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棟梁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第一資源,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而不同地區及學校之間的教育質量差距直接體現其教師資源的水平差距。我國與2012年發布了相關條例,明確提出了需要合理分配師資力量的要求,通過師資力量的合理配置達到均衡教育水平提高我國義務教育發展的目的。因此,基于合理配置師資力量的要求,各地紛紛開展了教師輪崗制度,西藏地區作為偏遠地區教師崗位輪流制度對于義務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教師崗位輪流制度不明確。目前在西藏地區所實行的教師崗位輪流制度并沒有明確的標準,在教師輪崗數量及對象方面都缺乏明確的標準性。所謂教師輪崗從一定角度而言就是一種利益的重新配置,因此一旦教師崗位輪流制度缺乏一定的明確性,就會導致利益相關者進行不良的競爭。學校所關注的重點在于義務教育水平的均衡與提高,如果一些比較優秀的教師或者骨干教師參與到輪崗制度當中,很可能會造成學校師資力量整體水平下滑,影響學校在教育水平方面的發展,基于這種因素的考慮,部分學校容易出于對自身利益的維護,出現名額替代進行輪崗,嚴重影響了教師崗位交流制度的順利開展及開展目的的完成。
2.教師參與輪崗積極性不高。教師崗位輪流制度實施過程中,部分教師容易產生趨利避害的心理,不愿成為制度改革的小白鼠,并且受到我國城鄉結構影響,部分城鄉教師之間的薪資及各方面待遇都有所不同,這就導致一些城鎮教師不愿主動參與崗位輪流制度,任務一旦到鄉村學校進行輪崗就意味著有所損失,即使出臺了一系列福利政策鼓勵教師進行崗位輪流制度,但是真正實施體制尚不明確且沒有一定的標準,導致大部分教師仍舊持有觀望態度。
1.教師輪崗存在重點學校制度。在西藏地位長期受到重點學校制度影響,學校教育存在重點與普通的區別,這就導致重點學校能夠獲得更好的資源及社會資助,師資力量比較雄厚能夠擁有良好的生源,使得這些重點學校能夠在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下蓬勃發展,而普通學校相比之下則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性,正是這種差異性導致義務教育水平出現不均衡的現象,而想要通過教師輪崗制度進行改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2.教師輪崗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西藏地區教育人事管理過程中,學校大多都屬于單位所有制,也就是教師在實質上屬于學校,教師的一切人事調動及權限都歸學校所管理,學校將教師作為一種資源一旦教師參與到崗位輪流制度當中,則教師就不屬于學校的固定資源,使學校的優秀教師資源出現了流失。基于這種想法導致教師輪崗制度當出現了一定的矛盾性,為西藏地區有效開展教師流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1.改革教育人事管理體制。西藏地區想要順利開展教師崗位輪流制度,對目前的教育人事管理體制進行全面改革勢在必行,要全面落實教師國家公務員身份,使師資力量轉變為國有化,這就將教師的人事調動及管理權限有學校轉為國家。教師的聘用及師資力量的分配將由地區教育主管部門直接管理,學校將無權在以自身利益為主干預教師進行崗位流動制度,教育部門可以根據義務教育水平需求合理進行師資力量的調配。這種方法還可以解決教師單向流動的問題,使西藏地區師資力量能夠更加均衡,促使義務教育水平能夠切實的得到有效的提高。
2.合理安排輪崗教師補償機制。在教師崗位輪流制度實施過程中,教師難免會出現趨利避害的想法,西藏地區在開展教師輪崗制度時,應當根據教師情況合理安排相應的補償機制。當城鎮教師輪崗到鄉村進行教學工作時,需要保證其現有的相關待遇不變,并且根據教師自身的付出及損失予以一定的補償。城鄉之間的福利待遇不同是影響教師輪崗制度有效開展的主要原因,只有盡快合理完善相應的補償機制,才能夠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師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崗位輪流制度當中。需要在落實同工同酬將城鄉社保相關系統統一的基礎上,對參與輪崗的教師給予一定的補償機制,解決城鎮教師輪崗到鄉村學校所要面臨的交通、飲食等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難,是教師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當中,全面提升西藏地區義務教育整體水平。
總之,教師崗位輪流制度是對將師資力量合理進行分配,使各個學校的師資力量能夠得到均衡,進而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評價水平,而在政策實施過程中,難免存在一定的問題及困難,要找尋出有效的路徑,使西藏地區教師崗位輪流制度能夠全面開展,促使西藏地區教育水平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