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娟
(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 江蘇 昆山 215300)
亞里士多德說過:“沒有想象,心靈就不會思想。”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我們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聯想與想象的潛力,讓學生能在作文的藍天自由翱翔。學生的心靈中擁有了思想,頭腦自然就會努力去思考,并且會比較深入地去看待每一個問題,同時也就在無形中激發了學生的深層思考。
比如,在學習習作一的看圖作文時,我會讓學生先仔細觀察例文的插圖,對照例文,找一找有哪些內容是已經在插圖中反映出來的,有哪些內容是作者想象聯想的。然后再讓學生把例文中聯想的內容去掉,看看效果如何。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合理的想象可以讓我們的作文增光添彩,也會使我們的作文更具有邏輯性。
由于三下習作二的作文和三上的《我的自畫像》比較相似,所以我會讓學生先回憶一下上學期寫自畫像時應該抓住哪幾個點來進行?當學生順利地回答出“外貌”“性格”“興趣愛好”時,我再讓他們讀例文,看看例文又是從哪幾個點展開的?當他們發現例文和上學期的我的自畫像寫作的點相類似時,自然而然就拉近了他們與文本的距離。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在寫自己所熟悉的東西。
所以以問促思能讓同學們更好地打開思考的大門,通過思考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明白作文不過是一只外強中干的紙老虎,他們完全是有能力去駕馭這只紙老虎的。
文本上包含了許多的寫作技巧。以習作1中的范文《假如給我一支神筆》為例,文章通篇以“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要為…,為…為…”一連用了6個“為”將整篇文章串聯了起來,讀起來可以說是朗朗上口,這樣的結構布局是一種技巧。又以習作4的《山坡上》的范文為例,第一句“山坡上是草的世界”便開門見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然后圍繞“草”寫了草的顏色,草中的野花及昆蟲等。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說都是圍繞一個“草”字來寫的。所以本文采用一個總分的結構來謀篇布局,條理非常的清楚。由此可見“法”對于作文來說同樣的重要,它很大程度上能決定一篇作文的好壞,好的作文因講究“法”而與眾不同,而不好的作文因忽視“法”而顯得雜亂無章。所以“有法可依”對于快樂作文來說也相當重要,它是讓孩子能夠快樂作文的動力來源。那如何能做到“有法可依”呢?簡單地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應立足課本,這與讓孩子“有話可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課本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一個小伙伴,這個小伙伴不僅有豐富的內涵,更有精致的外表。這精致外表的構建是靠“方法”或“技巧”來從旁協助的。以《西湖》為例,這是一篇十分優美的寫景文。它的第2小節對于山水的描寫十分的出彩,寫“山”它是從山的布局以及色澤來寫得,寫水則是先平靜后加入白鷗的飛越這一動態景物,營造了動靜結合的效果。同時山的“綠”與鷗的“白”又豐富了色彩。環環相扣讓文章顯得如詩如畫,這其中“法”是最功不可沒的。在講解這一段時,其實就可以啟發學生講類似的方法運用到別的山水的寫作上。
其次應立足課外的作文輔導書或是一些其他文學作品。現如今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備一本作文書,但很多孩子都是走馬觀花地稍微瀏覽一下,把作文書當做故事書來看的做法并不可取,因為這樣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正確的做法是摘錄好詞好句,再進一步便是研究文章的構思布局。好句可以是技巧性較強的擬人排比比喻句等,也可以是很出彩的語言動作,神態或是心理的描寫。
最后便是老師課上為學生提供的寫作提綱,對于三年級學生寫作基礎較弱的情況,為孩子搭建一個梯子便很有必要,可以粗略到整篇課文可以寫些什么,也可以精細到每個自然段可以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提供一些好詞好句讓學生選用。這樣一步步的方法指導,讓孩子對要寫的作文的大體可以先成竹在胸,自然而然就不會害怕寫作文了。
掌握了素材和方法只是邁開了快樂寫作的一小步,要想將作文寫好還離不開“訓練”的輔助支撐,因為只有通過訓練才能讓孩子們知道如何將自己零碎的素材化作一片精美的文章,也只有通過訓練才能讓孩子們學會將掌握的方法與技巧運用自如,同時也只有通過訓練的過程讓孩子們品嘗成功的喜悅,從而讓孩子們加強對寫作的興趣,由此達到快樂寫作的目的。綜觀整個小學階段,可以將作文大目標逐年級分解,分為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所以“加強訓練”十分必要。
“字詞訓練”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掌握大量字詞,豐富說話訓練內容,使學生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比較好的方法有:在講解每課的生字詞時,不能只滿足于書上詞語,還要讓學生拿出手邊的字典,學會從字典上“掘金”,可以是一兩個好詞的集中講解,也可以是讓學生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詞語自行摘抄。或者是讓學生為字尋找形近字進行組詞訓練,幫助學生在分辨字形的同時也能進行詞匯的擴充訓練。
讓學生掌握這三把鑰匙,讓學生能真正喜歡上寫作,為此我們需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