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冰梅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對課程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內的許多高校都陸續展開了課程群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所謂課程群建設是將教學計劃中具有相互影響、互動、有序,相互間可構成獨立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的相關課程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構建,從而形成課程之間的有機結合。可見,課程群建構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切實可行的手段,它能使學生突破傳統的狹窄的課程領域,建構起新的知識體系,從而更好地鍛煉專業能力,以更加廣闊的視野,適應社會多樣化、復雜化的發展趨勢。
就國內的研究狀況看,對課程群建設的理論研究重點集中在內涵建設上,最早提出這一問題的是北京理工大學,該校指出課程群建設應以學校的總體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結合專業調整和學科建設,以教學計劃的整體優化為目標,對教學計劃中具有一定的學科相關性、知識完整性、內容繼承性、結構相對獨立性的課程集成模塊的建設。此后,學者們對課程群建設內涵的詮釋各有不同,但大都包含了“課程之間密切相關、相承、滲透、互補”等要素。在實踐方面,目前國內已有多所高校進行了課程群建設的實踐,北京理工大學、南通大學、寧波大學、西安工業大學等學校是較早的一批實踐單位,以實踐證明了課程群建設在實現課程體系的整合上,在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就國外的研究狀況看,目前,國外高等教育界尚未提出有關具體的課程群建設的概念,但是有關課程整合的理念卻早已有之,這種理念起源于19世紀中期的歐洲,于上世紀50年代在歐美逐漸形成,并在實踐中取得了極大成功。此外,在1991年,日本筑波大學也開始推行以學群為教學組織的課程體系教學改革,體現課程的綜合性、跨學科性,被學者們認為是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
1.課程群建設有利于課程資源的優化。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單一的課程建設并不能優化課程和師資資源,而科學合理地構建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把課程體系內在聯系緊密的多門課程建設成課程群,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
2.課程群建設有利于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課程群建設對教師個人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對自己所講授的課程精通,還要知道專業領域內多門課程之間的聯系。既要識樹木,又要識森林。
3.課程群建設有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圍繞專業能力培養的課程群建設與實踐將有利于師生樹立起立體思維和整體觀念,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和效益,減少課程設置的重復性,加強課程之間的聯系,使課程設置緊密相關,有序合理。
1.整合教學資源,化零為整。以漢語言文學專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立足于專業發展背景,利用已有的教師資源和硬件資源進行課程群組建,為本專業服務。例如我專業從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出發,建構了“寫作課程群”,將與之相關的基礎寫作、公文寫作、創意寫作、申論寫作、學術論文寫作、新聞采訪與寫作、廣告文案寫作等課程進行組合;從提升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出發,建構了“文學鑒賞”類課程群,將“文學概論、唐詩宋詞研究、《論語》研讀、港臺文學、影視文學、二十世紀西方文學、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等課程進行組合,等等。這些課程群將傳統課、專業方向課、人文素質課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個廣義上的教學范疇,課程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2.調整課程內容,相互滲透。從滿足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高度以及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高度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所開設課程的合理性進行論證,注重課程之間的聯系及整體優化,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使課程形成體系,以便更好地適應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注意學科之間的交叉,及時把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和教學改革、教研成果引入教學。如在“寫作課程群”教學內容的調整上,將原有“基礎寫作”中有關“應用文體寫作”的內容放置到“公文寫作”中去講授。同時將寫作課程進行課外延伸,一方面鼓勵學生多參加第二課堂活動,如各項征文、學術論文寫作活動,各類演講活動等;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走向社會,進行深度調研,形成有價值的調查報告。此外,還會從促進學科發展、開拓學生視野的角度進行思考,將漢語言文學專業新興課程(如創意寫作、網絡文學創作等)融合到課程群中。
3.凝練師資隊伍,精兵強將。師資隊伍建設是課程群建設的關鍵,漢語言文學專業盡管已經有了幾十年的專業歷史,但對課程群的建構還很少被人談及,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而選取恰當的課程群建構模式、處理好課程群建設與專業能力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對于課程群的認知水平決定了課程群建設的成敗。首先,要形成課程群建設負責人制度,進行課程管理及課程群教師管理,進而建立一種良性互動。其次增強任課教師的專業水平,任課教師應對課程群內所有課程都有一個基本了解,在授課過程中能隨機拓展到與其相關的其它課程上,做到知己知彼。此外對每一課程群中任課教師所講授的課程的門數及對課程內容整合的程度也有更高的要求。要積極開展教學研究,結合教學實際探討教學問題,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交流教學經驗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研活動。
4.改善教學條件,加強保障。教學條件的改善是課程群建設的有利保障。一方面要注重教材建設,根據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要求選用優秀教材或編寫更加實用的教材,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更加完備的教學參考資料。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課程群管理制度。所有的教學文件和教學文檔要清楚規范、保存完整。此外在圖書資源及教學設施的改善上也是課程群建設的有利保障。
5.注重教學效果,以評促改。課程群建設同樣要注重教學效果的呈現。在學生能力評價上,要全方位多角度、交叉性地設計試題內容,建立容量大質量高的試題庫,優選側重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試題。注重過程性考核,以評促改,在實踐中不斷地對課程群進行優化。
漢語言文學專業盡管已經有了幾十年的專業歷史,但對課程群的建構還很少被人談及,因此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而選取恰當的課程群建構模式、處理好課程群建設與專業能力之間。課程群建構是否合理、能否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上起到積極的作用、能否對課程進行科學的整合其根本在于教師對課程群價值的認識。因此,提升教師對課程群的認識是保障課程群建設科學性及專業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