摩擦力較之正常天氣小了很多,而現在的車輛制動系統大多是基于日常情況亦即摩擦力正常范圍的情況下設定的,很難滿足這種特殊狀態下的需求。
以上兩種情況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無論是緊急剎車還是路面情況不佳,都是駕駛員最需要制動系統的時候,但是當下的很多汽車卻不能滿足這種關鍵時刻的制動要求。
前面已經論述了當前大部分汽車在在制動時面臨的問題和弊端,具體解決辦法的探究也就集中在,如何使車輛的制動功能強弱隨著不同情況下的需求發生相應的變化。之前有研究人員提出,通過調節制動的控制參數,使之由固定的參數轉為可變的參數來解決這個問題。傳統汽車在剎車過程中,從觸發剎車開始到車輛完全靜止的所需要的路程與剎車時的車速處于正比例關系,因為控制系數是無法改變的,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剎車距離和時間幾乎完全由車輛的行駛速度所決定。現在這種能夠改變控制參數的神經優化控制網絡方法,主要是通過搭建控制網絡和變參數控制兩個部分來實現的。在第一個部分中,先假定存在著的N個控制信號中的一個是A,經過反饋機制的練習之后得到實際參數,將所有的N個控制信號都經過反饋機制來計算出具體數值,通過這樣不斷重復的過程就可以得到一個由這些數值所組成的控制網絡[3]。
第二個部分是與變參數控制的調節相關的。在第一部分中,已經計算出每一個控制參數和總的控制參數的誤差。接下來需要做的是在不同情況下將制動系數調整為與之適應的范圍,亦即使汽車的剎車效果真的能做到在不同的情況下可大可小,適應不同的需求。這需要對搭建控制網絡時的參數輸出層進行調整,即變化它的權重系數。具體的調整過程時按搭建控制網絡的參數的誤差來計算的,假設那N個參數的誤差為Wi,總誤差為W,要達到調整的效果,需要反向調整Wi自身的變化梯度,從而達到縮小誤差、收攏整個控制網絡的目的,然后根據逐層遞減法推理出每個輸出信號的修正公式,使輸出信號的誤差經過該公式的調整得到有效控制。
對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而言,追求的是新鮮和刺激,喜歡探索外部世界,對交通工具特別是汽車的需求是不容小覷的。而對中年人而言,無論是日常代步還是出遠門,汽車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汽車行業方興未艾,前景很好。人們在選購汽車的時候,首選因素就是安全,如果某一個品牌的汽車能在安全性能方面有特別亮眼的表現的話,會成為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一個巨大優勢。從各種交通事故的調查和報道中可以看出,車速過快、路面狀況不好等是發生各種事故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因素的根源就在于汽車在制動系統方面面臨的窘迫現狀,所以汽車的安全問題集中在如何優化制動系統,使車輛在剎車時能迅速有效地及時停下。
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方法的具體可行性還需要進一步檢驗。檢驗主要分為技術方面的可行性,還有就是汽車造價成本方面的。技術方面需要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分析,而在造價方面,我認為如果不是過于高昂的話,相當大的一部分人群還是可以接受的。僅就我國的情況而言,已經步入了小康社會,老百姓的經濟收入已經可以支持大家追求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而人們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又是極高的,所以即使優化后的車輛價格高出普通車輛,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正所謂科技是一把有利有弊的雙刃之劍,但人類從來不會因為科技帶來的弊端而產生停止探索的念頭,因為科技產生的問題是可以通過新的科技來彌補和改進的,止步不前才是最愚蠢的做法。正如各種新型交通工具的發明以及對已有交通工具的不斷改進,都是在創新、探索科技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里討論的優化系統正是體現了這種不懈的探索精神,因為這些相關的專業人員的上下求索,即使路漫漫其修遠兮,這些橫亙眼前的問題最終還是會得到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