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克才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 濟南 250000)
時光總是太匆匆,初次登上講臺恍若是昨天的事情,而今屈指算來從教已經二十多個春秋。二十多年來,感覺最深刻的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學生在變化。每一個年代的學生都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抓住特征,順勢而為,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教育?
教育一詞始見于《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而在西方,教育一詞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綴“e”有“出”的意思,意為“引出”或“導出”,意思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潛在于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從詞源上說,西方“教育”一詞是內發之意。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活動,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內而外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
我們現在談談學生教育。學生就像一座座立在我們面前的小山,不同的角度看學生,得到的印象不同。學生教育就是對山的探索與管理,走的路徑不同,體驗就不同,呈現的結果也不同。孔子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秦文君說:“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孩子帶來自信、快樂。”于是在不同的教育管理下有的山得到提升,有的山得到生態性保護,有的山被破壞性開采,有的山成為泰山,有的山光禿禿一片……作為一個從事多年的基層教育工作者,我理解的學生教育就是老師和學生心靈碰撞。
有一個學生就叫她新新吧,曾經留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每每回想我和她的交流,我禁不住都在檢視有沒有更好的路去走。記得高一軍訓休息的時候,她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里,默默的發呆。周圍的同學忙著自我介紹,忙著追逐打鬧,這一派熱鬧的景象與她無關,她總是一動不動,即使有同學問她,她也是一問一答,沒有一句多余的話。我注意到這個情況兩天了,我沒有貿然去做什么。直到第三天我找到兩個比較活潑的特別熱情的學生,告訴她們帶著新新一起行動,包括吃飯,休息和學習,但千萬要自然,不要刻意。孩子逐漸有了一些變化,但是總是喜歡和男生一起玩耍,鮮有特別好的女性朋友,喜歡穿中性的服裝,特別缺乏女孩的樣子。她經常遲到,老師說話也不特別聽話。
后來我逐漸了解到她的家庭情況,父母離異,單親家庭長大。小時候自我意識沒有完全覺醒,特別乖巧,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到了初三,開始有些叛逆,變的媽媽束手無策,感覺做什么都不對。原以為孩子考到重點高中,應該有所改變,未成想還是沒有一點變化。記得有一次和她聊天,她說不喜歡學習,或者沒意思,我的心立即高高的懸起。后來我分別約談過孩子的父親和母親,發現他們一直在不停的指責對方的不負責任,把對方貶的一無是處。我意識到這便是孩子心里抑郁的一個原因,因為孩子缺乏必需的安全感。曾經相親相愛的父母,現在變得相殺相害。發現這一點后我于是很嚴肅的分別正告新新父母,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對方。如果想讓孩子從成長的陰影中盡快走回來,甚至可以在孩子面前說一下彼此的優點和對方生活的不易,讓孩子正確的認識到父母的離婚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讓孩子認識到,雖然父母離婚了,但是孩子的父愛和母愛一點都沒有少。父親雖然不能天天陪伴孩子,但是一周或者兩周要帶孩子散散步,吃頓飯,爬爬山。我不知道他們到底做到哪一步,但是至少從此沒有再在我面前吐槽對方的種種不堪。
知道了孩子的情況后,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計劃和一個期限。一個計劃是幫助新新健康成長的計劃,一個期限是一年讓新新和周圍的學生一樣健康陽光的學習和生活。我堅持每一周末給孩子發一個短信,至少寫出孩子在這一周一個閃光點,寫一個期望她能做的更好的建議。我堅持在五四青年節,端午節,中秋節,元旦和春節給孩子送一個親筆寫的明信片,給孩子送一份祝福,鼓勵孩子要堅定的向前走。我堅持一個學期給她寫一封長信,說一下她本學期取得的成績和應該改進的地方。在她生日的時候我及時為她送去一份祝福,一束鮮花。經過一年的努力,新新有了轉變,不再遲到,按時交作業,成績提到中游。最重要的是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不再亂發脾氣,留起了長發,有了知心女性朋友,經常能看到她開心的笑容。從此,我一顆懸著的心才真正放了下來。我沒有奢望新新從此變的乖巧懂事,順順利利的度過高中的校園生活。果然后來她在高二下學期談了戀愛,轟轟烈烈,全校皆知。對照之前的種種,我沒有太擔心,甚至還有一點竊喜。畢竟她從感覺活著沒意思,到愿意去追求自己所喜歡的人,有了本質的區別。就她做的這件事,我沒有過多的批評她,甚至頂著學校的壓力也沒有勸其退學,而是專門去書店買了一本馬登寫的書《一生的資本》送給她。我就是希望告訴她,漫漫人生路,重要的機會只有幾次,不要誤了青春,這個年齡把自己交給書本最踏實。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珍惜每一個和我有師生之緣的學生。希望他們在和我相處的日子里,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健康成長。愿他們向往走來時滿懷希望,離開校園時沒有失望。我希望中的學生教育就是心靈碰撞,這種碰撞就像物理學中的完全彈性碰撞,我們相處時用心去待對方,我們分別時讓她和他回復本來的模樣,獨立的去成長。我希望帶給他們正確的方向,讓他們自由的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