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云,陳雅蘋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德興銅礦,江西 德興 334224)
近年,德興銅礦銅廠礦區西北部進行了勘探,毗鄰的朱砂紅礦區。
礦山鉆孔地質數據整理過程中其自身的鉆孔數量多、數據量大、數據內容龐雜等實際情況。
兩個礦區產生大量的地質數據信息需建立一個完整的地質勘探數據庫,為未來地質數字化建模及設計開采等后續工作提供最為基礎的地質數據。隨著社會高速發展,地質勘探工作量迅速增加的情況下,應當盡快加強完善對地質勘探數據的系統化管理,完善的地質勘探數據庫新老規范化,并在后期的工作提高地質勘探報告編寫、礦山開采、儲量計算、外圍找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也加快工作效率[2]。
銅廠礦區勘探區域以東地區地質勘探數據庫及后期生產探礦地質建模已完成。勘探線之間西北部及朱砂紅礦區原老鉆孔數據未數字化。報告仍然采用傳統的垂直斷面法進行儲量的計算,地質勘探數據依然按傳統柱狀圖及化驗登記表格形式存在,其中新鉆孔基本分析與組合分析數據部分以電子表格的形式都有。以往老鉆孔以柱狀圖的形式存在,未完成數字化,與未來地質建模的要求不符。因此需要對勘探報告涉及到的勘探數據進行統一的梳理與檢查,按照地質建模數據庫的基本要求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庫,對未來銅廠和朱砂紅聯合開發、開采設計及生產可提供一個基礎的資料,滿足地質采礦等工作的基礎需求。
(1)收集兩份地質報告及相關圖件《江西省德興市德興銅礦朱砂紅礦區詳查地質報告》、《江西省德興市德興銅礦銅廠礦區西北深部補充詳查地質報告》;
(2)收集朱砂紅礦區詳查及補充勘查和銅廠西北部深部勘探新打鉆孔數據;
(3)利用已有以電子表格形式存在的數據按照地質勘探數據庫建設的要求整理檢查匯總。以柱狀圖形式存在的鉆孔按照建立數據庫的要求對照鉆孔柱狀圖,進行數據錄入檢查與匯總。主要包括:開孔坐標(開孔時間、單位、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勘探線等信息)、測斜、化驗基本分析與組合分析;
(4)巖性數據全部按收集到鉆孔柱狀圖對照鉆孔編號進尺信息對巖性、斷層等信息錄入、檢查與匯總;
(5)部分老鉆孔沒有測斜數據,按照剖面圖上鉆孔軌跡線進行測斜數據的反算;
(6)水文觀測及巖石力學數據小體重等新老鉆孔信息整理入庫;
(7)老鉆孔柱狀圖進行數字化制圖;

表1 朱砂紅及銅廠西北部勘探鉆孔數據錄入檢查數據估算表
范圍為銅廠礦區西北部和朱砂紅礦區。內容為鉆孔各類資料收集、校驗、錄入、檢查,最終建立數據庫,為未來地質數字化建模及未來設計開采等后續工作提供最基礎的地質數據。由于銅廠礦區區域老鉆孔已經建立完整數據庫信息,所以最終統計的老鉆孔數量比原估計的要少。
主要包括鉆孔柱狀圖和各種分析數據的收集等,老鉆孔資料主要來源于贛東北隊提交的《江西省德興縣朱砂紅礦區詳細普查報告》報告,但由于年代較久,原檔案分散、凌亂,有些圖中或報告中顯示的鉆孔資料未能收集到或資料不全。
銅廠區域及朱砂紅詳查范圍內收集新鉆孔資料,其資料較齊全,只有組合分析項目有所不同,朱砂紅只分析Ag、As、S、TiO2,其銅廠礦區西北部還分析了Co、Re,其中Co只有少數樣品有分析,在收集過程中未進行統計。
新老鉆孔資料的收集對于未來銅廠和朱砂紅礦區礦體圈定、資源量估算以及礦體形態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為以后兩礦區聯合開采提供了重要地質基礎。
工作主要收據的數據包括鉆孔坐標、施工時間、實際孔深、測斜、基本分析、組合分析,大部分鉆孔資料齊全,只有部分老孔資料不全,具體情況如下:
(1)孔口坐標和實際孔深有一百多個鉆孔數據全部收集齊全,無缺失。鉆孔施工單位信息未進行統計,其他鉆孔均收集齊全。
(2)鉆孔測斜數據是工作重點之一,在收集到的一百多個鉆孔。
(3)鉆孔基本分析數據是為礦體的圈定提供最直接依據,另還有個別鉆孔未收集到基本分析數據。
由于老孔與新孔資料比較混雜,而且蝕變界限不是很清晰,蝕變分帶工作難以展開,故根據實際情況蝕變分帶工作未進行。巖性、斷層等信息根據已有資料分別錄入到每個鉆孔的每一個樣品當中。
水文觀測現有個別新鉆孔有數據,其數據內容包括孔深和水位,老孔均無數據。巖石力學樣和小體重樣均以報告中已有數據為準。
工作共收集老鉆孔較多,鉆孔有紙制版鉆孔柱狀圖,均對柱狀圖進行數字化,其數字化后柱狀圖內容盡量保持與紙制柱狀圖一致,個別地方由于年代久遠,模糊不清,均根據情況進行了填補或空留。另由于老孔的施工單位及施工階段不同,編制柱狀圖的單位也不同,造成柱狀圖格式同樣存在不同,部分鉆孔無巖性描述,在數字化制圖過程中我們按照實際花紋進行描繪,并進行了格式統一。
工作所有數據及圖件都是根據原始資料整理而來,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分別為新鉆孔和老鉆孔資料收集、錄入和檢查。具體情況如下:
新鉆孔的所有資料在《江西省德興市德興銅礦銅廠礦區西北深部補充詳查地質報告》及《江西省德興銅礦朱砂紅礦區銅礦詳查地質報告》中的附表及附圖中均已收錄,此次再按照要求的格式重新整理錄入,所有數據都已與原始資料進行了校對,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老鉆孔的資料基本是根據原始柱狀圖及表格數據而來,其檢查形式主要是表格跟柱狀圖進行對比檢查,確保數據一致,而無柱狀圖的鉆孔只有根據原始表格進行對比檢查。柱狀圖的檢查主要是檢查電子化后的圖件與原始圖件是否一致。分別進行自檢和互檢,最后一起進行系統性檢查,確保工作質量。所有數據錄入完成后用MICROMINE軟件進行了檢查校驗,根據校驗結果再次進行校正。
(1)本次工作最后實際收錄的數據量較之前粗略統計的數據量多,其主要多在基本分析和組合分析上,這兩項后期收集到的老孔資料較多,數據量大。勘探線、點線數據由于數據量較小,對總數據量影響不大。為了今后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增強今后開發數據庫的應用效果,也會給數據使用者提供非常方便的數據查詢統計工具[3]。
(2)該數據庫建立,整理數據基礎也為未來礦山地質數字化建模及設計開采等后續工作提供最為基礎的礦山基礎地質數據資料。也為后續的礦山建立三維地質建模提供了很好的數據基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