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玲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袂花鎮中心小學 廣東 茂名 525021)
讀書使人進步,尤其是在比較浮躁的當代,有了書籍的滋潤,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和思想,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個人的語文素養,對于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閱讀教學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現在,很少有人可以真正靜下心來閱讀,對于自控力較低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沉迷于網絡游戲或者是漫畫書,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沒有很好地利用網絡上的豐富資源去充實自我,而是利用其進行無意義的娛樂。而閱讀不僅可以提升一個人的理解能力,還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其中包括批判性思維和辨證性思維,有了這些思維能力,才是一個人的真正核心競爭力。很多研究表明,擁有辨證性思維的人可以從閱讀內容中獲取更多的信息,他們不會全部相信作者,會保持一定的懷疑態度,經過自己的思考之后,他們往往能得到印象更深的東西。而反之,那些一味依賴于作者觀點的人,即使讀了很多書也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的閱讀教學應該是可以喚醒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鑒賞能力的,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大多數的教師在這種新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對于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具體的實施下,也存在許多的問題,下文將具體講目前我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缺乏必要的閱讀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缺乏了興趣,學生會將學習任務僅僅當作了任務,而不是一個學習機會,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興趣是一個人的心理特質,這是一種在特定的情感體驗之下產生的一種渴望去探求事物的意識和傾向。在我們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產生了興趣,便會產生一定的愉悅感和興奮感,即使過程比較艱難和復雜,也不會將它當作一種任務或是負擔,相反地,會盡可能地在其中投入精力。但是,如果學生缺乏了一定的閱讀興趣,只是埋頭去苦讀,會產生一定的厭煩情緒。在一次的調查問卷中,當問到學生是否喜歡閱讀的時候,有很少人回答了喜歡,大多數都是因為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不得不去閱讀。
1.2 教師沒有去積極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某個角度上來看,閱讀興趣和動機有著很緊密的關系,有了良好的閱讀動機,相應地,就有很強烈地閱讀興趣。而閱讀興趣作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求知欲的具體表現,隨著學生的年齡也有所不同。針對于不同的年齡的學生,老師應當有不同的引導方法,要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積極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2.1 進行科學的分組教學。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教學的時候,首要要有一個科學的分組,這個分組不能隨意,要最大化地發揮出分組教學的優勢。分組時要滿足一個小組里既有成績較好的學生,又有成績較差的學生,既有比較勤奮刻苦的學生,又有思維活躍的學生,這樣,在面對同一個學習問題的時候,大家會有不同的想法,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本質,在較短的時候會收獲到最大的學習收益。同時,也要保證組與組之間的實力要相近,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一種競爭意識,讓學生可以在競爭的環境中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樣一來,在開展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取長補短,不僅對于自己的閱讀效果有一定的提升,對于今后的學習以及工作也有很大的進步。
2.2 讓同學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有了課前預習,學生可以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之前,要進行充分的預習工作,這樣才不會導致當真正開展了合作學習的時候,有的學生不知道說什么的局面,大家都進行了預習,才可以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比如在講解一個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這篇課文進行一定的精煉,再把這些學習資料傳到網絡上供學生去學習,具體學習資源內容包括文章中的生僻字、且讓學生可以有感情地閱讀文章,最后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這個故事。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一些課前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去積極思維,比如通過這一段的學習你收獲到了什么,在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他們要對于這些問題展開討論,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質量。對于整堂的閱讀課中,要保持這種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達到理想中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預習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2.3 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合作學習的形式之一便是同學之間互動交流,但要學會保持發言和傾聽的平衡,傾聽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有更好的了解他人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這種傾聽也不是隨意聽聽就行,要帶著問題去挖掘他人語言中的深處。將自己主動挖掘到的信息進行整理,經過交流和討論得出問題的正確答案,因此傾聽是一個保證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要積極地發揮出傾聽意識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傾聽能力。學生的這種傾聽能力不僅在合作學習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還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學習中奠定良好的基礎。有了良好的傾聽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這對于今后的學習生涯中有更大的促進作用,可以保證每次談話的高效進行。
2.4 教師要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開展合作學習并不意味著教師就不用去管學生了,相反,教師要在一旁時刻關注小組學習狀態,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撥,最好還可以記錄下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在學生遇到難題的時候,可以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啟迪,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和方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去傾聽學生的內心聲音,只有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去得到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