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克鴿 史曉偉 楊冬梅
(三門峽市實驗高中 三門峽市外國語高中 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化學知識的獲取基于實驗,實驗可以提供對化學學習的必要保障,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化學原理,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總之,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化學實驗和理論是緊密相連的,讓學生掌握基本原理和操作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目標,更要培養學生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而目前實驗教學的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1 過分依賴課本實驗描述,把實驗重現當作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忽略實驗現象產生的條件討論、探究,達不到真正的實驗服務于教學、輔助教學的目的。
1.2 過分強調實驗的結論而不重視過程,通過直接告知實驗結論或觀看實驗視頻,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受到了很大程度地抑制,偏離實驗教學目標,達不到啟發學生的目的,創新精神無法培養,更不用提如何讓學生自主探究實驗了。
1.3 過分重視實驗的“經典性”,缺乏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實驗環境,不利于學生對周圍環境的挖掘與探索,使化學實驗不能更好的服務教學,服務生活。
為改進和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實驗教學應創設實驗情境、啟發探討,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蔗糖和濃硫酸脫水反應的示范實驗(人民教育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4章第3節),儀器簡單,現象明顯,容易成功,但實驗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氣體二氧化硫,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則對師生的健康非常不利,也不符合環保要求。為了消除實驗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污染,它符合綠色化學理念,增加了實驗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實驗改進如下,效果非常好。
實驗步驟:
2.1 向具支試管中加入約2g蔗糖、少量水、3ml濃硫酸后,立刻用玻璃棒攪拌均勻,然后直接在玻璃棒上套入帶單孔橡膠塞的干燥管,塞緊橡膠塞??捎^察到黑色的炭沿玻璃棒迅速膨脹,有大量煙霧產生,氣球變大。用注射器抽動氣體,使氣體在氣球和注射器間來回運動,可看到鮮花慢慢褪色,試管的外壁變得很燙。
2.2 關閉止水夾,取下注射器,吸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將注射器連接到乳膠管,打開止水夾,抽出氣體。再次關閉止水夾,并將注射器取下,振蕩注射器,使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實驗完成后,將玻璃棒從具支試管中取出,可看到玻璃棒上連帶有大部分多孔狀黑色的炭。
濃硫酸使蔗糖脫水的實驗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欲望,采用本裝置進行實驗,現象直觀明顯,重現率高。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蔗糖逐漸從白色到棕色,然后變成黑色,且體積急劇膨脹。黑炭沿著玻璃棒快速膨脹時,產生大量的煙,氣球變大,鮮花顏色逐漸褪去。實驗完成后,將玻璃棒從具支試管中取出時,可看到玻璃棒上連帶有大部分多孔狀黑色的炭。且燒杯壁很燙,說明反應放出了大量的熱。
通過實驗,學生們意識到濃硫酸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在實驗中,濃硫酸使蔗糖脫水生成單質碳,反映了濃硫酸的脫水性;炭和濃硫酸進一步反應生成的SO2氣體能使鮮花褪色,體現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該實驗現象直觀明顯,儀器組裝簡單,并且實驗采用微型化學實驗儀器,藥品使用量少。實驗在相對密閉的空間內進行,產生的SO2氣體難逸出,實驗完成后用注射器吸入氫氧化鈉溶液將SO2吸收,大大減小對師生的身體健康危害,也減少了對大氣的污染。
通過這個實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受到了激發,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設備的選擇以及對有害氣體的實驗操作,綠色化學思想得以滲透,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增強。
3.1 注重教學目標。啟發探討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避免了傳統課堂的“獨角戲”和“一言堂”。
3.2 體現因學施教原則。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自覺行為,教師只起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積極的思索去探究知識,并用知識去解決所遇到的實際問題。
3.3 重視實驗的實踐性。專注于化學實驗,透過實驗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并運用實驗來解決一些理論問題。
3.4 培養學生的發展。贊可夫說:“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實現出色的學習成績,還要解決發展的問題?!睂嶒灲虒W,作為化學教學的核心內容,不僅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更要成為提高學生整體素養的有效工具。
總之,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內容的高效方法,利用實驗開展教學是化學教學的一個特點?;瘜W實驗中要體現“啟發探討”的教學思想,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并為培養高中生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