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占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學 安徽 合肥 230000)
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要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要內容,而教師要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對于高中的化學而言,學習起來相對會有難度,而我們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時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可以使學生充分地體驗到自主參與課堂的深刻價值和意義。在這里,作為以為高中化學老師的我想簡單地談一下我在引導學生進入自主課堂的一些經驗。
語言是課堂上傳遞教學信息的基本工具,我們要想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就要讓同學們理解教師的語言,學習教師的授課方式。所以我們在通俗易懂的語言基礎之上,又添加了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講課技巧要深入淺出,活潑有趣,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化學課堂的教學語言應該是簡明且清晰的、通俗且親切的,因為高中化學相對較難,趣味性也不高,而且老師面對的是一群正處于青春期與叛逆期的學生,如果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出現語言生硬或是不清晰等問題,那將會和學生產生距離感,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會疏遠,久而久之自然會影響我們的教學效率,也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教師通過運用啟發性的語言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發展的規律,創設一個合適的情景,由此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覺得課堂是輕松的,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去發言去探究,而輕松自由的氛圍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創設情境課堂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所以,情景課堂要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所在,并嘗試去自己解決問題,積累解決化學問題的經驗,以激發學生們探究學習化學的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加入問題情境,因為這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和思維發展的培養。通過學生的預習發現問題,教師將普遍存在的問題收集整理,在課堂上將這些問題交給同學們,鼓勵他們去解決。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思維模式的發散,也有利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感受到滿足感與學習的快樂。[1]
例如,在《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課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生活中首飾、鍋碗是不是有生銹的現象?這些銹是什么顏色的呢?”。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去閱讀教材去自己發現。在深入學習中,讓學生了解金屬的氧化反應。學生一般不會有特別完整的回答,這時教師就要給學生們補充,也要對他們進行相應的鼓勵。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教師通過有趣的化學實驗,可以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老師講授,學生聽講,老師做實驗,學生在一旁觀看,這就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參與,即使在老師做了實驗后,學生也不會理解它的真正含義和原理,而之后也只會機械式的記憶。因此在高效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更多自己親自動手的機會,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2]所以在化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為幾個小組,小組合作一起完成實驗,可以在實驗過后寫出實驗報告,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在下次實驗中要注意并且要提高。也可以讓學生們自己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步驟,逐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例如,學生設計實驗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這需要學生深刻地理解化學基本理論的實驗,在化學這門學科中,任何理論或是假設的提出、發展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實驗事實作根據,比如,原子結構理論中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實驗是根據電離能的測定,這需要實驗事實做依據。還有就是設計方案的一些步驟分別是提出探究目標,猜想目標,設計實驗,實驗步驟和操作,實驗現象,最后是實驗結論,這些都需要學生去了解,充分地了解之后才有根據。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化學老師,在高效的化學課堂建設過程中,我們時刻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把老師的教授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通過不斷研究探索多種途徑,逐漸來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方式,讓他們充分地發揮主動性,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化學課堂中來,在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的同時,打造一個真正由學生主導的高效化學課堂,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感受化學的無盡魅力。所以,這不僅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探究新方案,也需要學生們積極配合,共同努力,提高成績,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