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笑笑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黃村鄉中心幼兒園 浙江 麗水 32300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都強調幼兒園應該將游戲作為最基本的教育教學互動形式。也正是這一游戲理念的引領,讓“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之中得以推廣。在“課程游戲化”的逐步深入推廣中,“自主游戲”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自主游戲可以讓幼兒的社會認知和社會情感得到激發,讓幼兒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還有助于幼兒創造力的發揮,提高幼兒的社會化水平。
游戲是幼兒喜愛的、主動的活動,是幼兒反映現實生活的活動,是幼兒探索認知世界的一種手段。游戲材料作為幼兒操作的對象直接影響幼兒游戲質量、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尊重幼兒興趣和身心發展規律,提供適合幼兒的游戲材料,但不能夠超越幼兒現有能力,也可以和幼兒共同創設、選擇游戲材料,例如讓幼兒參與區角創設和材料的討論、投放,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和興趣。其次,教師要預先考慮游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仔細檢查游戲材料是否安全無患。確保為幼兒創造最適合的、最科學的、最自由的游戲環境。
觀察作為幼兒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被廣泛地運用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只有通過仔細的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才能對幼兒活動的整體狀況深入了解。教師在游戲中要保持相對開放的心態,去觀察、聆聽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幼兒對游戲感興趣嗎?參加游戲的積極性高嗎?對哪種材料感興趣?會選擇什么樣的區角?在游戲中會遇到哪些困難?能夠自己處理好嗎?教師要全方位地對幼兒進行關注,進而根據游戲的特點對其進行分析和診斷,這樣可以進一步了解幼兒的需求和興趣所在,游戲的進展情況,幼兒在游戲中的基本表現等。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時,要及時對材料的投放進行增加或減少。通過耐心觀察,要把握好介入游戲的時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科學地指導幼兒。面對一些在游戲中有違規行為的幼兒時,教師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不要武斷地對幼兒進行嚴厲指責與呵斥,要耐心幫其找出違規的原因,并加以糾正。教師要在自主游戲中要采取整體與個體相結合的觀察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觀察幼兒的行為,找準適當的時機介入游戲,給予幼兒有效的指導。
在自主游戲中教師應該關注、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對幼兒進行適時、適當的教育。不能要求所有的幼兒嘗試同一個游戲,也不可以強迫幼兒進行不喜歡的游戲,尊重幼兒興趣差異性;及時發現幼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幫助或引導,尊重幼兒能力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因此,需要教師以睿智的觀察力和敏感的教育思考對幼兒進行指導,善于捕捉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適時的教育活動,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避免幼兒完全隨意的游戲,從而進行“理性的教育”。
教師介入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方式有平行式、交叉式、垂直式三種。其中,平行式是教師通過玩相同但材料不同游戲的方式暗示幼兒模仿;交叉式是教師以某一種角色參與到幼兒的自主游戲活動中;垂直式則是教師以現實身份對幼兒自主游戲中的不當行為進行干預。垂直式指導是一種顯性指導,另外兩種則是隱性指導。在幼兒的行為需要得到教師幫助和指導時,教師盡可能減少語言指令將指導的意圖通過行為表示出來,或者和幼兒開展平行游戲,或者和幼兒開展合作游戲,以身示范,引導幼兒模仿。比如在“小醫院”的角色扮演游戲活動中,為了讓幼兒了解一些生活中的醫學知識,教師可以以醫生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提問幼兒:“你的娃娃怎么了?生病了?讓我來檢查一下。”教師角色的融入會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醫學知識了解的興趣,從而更好發揮這項游戲的教育價值。再比如,在游戲中,如果教師發現幼兒扮演的“顧客”在“超市”買東西都不付錢,教師就啟發“營業員”:“買了東西要付錢呀,‘營業員’要對‘顧客’說:‘請付錢’。”在幼兒自主活動中,教師適當的介入和干預能夠更有助于發揮出自主游戲的教育價值。
教師對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指導要遵循適度的原則,對幼兒自主游戲的干預不能掠奪幼兒游戲的主動權,也不能剝奪幼兒自主游戲的空間。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要對幼兒的行為進行點評,且要盡可能多地采取鼓勵式點評。比如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美工區中投入了許多大小不一的廢舊紙盒,教師鼓勵幼兒利用這些材料制作玩具。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利用繪畫筆,在工具盒子上畫上了眼睛、鼻子、嘴巴等,將盒子制作成為了盒子娃娃。幼兒高興地將盒子娃娃展現給教師,并在教師的啟發下制作出了手機、電腦、小轎車、卡車等。對于幼兒的自主創作成果,教師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進一步嘗試空間思維的探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總之,幼兒是自主游戲的主體,教師需要結合幼兒身心發展和游戲開展實際對自主游戲進行指導,規范自主游戲活動的進展,從而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出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教育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