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淼
(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吉林 長春 130021)
調查顯示,截至目前,在延邊地區,已知金礦約有40處。尤其是火山炎熱型金礦,因其藏量豐富,已經成為中生代中該類型礦藏的代表地區。鑒于此,筆者圍繞主題,選擇吉林溜河為典型,對成礦、金化礦的構成因素,以及從找礦地質前提,還有找礦的標志等方面著手進行分析探究,以期能夠為延邊地區金礦事業發展提供幫助。圖1為延邊地區地質略圖。

圖1 延邊地區地質略圖
眾所周知,延邊區域內,巖石圈斷裂情況較為普遍,與此同時,其斷裂深度與其他地區相比,也相對較大。并且沿著斷裂位置,分布大量的控制中酸性巖漿,還有侵入斷裂中的花崗巖。如延吉地區與琿春地區之間的斷裂,在極大程度上控制了這一地區中金礦化的形成與分步。除此以外,延邊地區好包括盆地、火山巖、玄武巖、疊紀變質巖等。
目前,在延邊地區,已知并且被高度重視和深度研究的金礦床有以下6個,分別是刺猬溝、九三溝,以及鬧枝、五鳳、五星山,還包括西南地區的岔金礦。對其中的金礦床進行劃分,可以將其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碳酸鹽~石英脈型,第二種是多金屬變巖型。其中刺猬溝、五星山,以及五鳳,還有小西南岔四個礦床,均屬于第一種。其余兩個金礦床屬于第二種。
(1)斷裂層構造與成礦的關系。韌性剪切構成其走向不盡相同,若是以走向為根據,則該地區韌性剪切帶可以分為兩類:①第一類,主要是早期出現的韌性剪切帶,其走向是東西走向,亦或是北東東向,通常情況下,這一類韌帶延長在4千米到5千米之間,寬度跨度較大,小到幾十米,大到幾百米,在方向上,更加傾向為西南方向,傾角一般為80°左右,與此同時,韌性剪切帶內部還有石香腸,以及條帶狀糜棱巖,此外,還包括構成透鏡體,其主要特征是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并且要剪切褶皺,其主要特征是完整性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在韌性剪切帶中,最為普遍、最為常見的不是上述內容,二是由于脆斷性斷裂而形成的碎裂巖,其主要是在后期形成,并且在多次斷裂發生的情況下產生,即斷裂疊加。此外,局部范圍內,還有一些中酸性巖石,以及其他小入侵巖石,例如細粒閃長巖、以及碎小的入侵體。②第二類,北西向韌~脆性剪切構造帶,這一類型,多分步在溜河西側,從歸屬上而言,是馬家店~五道子河剪切帶中的一部分,位于中段地區。這一剪切構造帶,也屬于夾皮溝金礦的延伸組成,所以,一方面,在空間上,呈現相互連接的特征,另一方面,無論是形成條件,形成構造,還以特征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中生代巖漿活動對金礦化的影響。仍以溜河為例進行分析,在這一區域范圍內,中生代二長花崗巖,僅分布在兩個區域,一是南西部,二是北東部,從表象分析,在這一區域內,其巖漿活動次數較少,程度較為緩和。根據相關研究,溜河區域中,切實存有中晚太古宇,并且面積較大,與此同時,顯生宙巖漿已經侵入其下方,并且其中心位于朗家店附近。由此可知,溜河范圍內,存在大規模的構造巖漿。除此以外,三道溜河堿草帶已經探知存在多個中生代巖體,也可以充分說明在這一區域內,存在大規模的構造巖漿活動。雖然規模較大的隱爆角礫體,僅僅漏出較小的面積,與此同時,截至目前,也尚未發現礦體,但是,在距其七百米處,已經探知9處金礦。
(3)暗色巖石對金礦化的影響。根據筆者多年的找礦經驗分析,在溜河地區,多數金礦體上下盤,以及溜河附近通常存在暗色巖石。以六批葉金礦區為例,在礦體上下盤,可以發現輝綠巖,以及閃長巖類,除此以外,三道溜河大西溝礦體中,尤其是1號礦體,下盤一般情況下,都能發現黑云斜長片麻巖。所以,在溜河地區,暗色巖的存在,對金礦化有著重要影響。
(1)找礦地質前提。找礦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多種因素參照,其中,地質前提是十分重要的前提之一,在延邊地區找礦,首先就要清楚找礦的地質前提。對于中生代二長花崗巖,可以根據入侵體進行判斷,多在入距離入侵體6千米范圍內。對于區域內的找礦,主要尋找北西向,亦或是北東向兩個方向,探知韌—脆性剪切帶。若是在重力場較低,亦或是在航磁異常范圍進行找礦,則主要依據是數值,通常情況下,在負值范圍,以及在正值數值小的位置,極為可能存在礦藏。
(2)找礦標志。找礦方法眾多,較為常用的是物探電法,若是運用這一方法進行找礦時,發生異常,與此同時,視電祖率較小,換而言之,當存在低阻高極化異常情況時,就能夠初步斷定,其下部在極大程度上,存有含金硫化物。針對次生暈AU來講,如果出現元素異常情況,如元素情況較高,與此同時,異常情況出現在找礦可能性大的位置,此時能夠初步預判,在異常情況覆蓋范圍內,有較大可能性存在金礦。對于區內而言,若是有韌—脆性剪切構造,或者是已經發生了脆性斷裂,則為構造蝕變巖,以及石英脈型兩者礦體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根據此種現象,有理由做出如下判斷,即在礦化蝕變嚴重的位置,極為可能存在金礦。若是找到灰白色石英脈,特別是含有金屬硫化物的,此時,通常會有金礦體,可以說,這一標志,也是找金礦體最有有效、最為直接、最為可靠的標志。針對黃鐵礦來講,如果它帶有綠黃色,亦或是呈現出淺綠黃色,與此同時,黃鐵礦自身呈現微細粒裝,此外,伴隨生有方鉛礦、黃銅礦等礦石,則表明這里切實存在金礦體,此時就要進行深入探尋。除上述標志外,若是石英帶有灰白色,或者是呈現煙灰色,甚至是呈現黑灰色,與此同時,斷口處能夠看出油脂光澤,那么存有金礦體的幾率也較大。找礦的標志,可能只出現單一標志,也可能兩者或者多著標志出現,無論是何種情況,都要仔細判斷,認真對待。
(3)延邊找礦部署。找礦工作,系統而又復雜,在延邊地區找礦,不僅要明確金礦控礦因素,而且要找對找礦方向,更為重要的是,要收集整理延邊地區已經發現的金礦,并且整理最近的勘察資料,總結延邊地區自有的成礦地質條件,以及成礦原因、規律,還要關注地球物理特征,更為重要的是,要利用相關技術,例如遙感技術、以及GPS等,建立金礦資料庫,將相關數據輸入其中,為后續的找礦工作提供便利與支持,在后續的工作中,能夠依據數據,找出有潛力的地區與礦藏。延邊地區金礦藏量豐富,找礦工作任重道遠,在當前金礦控礦因素,以及在找礦方向等工作中,仍然存在些許問題,因此更要做好找礦部署工作,如此才能快速、精準找礦,并且可以節省找礦時間、人力資源等等。
綜上所述,筆者立足延邊地區礦產工作實踐,從四個方面對金礦控礦因素進行分析,并且參考溜河實例,探究了找礦方向。延邊地區地質特殊,礦產資源較未豐富,尤其是金礦資源,更具代表性,作為國家金礦資源的主產地,為金礦資源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促進金礦事業的發展,首要任務就是要明確金礦控礦因素,并且要明確找礦方向,只有如此才能夠促進延邊地區的金礦行業發展。作為金礦找礦控礦工作人員,更應該立足實踐,從延邊地區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挖掘找尋金礦控礦因素,進而更加精準的找到找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