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楠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注重培養更多的職業人,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加大了學生的就業壓力,當前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創業教育,但是很多高職院校不夠重視創業教育,無法獲得理想的創業教育效果。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的一部分, 需要推動高校創業教育發展。在雙創背景下,需要創新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模式,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雙創指的是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在教育領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2014年,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雙創理念,這也是今后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理念,直接影響經濟和教育的領域未來發展。在這種理念影響下,我國各個地方政府需要支持大學生就業創業,完善信息化服務平臺,為學生創業提供多方面的幫助,創設良好的就業環境,滿足大學生創業需求。在雙創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需要加大力度培養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為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的創造能力不斷提高,保障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當前我國政府部門已經開始支持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教育。但是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很多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當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探索更多的教學途徑,使自身創業教育水平不斷提升。
在雙創背景下,很多大學生畢業生都選擇自主創業,但是當前的創業難度比較大,創業的成功率也也比較低。雖然很對大學生具有創業想法,但是卻很難實現。大學生的創業方向通常都是選擇低風險的行業,例如銷售行業和餐飲行業等。很多大學生對于創業具有較大的熱情,但是創業實踐成功率比較低,在創業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也是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采取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很多高職畢業大學生利用自主創業占比已經達到46%以上,很多學生通過自主創業也獲得一定的成果。
我國勞動者技術能力比較低,和社會發展巨大的需求量之間具有很大的矛盾。我國高職院校負責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但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對于人才定位不夠準確,新時期人才培養缺乏清晰的理念,在很長教學工作當中,雖然我國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提供經濟支持,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舊無法按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只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沒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沒有結合學生的自身專業能力,學生無法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培養創新能力。
創業教育模式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但是當前高職院校嚴重缺乏這些要素,不利于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模式改革。此外缺乏師資力量也不利于構建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模式。很多高職教師都注重理論性,教學內容缺乏實踐性和實用性,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模式過程中,教師負責引導學生,不僅負責傳授創業理論知識,同時還負責指導創新創業。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模式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還要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但是當前高職院校很多教師都是兼職的,這些教師缺乏實踐性,日常教學沒有聯系社會環節。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重新設置了師資結構,但是還是無法改變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的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這樣不利于進一步發展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模式。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高職院校需要完善創業教育模式,在新的教育體系當中融入學生創業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根據社會實際需求培養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需要結合社會發展情況,完善創業教育計劃。例如某地區發展過程中,十分缺乏醫療衛生方面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醫療衛生的創業教育模式,和當地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在創業教育模式更多注重醫療創業模式。重視創業教育模式的實施,可以設置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為高職院校的必修課,建立專門的創業教研室,根據課程標準上課,合理的設置創業教育的學時和學分。由各院系負責創業教育課程,以專業特點開設專業必修課,結合專業特點設置課程目標,注重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加強融合專業課程和創業課程。在大一學期,可以在各個專業開設創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創業指導等課程。在大二學期和大三學期,可以融合部分專業和創業課程,設置創業實務類課程,例如市場營銷學基礎和創業機會識別等,提高學生的創業知識應用能力,培養創業型人才。開展創業計劃大賽和創業大講堂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思維。同時可以在高職思政課程當中滲透創業教育理念,極大力度宣傳國家的創業政策。
很多高職創業教師自身缺乏創業經歷,雖然很多高職院校注重創業教育模式,在生產企業當中聘請教師,但是他們通常都我缺乏創業經歷,無法對于學生創業提供針對性的指導。高職院校為了更好的指導學生創業,高職院校可以利用業務培訓演習和教學獎勵激勵以及企業掛職等方式,設置高職院校創業導師團隊,可以外派到相關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深造學習,教師深入到一線當中,親自體驗企業的經營管理和運作流程,這樣可以提高導師的實踐操作能力。也可以分批次的選送教師參加由政府部門組織的創業培訓活動,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也可以選擇企業家和高管等兼職教師團隊,可以為學生講解各類實戰問題。最后需要加強考核管理創而言教育導師團隊,鼓勵創業導師帶領學生創業,在職稱評審當中融入創業獲獎,保障導師創業積極性。
此外可以聘請創業精英擔任創業導師,設置校外創業導師庫,保證創業導師庫的動態發展,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專業性的創業指導,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保證創業成功率。各個專業的教師可以滲入到企業開展調研,利用校企合作的機會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建立創業教研室,組織校內優秀教師和企業專家,設置創業指導專家團。高職院校需要加強人才整合,分專業和分階段的管理,可以跨校聘任創業教師。加強各個高職院校的人才交流,可以聯合開發創業課程,有效指導大學生創業。在政府角度,需要加大力度培訓創業指導教師,推動知名學者和專家進入校園,為高職創業教育模式發展提供診斷咨詢。
當前高職創業教育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由不同管理部門實施管理,教育處負責理論教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創業教育。高職院校需要設置完善的創業教育管理機構,整合學校教育管理和學生管理以及院校科技園,形成一個整體,一個部門發揮引導作用,其他部門積極配合,保證管理機制的協調性。
一些高職院校加強校內各個部門的合作,設置創業管理機構,保證機構的高效運轉。首先需要發揮出教務處的帶頭作用,在創業教育模式當中,教務處負責理論職能部門和教育單位以及各級平臺關系。其次需要完善高職院院校創業教育模式實施方案,可以選擇學分制的人才培養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課程和專業以及學習年限。可以為創業的學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學生可以根據創業實踐申請學校的學分,在創業過程中就可以獲得全部的學分,對于未來的畢業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最后高職院校每年都要設置專項資金,支持各種創業比賽,持續開展學生的創業訓練。
充分發揮出校企合作的優勢,合作辦學可以共同承擔投資風險,還要共享發展資源,在市場當中融入學科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為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模式提供火力。此外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熱點創建創業基地,根據區域現有的產業格局,向新興戰略產業拓展。
利用創業基地專業團隊的咨詢作用,專業團隊負責甄別和遴選學生創業研發項目,對此進行市場預期評估,可以支持學生游戲創新項目,實現學生創新結果的產業化。同時可以整合法律和稅務等服務資源,降低創業風險。創業基地也可以設置專家中心結構,將指導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探索校外創業基地模式,創業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產業界和企業界的支持,深度對接企業和學校,實現共贏,共同承擔創業教育,企業可以讓學校創業團隊完成部分業務,針對學生優秀的創業計劃等,可以向企業推薦,企業吸引投資,幫助學生完成創業。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模式當中存在一些問題,在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滿足社會人才需求,改革創業教育模式,在創業教育當中利用各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為學生未來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