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華
(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上車灣鎮初級中學 湖北 監利 4333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普及和推廣,再加上知識經濟時代的快速來臨,人們對于素質教育的要求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樣的一個大前提和大環境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也就勢在必行了。在這一過程中,生本理念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產生了較好的效果,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的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初中語文教學的局面有了真正的改變。
在進行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和學生是其中最關鍵的人物,也是生本理念能否發揮最大效果的關鍵,因此,構建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進行學習,就成了生本理念教學的重要前提。眾所周知,一直以來課堂的教學都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哪怕是最近幾年一直在大力進行教學改革,但這一根深蒂固的現象也是不可避免依然存在的。所以,要想打破“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枷鎖,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在一個寬松、自由、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下學生可以大膽發言、盡情討論,亦可以積極思考、認真鉆研,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是平等和諧的關系,學生不會因為畏懼教師而不敢提問,教師也不會因為擺著架子而打消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那么在這樣的學習氛圍和前提下,教師開展以“生本理念”為核心的教學就會變得更容易也更有效果。
通常情況下,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多數時候都是教師在說,學生在聽,哪怕是教師進行引導性提問,也是教師問學生問得多,學生回答得少,那么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依然還是改變不了“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授課方式,那么即使教師講得再激情澎湃、生動形象,灌輸到學生耳朵里的真正被記住的知識也不會超過50%。所以教師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從根本上認識到“生本理念”的意義和內涵,在課堂教學時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進行,這樣才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機會去進行獨立思考和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一篇課文時,學生都知道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作者通過回憶年輕時候的一件往事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懷念及彼此之間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會一步步的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分析推導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這一過程中主要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的流程,這樣并不能充分發揮生本理念的思想。因而,筆者在教學這一課時,會把課堂還給學生,直接將學生都知道的這一中心思想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去閱讀、去思考、去討論、去尋找,通過文章中的詞語、句子、內容等論點來論證這一結論,并且結合自身的感受說說父母做的哪一件事、哪一個動作、那一個肢體部位讓你看到后也會產生如朱自清一樣的感受。那么在這樣的一個教學流程中,教師將課堂還給了學生,說的最多的是學生、思考的最多的也是學生,教師只是其中適時的一個引導者,因而這樣的做法才能更好地體現生本教育的理念。
在實際的生本理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受固有教學思想影響,只是在某一環節或內容圍繞著生本理念來進行,其余時候還是在以教師為主進行授課,而這也不是真正的生本理念教學。筆者在實踐中大膽拋棄了常規的教學模式,將小組合作與任務教學相結合,仿照歐美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下通過舉例來說明。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有一課是《寓言四則》,里面一共包含了四篇中外寓言故事,在講解這一課時,筆者將班級學生分成了四個大組,每組負責一篇寓言故事,然后再每個大組之中根據學生的程度進行小組劃分,水平較差的學生負責課文生字詞的內容,而水平較好的學生則負責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梳理以及設置問題。當學生把這些小任務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授課和分享,先由每個大組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問題,再由其余組進行學習思考和回答,然后以此類推,當四篇寓言都講完以后,全班進行集體大討論,對四篇寓言進行最后的總結和定性,并制作出相應的思維導圖。那么在這一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使學生在一個充分的自主環境下學習,這樣的學習效果必然是不一樣的。
總之,生本教育理念的今后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初中語文教學必然離不開這一理念和方式,教師必須有堅定的決心和充分的準備,才能真正的實現生本理念的教學,不然一切都是表面功夫,起不到真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