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哈爾·阿比地熱木
近年以來,互聯網和新媒體現象的迅速擴張對網絡文學的數量、類型、特征、出版代表作也帶來了影響。這里說的所謂的新媒體,就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現當代高新科學技術為支掌的網絡化、信息化、多元化媒介形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網絡文學作品的特征注入了新的活力,開創了新的文學創作方式和推廣方式。本論文站在現代科學性觀念的角度來淺析網絡作品的特征,關于文學與網絡、網絡文學與文學的關系,進行討論,其研究意義已經得到公認。在網絡與網絡文學研究中,如何定其研究范疇是一件困難的事。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虛擬的世界;互聯網的發展把網絡文學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文學網站是專門傳播與發布文學信息的網絡節點,是文學在網絡虛擬空間聚散地,也是網絡文學具體載體。2018年1月,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載止到2017年12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38.9%。手機網絡文學用戶達3.44億,網民使用率達45.6%。手機網絡文學用戶占總體網絡文學用戶比列的90.9%,移動端與PC端閱讀的市場份額差距進一步拉大。
為盡量精確體現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及其發展速度,這篇論文當中筆者選取了國內大型原創網絡文學網站,根據其提供的數據,對其中網絡文學作品數量進行粗略統計:
據統計,2017年原創文學網站點擊率和影響力綜合排名前10位的是:起點中網、創世中文網、縱橫中文、普江文學城、17K小說網、瀟湘書院、小說閱讀網、紅袖添香、起點女生網和云氣書院。這些文學網站除了縱橫中文網、普江文學城和17K小說網以外,其他文學網站屬于閱文集團。這些網站所產生的小說作品數量和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行業的走勢。以綜合排名位前3位的網站位列,載至2018年2月5日,起點中文網有小說818902篇,現實題材小說161631篇占小說總量20%,其中現實類題材小說在2017年更新率高于大部分題材。載至到2018年2月5日,創世中文網共發布小說195955部,其中從2017年1月日到2018年2月5日,該網站“都市”頻道共更新小說17230部,占全占總數的9%。載止到2018年2月5日,縱橫中文網共上架作品34934部,現實題材小說共4299部[1]。
相較于傳統文學作品,網絡文學作品有著截然不同的分類方式。從網絡文學作品題材類型而言,隨著網絡文學的逐漸發展,讀者群的逐漸擴展,網絡文學作品從2009年開始呈現出較穩定、明顯的題材劃分,類型化寫作趨勢明顯。面對網絡通俗類型化小說的興起,寫作群體越來越大,讀者也越來越多,作為一種時代的文化現象,已經引起了作協管理部門的重視。[2]
以國內頗具有影響力的幾家大型原創文學網站分類看,起點中文網分類為:奇幻、都市、職業、游戲、科技、科幻、古代言情、現代言情美文等。
小說閱讀網則首先對性別進行了分類,在女生版中,主要分為:穿越、都市、青春;在男生版中,主要分為:奇幻、修真、網游。
紅袖添香網則將其分類為,游戲、都市、言情、玄幻、科幻、歷史等。
榕樹下的分類則為:都是、青春、言情、歷史、幻想、其他、童話等。
總結來說,這些類型化網絡文學作品占據了三分之二的圖書市場,其中的一些暢銷作品通過影視劇、游戲改編廣為傳播,成為一條文學閱讀、消費的產業鏈。還有一方面網絡類型化作品已引起人們的日益重視,另一方面如何評價網絡文學作品,如何看待網絡類型化作品與傳統文學之間的關系[3]。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共存,網絡文學的創作是從自由的,是個人自由的寫作,每個人都運從科學性的角度來的表達自己內心情感;同時它從創作到欣賞、收藏都是在網上進行的。因此我們在探析網絡文學特點時,把它與傳統文學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這樣它的特征就越發明顯了。
1.網絡作品開放性創作特征。傳統文學依托文字來塑造人物形象,讀者通過閱讀文字符號進行藝術的想像和再創造,它借助書籍進行文學傳遞和傳承的,因而,它要求文學創作必須嚴格按照特定的文學范式。網絡文學則借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文學形象的塑造,創作者不受任何的文學范式約束,只要擁有一臺電腦和一條細繩(寬帶)你可以從事科學性的文學創作。網絡文學作品在創作上的開放性與大眾性主要表現在于兩發方面,從創作階層而言,眾多網絡文學原創網站為網民提供了發布原創作品的平臺,文學創作主體專業作家變成了廣大草根平民,文學創作這一平臺的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對全民開放;
2.網絡作品風格的情感化特征。個性鮮明是網絡文學作品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很多人上網都想取得一鳴驚人的效果,他們心理很清楚,怎樣才有好的效果,這樣網絡文學作品風格就異彩紛呈起來。由于互聯網絡這一媒體的特殊性,網絡文學作品寫手在寫作時心靈會自由一些,只要愿意,網絡寫手可以運用科學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獨立自由地面對探索之路,無拘無束地走下去。計算機網絡剛好給現代人帶來了很多方便,網絡文學就成了他們最好的最自由的表達展現自我的方式,內心化、情感化也就成了網絡文學的一個重要特點了。
3.網絡作品題材的多樣性特征。電腦網絡上充滿了信息流運動,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存在靜止不變的固化信息。網絡文學也總是處于流動的狀態,其表現形態呈現為一種靈活多變的格局,網絡文學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其特有的分類模式。互聯網迅速發展也對各種文學愛好者提供廣闊的個人才華施展空間,不同的“創作者”不僅可以自由抒寫自己的內心世界。從題材而言,網絡文學作品題材范圍寬泛多樣,網絡文學創作取材更加自由,言情、科幻、玄幻、等等不同題材的作品在網絡文學中一應俱全。
4.網絡作品寫作方式的多樣特征。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同時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一些先進技術不斷被應用到網絡文學作品創作、網絡文學作品欣賞和文學作品傳播之中。網絡技術的逐漸發展也對網絡文學作品創作領域帶來了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些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網絡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大大增加。
5.網絡作品讀寫的互動性。網絡作品在上網表或出版之后,讀者可以及時在線寫文章發表自己評價意見,可以留下自己的個人評論,同時可以提出批評、意見、建議等等。作者可以在網上對自己作品進行解說,回答讀者的提問,并提供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創作動機。讀者也可以直接參與作品的創作,改變作品的主題思想、情節結構、人物命運和事件結局[4]。
大型的文學網站是指在原創作品總數、簽約寫手數量、網站點擊量、觸達用戶數量、資本運營數額巨大等因素綜合考量下的文學網站。以行業文集團為例,閱文下攘括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等業知名牌,擁有近千萬部作品儲備、640萬作家,覆蓋200多種內容品類,注冊用戶突破6億,平均日活DAU達3000萬。2017年,大型文學網站從多方面給網絡文學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據2017年底的一項統計數據表明,國內網絡文學市場規模129.2億元、網文作者1400萬名、網文作品超1600萬種、網文讀者規模破4.06億人。誠如網絡文學研究專家歐陽友權所言,從文學大勢上看,網絡文學已經走過數量擴張期,步入質量提升期。相應地,讀者對網絡文學精品化、經典化的訴求也隨之增強。但實際的情況是,很多網絡文學作者缺乏文學寫作基本的知識儲備和技巧訓練。借助高校資源平臺,提升網絡文學品質,顯然是一條可行的路徑。面對推陳出新的網絡文藝環境,以及層出不窮的網絡文藝作品,建立有效良性的網絡文藝批評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評論家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度不高,相關評論話語和評論方式居多不符合網絡文藝的實際情形,導致種種評論和研究淪為學術圈的自說自話,既沒有對創作者產生較大的影響,也無法引導讀者[5]。
互聯網時代,作家以及眾多寫手可以在網上寫作。在網上寫作,可以在寫作過程中接受廣大網友的意見建議,廣大網友的意見建議對拓寬寫作者的思路很有幫助。由于受眾覆蓋廣、互動性強,網絡文學受到網友們歡迎。當然,網絡文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比方說現實題材較少,這些問題近幾年逐漸得到了改觀。
網絡文學作品創作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網絡文學創作要把要有效控制作品總量規模,大力提升內容質量和藝術品位,積極打造精品力作,著力改變優質內容供給不足的狀況。要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切實提高編校水平,認真打磨每一部作品,努力減少和杜絕編校等技術性差錯。要加強和改進文學批評,精準把握當下創作動向,積極介入新現象、捕捉新話題,深入觀察、分析、評論網絡文學總體態勢和重點作品,扶正祛邪,激濁揚清,充分發揮文學批評對網絡文學創作的激發和引領作用,推動網絡文學實現高質量發展。
網絡文學作品狀況是文學與互聯網的發展變化的結果,對于網絡文學來講,它的發展的外在力量來自于不斷發展的的互聯技術和社會生活[6]。網絡文學作為文學學科理論的組成部分,已日益受到越來越多的網絡文學研究者的關注,研究者在網絡文學創作當中提供更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使推動了網絡文學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