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夢倩
(江蘇省昆山市黃泥山小學 江蘇 昆山 215300)
作文源于生活,是學生生活實踐的再現(xiàn)。但是作為生活在大城市里,被各種先進科技、興趣班培訓班包圍的小學生來說,他們能接觸社會,探索自然的生活體驗不多。那么,他們的寫作能力怎么提高?缺乏對生活本身的認識,即使用再美好的詞句堆砌起來的文章也是沒有靈魂的!只有正確認識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學生才能夠?qū)懗龊玫淖魑摹N覀兂Uf寫作需要素材,而恰恰讓學生們抓耳撓腮的素材就來源于生活。作文寫得出色的學生,那么他對生活的體驗必定是豐富多彩的,必定是有自己的感悟的。他通過筆下的文字跟周圍的人,跟社會,甚至跟世界進行表達和交流。是他認識自我、認識世界、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是他生活實踐的再現(xiàn)。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一次次的思索中逐漸形成。同時,學生的獨特個性,不一樣的“我”在學習中,生活中慢慢被發(fā)現(xiàn),被提煉,被充實,人生才有意義。
應該從低年級時就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觀。從生活的,真實的,情感的層面引導學生對作文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理解。讓學生從小就熱愛作文,熱愛生活。作文和生活應該是互補的,是相輔相成的。把生活請進作文,讓孩子們感受生活的美好;用作文描述生活,讓學生體驗作文的快樂。如果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那么,我們的作文教學才是真正成功的。現(xiàn)代社會,孩子們需要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種學習班把孩子們美好的童年消磨殆盡。學習本身的快樂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孩子們厭惡學習,甚至厭惡生活,整個人變得郁郁寡歡,沉默寡言。學生只會機械地學習,不會有意義地生活。學的痛苦,孩子們就不愿意學,不愿意寫,一寫作文就想抄襲。有些作文看起來文采飛揚,很難想象在華美詞藻的掩蓋下,是一張張空虛冷漠的面孔。從低年級就開始作文,首先是讓學生熱愛作文,讓孩子們愿意拿起筆去寫,去記錄,去描繪。紅的,白的,綠的,把生活的五彩繽紛帶進課堂,用課堂里豐富有趣的知識燃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學生從愿意寫作文,逐漸體驗到作文的快樂,慢慢向樂意靠近,這樣的作文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才是成功的。我想,我們對好作文的評價和定義也需要適時的開始改變,別讓一篇好作文從老師的筆下逃走,也別讓一個孩子的“作文心”在老師的筆下“死去”。熱愛作文,熱愛生活,讓寫作在孩子們心中開出最燦爛的花朵,結(jié)出最豐碩的果實。
2.1 習慣一:寫“真”才是硬道理。寫作,到底寫些什么才能抓住讀者的眼球,扣住讀者的心弦呢?我想,寫“真”才是硬道理。只有說真話,敢于吐露心聲的文章,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筆下那些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文字,才能征服人心。真實的世界,讓我們看到的是人們對于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雖然這一路可能布滿荊棘,有寒冷黑暗的侵襲,有狂風暴雨的阻礙。一篇好文章,不是歌功頌德,也不是虛假的繁昌盛榮。而是描繪真實的生活,抒發(fā)真實的自我。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允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由此可見,真事真情真愛,才更打動人心。所以,從低年級開始,就要讓學生敞開心靈,真實地描繪世界,坦白地抒寫自己,養(yǎng)成寫“真”的好習慣。但是,誰不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中的“米”又從哪里來呢?從生活中來,讓學生真正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員,讓學生真正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寫作材料就有源泉,才不會枯竭。
2.2 習慣二:細心觀察很重要。怎么在生活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去捕捉那一個個打動人心的畫面?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發(fā)現(xiàn),通過一支筆,記錄下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或贊美,或抨擊,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去點評,去感悟。這些才是能讓文章熠熠生輝的閃光點。對生活觀察得越細致,則描寫的事物越生動形象。因此,想要寫出好文章,細心觀察很重要。雖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做到這點可能會比較困難,畢竟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生理特點就是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被分散。
2.3 習慣三:多讀多練幫助大。光靠一個人,對社會的視野總是有局限的。更不要說對于一個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七八九歲的年紀注定他們不可能有太多的個人經(jīng)歷。這時候,間接經(jīng)驗的作用就幫了大忙了。那么,怎么獲取間接經(jīng)驗呢?閱讀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閱讀越多,間接經(jīng)驗積累的就越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從義務教育的第一年開始,不管懂或者不懂,也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古人的啟蒙教育不就是這樣嗎?咿咿呀呀地從《三字經(jīng)》《百家姓》等國學經(jīng)典開始,先背后懂,先積累后運用,大抵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只有積累的多了,筆下的墨水才能滔滔汩汩,源源不斷。不動筆墨不讀書,光讀不寫,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閱讀時勤于動筆,寫下自已的感想、疑問,背誦一些喜歡的詩詞佳句,多拓展,多吸收。不得不說,閱讀的確是一條通向?qū)懞梦恼碌某晒χ贰?/p>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要真正地把理論成功轉(zhuǎn)變?yōu)閷嵺`,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血。但我堅信,把生活融入作文,讓作文回家,總有一天,孩子們的筆端會開出最美麗、最芬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