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縣交通運輸局 王 昆,劉紹強
汽車維修行業是交通運輸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車輛技術狀況完好與運行安全為目標且具有工業生產和服務雙重性的特殊行業。隨著我國經濟和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汽車維修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得以快速崛起,因而,汽車維修給人們生活乃至生命財產等帶來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
2018年7月28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決定》中包括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實現了由“審批制”向“備案制”的轉變。其大背景是中央層面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現實原因是現在的汽車維修市場處于初期調整和擴張階段,整體市場比較混亂、無序競爭、誠信缺失。2018年1月23日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對《山東省道路運輸條例》作出修改并頒布實施,新規對汽車維修質量保證期做出了明確界定。因此,汽車維修行業管理新政出臺后,如何規范汽車維修業的經營行為,如何提高汽車維修質量和提升維修企業誠信服務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筆者在汽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工作多年,以親身體會和感受,淺析了汽車維修行業目前的現狀及新政策出臺后維修行業管理部門該如何轉變思路,加強行業管理,規范汽車維修市場秩序,以期同行們共同探討和學習。
維修行業管理新政實施前,我國汽車維修行業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化的產業,初步形成了以一類維修企業為基礎,二類維修企業為骨干,三類維修企業為補充且布局合理、服務便捷的汽車維修網絡體系。同時,隨著汽車制造和電子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帶動了汽車維修技術的進步,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汽車維修日益呈現出自身的高科技特征,正向著設備現代化、資訊網絡化、診斷專家化、管理電腦化的方向發展。汽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經過多年的規劃、整頓和治理,使得汽車維修市場逐漸得到規范,違章經營現象有所遏制。但由于行業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相應的管理手段,汽車維修市場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無證經營(無營業執照)、超范圍經營等現象普遍存在。
(2)隨意壓價,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經營現象在行業內依然存在。
(3)未能按汽車維護、修理工藝規范進行作業,維修企業技術力量良莠不齊。
(4)維修質量控制手段不健全,使用假冒偽劣配件現象嚴重,企業缺乏誠信。
(5)對行業管理政策缺乏了解,非專業人員管理企業的現象仍然存在。
(6)企業管理不規范,服務體制不健全及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汽車維修是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因而,車主在修車時,該更換什么配件,做什么維修項目,車主能否透明消費,完全取決于維修企業的誠信服務。而在現實維修中,有些維修企業就是利用車主不懂車,采取隨意減項或虛報項目等不正當手段,昧著良心賺錢。這種不誠信經營行為多發生在管理不規范且規模較小的維修企業,而規模大,管理規范的企業這種現象較為少見。
汽車維修市場存在諸多問題的主要根結,除了歷史遺留問題,就是目前取消“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后管理銜接跟不上等問題。如遍地開花的汽車專項修理店、路邊店,只要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就可掛牌經營,且這些專項修理店、路邊店大多數未按規定在維修行業管理部門進行備案,因而,就出現了工商部門不管,維修行業管理部門管不著的局面。再就是,一些有專項技能的人員連工商營業執照都不領取,直接租個門面就做起了修車生意,而且,這種已經長期存在且再生性強的社會現象,也是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多年來想解決又無法解決的癥結。
汽車專項修理店、路邊店的出現,原因有多方面。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維修市場逐漸規范,且規模越來越大,維修和服務涵蓋范圍也越來越廣,技術信息支持和救援服務等更是有了進一步完善,但盡管如此,仍然無法滿足對廣大車主的全方位服務。再者,由于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汽車維修被人們視為最有發展前景且有錢可賺的行業,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資汽車維修行業,有的甚至連工商營業執照都不領取,直接在路邊租個門面就干起了修車業務。由于這些專項修理店、路邊店和無證經營業戶的盲目發展,對整個汽車維修市場造成了很大沖擊。主要體現在,這些專項修理店、路邊店和無證經營業戶因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服務能力無法與正規維修企業相提并論,只能靠低收費或惡性競爭手段來吸引客戶,因而,嚴重擾亂了汽車維修市場的正常秩序。分析其原因,專項修理店、路邊店和無證經營業戶因投入少,經營成本低,即使收費低同樣也能賺到錢,但對正規維修企業來說,損失的不僅是維修業務量被分流,正常的收費價格也受到沖擊,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盡管維修行業管理部門采取了各種措施,但仍然無法對目前這種現狀進行有效控制,原因很簡單,目前我國對汽車維修行業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導致行業管理部門執法時缺少相關法律法規依據。且這些專項修理店、路邊店和無證經營業戶盡管維修技術薄弱,服務能力差強人意,但其收費相對便宜,正好迎合了一些車主的需求,因而才有了這些經營業戶生存的空間。
專項修理店、路邊店和無證經營業戶因經營靈活,且占據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對市場的無序競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通過行業部門管理,要想在短時間內消除這種現象不太現實。既然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就不可能單靠行業管理部門強制性取締(也無法全部取締),只能通過行業管理部門的主導作用,加強行業管理力度,規范維修企業的服務,提高維修企業的維修水平和維修質量,同時,大力支持維修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合理開設分店、連鎖店,形成網點式的覆蓋,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競爭法則,公平競爭,優勝劣汰。通過提升維修企業的服務能力,迫使專項修理店、路邊店等經營業戶朝著正規化的方向發展,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出局。
筆者認為,由于汽車維修行業管理實現了由“審批制”向“備案制”的轉變,取消了“審批”環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維修行業經營的準入門檻。維修企業辦理好工商營業執照后,無需再辦理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證,只需根據維修企業的經營范圍,按照要求到相關管理部門進行備案,這就為一些擬進入汽車維修市場的企業簡化了繁瑣的審批手續并節省了時間,為產業資本進入汽車后市場清除了障礙。
為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行業管理部門應創新管理模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實現行業轉型升級。此次取消審批制轉備案制后,交通運輸部必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制定完善并公布相關備案管理法規、規章或辦法,各地方交通主管部門將按照上述法律法規采取必要措施,加強備案管理和事中事后監管。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的取消,給汽車維修行業管理部門和維修行業協會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行業管理部門該如何轉變思路,加強行業管理,規范汽車維修市場秩序,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將備案制度落到實處。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實現由“審批制”向“備案制”的轉變,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審批,不是說管理部門可以放手不管,而是要針對新形勢下的維修行業管理模式制定出相應的實施細則,建立健全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制度,實現行業管理透明化。在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同時,建立健全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制度,及時公布相關信息,將備案制度落到實處。
(2)強化“三單一證”的痕跡化管理。機動車維修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標準開展維修業務,維修服務完成后應向客戶提供維修費用結算清單和齊全有效的“三單一證”,作為車主的維修憑據和追責依據。維修費用結算清單是維修收費憑證,“三單”為進廠檢驗單、過程檢驗單和竣工檢驗單,“一證”是出廠合格證。維修企業給車主提供的結算明細單,必須是標準格式的維修費用結算清單。維修企業應建立和完善客戶維修檔案管理制度,客戶各類紙質維修資料、原始簽字單據至少要保留3年。
(3)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為推進和落實維修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由維修行業協會牽頭,在行業內每年開展一次企業誠信評比活動,誠信好的企業上光榮榜,誠信不好的企業上黑名單,誠信評比結果通過網絡共享平臺向社會公示。企業上了黑名單,就意味著在今后的經營中處處受限,辦貸款、投標,包括在政府任何窗口辦事,均會受到限制。且企業被列入黑名單后想要信用修復,過程比較復雜,許多地方的信用修復機制并不完善,甚至辦不了信用修復,這對誠信不好的企業是災難性的打擊。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是推進維修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一種促進手段,對于不遵守行業規矩、擾亂行業風氣、缺乏誠信的企業,將其列入黑名單,最終由市場將違法經營、不誠信經營的企業淘汰出局,辦法雖然暴力,但效果明顯。
(4)推行互聯網+維修服務信息化管理。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采用互聯網+維修服務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平臺的使用,強制維修企業上傳相關的汽車維修數據,包括維修項目和配件的使用,以此來強化對維修企業的監督管理。
(5)加強對維修企業的行為監管。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雖然被取消,改為備案制,但為了行業的穩定發展,維修行業管理部門會嚴格監督和加大管理力度,使事先備案,事中監管,事后處罰逐漸成為常態。因此,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實際是提升了準入門檻。新規的出臺,實則是對行業管理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監督維修企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守法經營,誠信服務,指導和幫助汽車維修企業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提高維修質量,推廣和應用汽車維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將成為行業主管部門今后管理工作的新課題。
總之,規范汽車維修市場秩序,推進和落實汽車維修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行業主管部門應樹立全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完善汽車維修管理與服務體制,為建立規范、競爭有序的汽車維修市場環境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