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霜喜
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是一家。
中岳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公元495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少林寺以禪宗祖庭而名聞天下,少林拳講究拳禪歸一,禪者大智大慧,全憑一心而頓悟慧然。
少林傳承是儒、釋、道、武、醫整體文化的傳承,少林拳派功夫的傳承是千余年來歷代智者先賢的智慧結晶,是古黃河流域中原武者在無數次搏殺實戰中的經驗積累。少林拳派功夫亦是中原武功的代稱。古時的功夫人習練武功與今人大不相同,在冷兵器時期所練武功的內容,均是能上得戰場搏殺的看家本領,即便是鏢局武師也都有獨門絕技。
武功的搏殺實戰術是其本來功用。原始的搏擊沒有今天的擂臺比賽精彩,更沒有商業化的炒作,基本上是一個照面就結束了,不是傷殘就是斃命。民國時的比武還保持著立生死文書的規矩,即簽字畫押,拳腳無眼,生死自負。文革以后的武功傳承大都斷代,更有甚者以訛傳訛。再往后受媒體及武俠小說家之杜撰,武功的本來面目實是難覓。傳承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像傳統武功這樣說不清寫不明的“老古董”,沒有明師的教導一不小心便誤入歧途,不是練偏了“走歪路”,就是被武功的修習所淘汰。
武功的養生作用早在漢代已趨成熟,導引、吐納等延年益壽之術一直在皇室貴族中秘傳。道家養生術與禪宗心法的修煉均取象于武功的象形拳法,經千余年的傳承逐漸形成今天頗具影響的少林拳系、武當拳系、峨眉拳系等。然各拳系之玄機與秘而不宣的奧義,均不出陰陽捭闔之道。觀古今得武學大道者,無不通曉陰陽五行、臟腑經脈、表里虛實之理,能于無為之中而為,順自然規律,和合陰陽而得其神明。功夫的啟蒙需師長言傳身教、口傳心授,功夫的實踐能力是從艱苦卓絕的修煉中磨煉出來的,而功夫人的境界和德行是修出來的。故《道德經》曰:修之以身,其德乃真。
如今,真正修習傳統功夫者已不是苦練搏殺制人之術,更不是圖支虛架供人觀賞的花拳繡腿功夫,而是習練修身、養心、通經脈之大道功夫。孔子《大學》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此為內圣,修身是本,齊家、治國、平天下則為外王。修身實是磨煉人的品德意志力,通過練習少林金剛八式的強悍勁道,達到錘煉人之精氣神。營魄抱一,剛柔并濟。剛則為意志力堅剛而恒久,柔則為骨弱筋柔而握固。一切均不著相,皆以順從為法。修身之本在于養浩然正氣,養明明之德。德是修身之道,功夫是修身之法,道法自然,上善若水。養心是養無為心,養先天之心。萬法不離其中,中乃陰陽平衡、天人合一之意。通過吐納發聲調攝人之臟腑氣血平衡,力求身法中線垂正,氣沉丹田,虛靈頂勁。氣沉丹田處便是先天之心宅地,儒曰慎獨,道曰守中,釋曰觀空。動靜相融,在習練發聲功法的動靜之中,心齋坐忘便能領悟養心之無上境地。通經脈是在修身養心的基礎上開悟心智,祛瘀生新。通過六合拍打功法震動經脈,使體內瘀濁之氣隨呼吸而出,經脈通氣血暢?!秲冉洝吩唬航浢}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修身養心通經脈,齊家治國平天下??v觀歷代帝王將相均以尚武善戰而獨取天下,《顏氏家訓》曰: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武者,大道也。融奇門、易經、中醫、儒釋道三教的中華國粹——武術,時逢和諧盛世,余等當以自強不息,傳承發揚中華文明,使悠悠中華國粹弘揚于世界,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