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治珍
“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華兒女世代相傳的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孔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現代社會中,禮儀素養是學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強學生禮儀教育已經成為普遍共識。五年制高職院校錄取的生源大部分來自初中階段低分數段生源,一些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儀更是嚴重缺失。由于五年制高職學生,大多數專業都屬于服務類,從事這些專業,禮儀文明尤其重要,是必須具備的核心素質之一。據了解,在所有大學生群體中,五年制高職學生禮儀文明缺失現象最為嚴重,禮儀教育最需要加強,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禮儀教育問題。
五年制高職院校學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學習生活中經常出現禮儀失范的現象:上課遲到早退;課堂上睡覺、玩手機;“課桌文化”低級趣味,令人作嘔;遇見老師擦肩而過,形如陌路;亂扔亂涂,臟話脫口而出;眾目之下,異性相擁相抱,全然不顧“環境污染”。這些禮儀失范的行為,不僅影響了學生個人形象,也影響了學生的就業及今后的發展,甚至抹黑了學校的形象。因此,擁有五年制高職生的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加強五年制高職生的禮儀教育,提高五年制高職生的禮儀素養。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初等教育以考試為目的,重點放在文化知識的培養,而忽視基本禮儀素養的培養1。大部分五年制高職學生,在啟蒙教育階段沒有接受過禮儀知識的學習。到了初中,各種課程的設置均以中考為目的,根本不會開設專門的禮儀教育課程。所以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入大學以前,可以說根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禮儀知識的學習和禮儀素養的培養。
目前大多數五年制的高職生屬于留守學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對孩子的教育屬于放任狀態。外出打工的父母自顧不暇,平時都很少跟自己的孩子聯系,更不用說禮儀方面的教育或行為舉止的正確引導。
五年制高職院校以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為目的,課程設置中注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針對禮儀教育的課程設置很少,有的專業甚至沒有禮儀方面的教育。負責教授禮儀課程的教師嚴重不足,大多為兼職老師。即便是有禮儀專業的教師,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很難達到提高學生禮儀素養的目的。
物質生活豐富的當代,拜金主義、盲目攀比、虛榮炫富等不良社會風氣,對大學生的影響無法想象,特別是五年制的高職生,本身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就較差,再加上父母的放任式管理,更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他們追求庸俗、行為浮夸、言語粗俗、傲慢無禮。
五年制高職院校學生禮儀素養的高低,不僅影響學生個人形象,也影響了學生的就業及今后的發展。不僅會抹黑學校形象,更會給社會服務行業帶來不良的影響。由于社會、家庭等因素不可控制,學校層面應足夠重視,積極加強學生禮儀教育的改革和實踐。
五年制高職院校禮儀教育,面臨師資不足和課程設置欠佳兩個重要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五年制高職院校可根據在校生數量,在現有禮儀教師的基礎上,招聘相應的優秀禮儀教師。也可邀請社會上知名的禮儀專家進行禮儀課程的講座。確保禮儀教育師資力量的充足的同時,也應加強禮儀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進,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其次,學校應在各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增加禮儀課程,并要確保其課時量。讓任課教師和學生感受到學校對禮儀教育的足夠重視。
五年制高職院校,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開設諸如護理禮儀、康復治療禮儀、酒店管理禮儀、家政服務禮儀、空乘禮儀等,針對不同的專業教授不同的禮儀內容,提高禮儀教育的針對性。另外,要優選禮儀教材,教材是禮儀教育的依托,可選擇部本教材,也可根據學校的生源水平編寫校本教材。教材的選擇或編寫,要使學生愿意接受樂于學習,更要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總之,教材內容既要符合各專業的特點,又要符合本校學生的特點。與此同時,教學方法和手段及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也應因材施教,與時俱進。
3.2.1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首先是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增強禮儀教學的直觀性、多樣性和感染力。其次,可以采用云教學,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隨時通過云課堂翻閱老師分享的各種教學資源。另外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的訓練活動錄制下來,上傳到班級云課堂上,相互對比學習,留言點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
3.2.2 豐富禮儀教學的實踐活動
禮儀課程本身的特點決定了禮儀教學的目標不光是對知識的講解和掌握,而是使學生能轉化成自己的自覺行為,在社交場合中運用自如。而實踐訓練就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采用情景教學法,將理論的教授及時轉化為實踐行為。通過場景模擬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及時領會禮儀表情和動作要領。然后再讓學生分組進行表演,同時老師對每組的表演進行打分,分數將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最后老師做出點評,指出學生表演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既能極大的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又能使禮儀知識及時得以轉化。其次,在課外,禮儀教學可與學生的日常規范教育相結合,與專業服務相結合2。比如組織校園文明禮儀大賽等。也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諸如組織學生承擔校內外各項活動的禮儀服務接待工作等,多給學生提供鍛煉自己的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和禮儀素養。
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是初中起點的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都有很強的可塑性。所以在教室、宿舍、餐廳、學校超市等學生經常出入的地方,懸掛各種文明禮儀的宣傳板,讓學生抬眼或駐足處都能看到禮儀方面的知識。另外,從各班選出文明禮儀標兵,讓他們在班級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周圍的同學。并且可將各班的文明禮儀標兵組建成校禮儀隊,禮儀隊同學可以經常在校園內組織一些生活禮儀和專業禮儀展示或就業面試之類的活動,吸引更多的同學加入,壯大校禮儀隊這一群體的隊伍,擴大其影響力。使學生們不斷改善自己的言談舉止,從而實現對五年制高職院校學生禮儀知識的傳授,良好的禮儀習慣的養成和禮儀素養的提高。
身教勝于言傳,行動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教師只有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用禮儀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用實際行動闡釋禮儀之美,才能增強學生對禮儀知識的信任度,也才能使學生真正愿意去改變自己禮儀缺失的行為。
禮儀是維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因素,是個人修養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在協調人際關系和個人的發展中具有積極作用。然而,目前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學生禮儀知識匱乏,行為舉止不文明,不僅嚴重影響了校園的禮儀環境,而且也阻礙了學生未來的發展,抹黑了學校的形象。因此五年制高職院校學生禮儀素養的提高迫在眉睫。各五年制高職院校應利用各種有效資源,不斷培養學生的禮儀素養,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擁有良好的禮儀素養,具備較高的禮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