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腫瘤包括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輸卵管腫瘤、卵巢癌等,發病率較高,嚴重威脅女性健康,臨床上需對婦科腫瘤予以積極治療,而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1],可有效切除腫瘤,延緩疾病進展。但在患者圍手術期存在諸多護理風險因素,故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選擇何種護理模式尚無統一規范。近年來,快速康復外科(FTS)作為一種新型的外科診療理念,被逐漸應用到外科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2],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選取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06例婦科腫瘤患者,探討FTS在婦科腫瘤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06例婦科腫瘤患者,經術前穿刺、術中快速病理和術后最終病理檢查均得以確診[3],均符合手術指征。其中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53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53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7~63歲,平均(46.17±3.15)歲,體重40~68kg,平均(54.09±12.37)kg,其中子宮肌瘤切除術23例,卵巢囊腫切除術19例,改良子宮廣泛切除術6例,全子宮切除術 5例;觀察組年齡26~64歲,平均(46.35±3.03)歲,體重 40~70kg,平均(55.98±13.14)kg,其中子宮肌瘤切除術24例,卵巢囊腫切除術18例,改良子宮廣泛切除術7例,全子宮切除術4例。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患者均在全麻條件下接受婦科腫瘤手術治療,手術醫師、麻醉師、護理人員均為同一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圍手術期護理。觀察組在常規圍手術期護理的基礎上引入FTS理念:①術前認知護理。播放舒緩音樂,在音樂氛圍下,對患者的認知情況進行評估,根據其認知情況,先為患者講解婦科腫瘤的相關知識,待重建認知框架后,再為患者講解手術相關步驟及其重要作用;②術前健康教育。將FTS理念滲透到宣教過程,在進行相關治療和護理措施之前,提前向患者進行詳細說明,并指明患者各個恢復階段的可能時間;向患者進行心理暗示,說明患者實現快速康復的可能性,并提前告知患者術前、術后相關護理措施的不同之處,如術前2h口服葡萄糖并不禁食等,術后臥床時間相應縮短等,使患者能有目的地配合;③圍手術期心理護理。術前靈活運用溝通技巧,詢問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內心顧慮,通過語言安撫、行為干預等方式鼓勵患者,并耐心聆聽患者傾訴;進入手術室后,對患者進行安撫,指導其放松身體;術后告知患者手術取得成功,并與患者家屬溝通,囑咐其積極鼓勵患者,給予患者家庭關懷;④術后疼痛護理。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手術后出現疼痛的相關原因,普及鎮痛方法,播放舒緩音樂,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使肌肉放松,通過聊天、看書、聽音樂等方式來轉移患者注意力;⑤并發癥預防。術前對患者狀況進行科學評估,預估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類型、嚴重程度及發生的可能時間,準備應急預案,告知患者在相應時間可能需要做哪些配合,并在術前做好準備,對相關并發癥排查、診斷及發生后治療所需的設備、工具等進行查驗;一旦出現并發癥立即實施相應計劃;⑥術后早期活動指導。術后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采取合理有效的鎮痛措施,指導患者在床上開始四肢鍛煉,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⑦術后早期飲食指導。在術后2h,如患者無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給予300ml碳水化合物攝入,術后4h可進食流質食物,術后24h可過渡到正常飲食;⑧出院指導。如患者恢復較好,則鼓勵患者盡早出院,提前做好出院指導工作,縮短患者住院和處理出院相關事宜的時間,尤其注意鼓勵和指導患者在住院期間及回家后,盡早進行相關運動鍛煉,以促進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對比分析護理前后焦慮狀況評分、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SAS量表評價患者的焦慮狀況,該量表涉及20個條目,采取4級評分(1~4分),以總分50分為界限,達到50分及以上,則存在焦慮,得分越高,焦慮越重[4]。出院前,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從護理知識、護理技巧、護理態度及整體護理效果4個維度進行評價,各25分,總分為100分,9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75~89分為滿意;60~74分比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以SPSS 21.0軟件行統計學處理,SAS評分及相關術后康復指標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以%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臨床指標恢復情況及住院費用比較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焦慮狀況比較護理前,兩組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SAS評分均得到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康復指標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相關康復指標情況(±s)
組別 例數 肛門排氣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萬元)對照組 5311.07±3.0170.15±13.516.17±1.531.59±0.35觀察組 538.01±2.5759.21±10.533.79±1.371.09±0.34 t 5.6294.6508.4377.460 P 0.0010.0010.0010.001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SAS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SAS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t P對照組 5357.14±3.1542.07±2.0529.1920.001觀察組 5357.11±3.1737.01±1.9739.2070.001 t 0.04912.957 P 0.9610.001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23%,高于對照組的84.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FTS以加快患者術后康復為目的,利用一系列圍手術期處理措施對患者生理及心理狀況予以控制,促使患者更快恢復[5]。因此,一切護理措施均為減輕對患者身心傷害、優化護理措施、減少手術影響、縮短康復和住院時間服務,在術前至術后護理全程中貫徹FTS理念,落實到具體護理措施中,效果確切明顯[6]。
FTS應用于婦科腫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從患者的健康教育入手,為患者營造積極康復的氛圍,使患者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快速康復理念,而將計劃的相關護理措施的實施及完成時間提前告知患者,能夠指導患者按照既定目標努力,增強患者的緊迫感,使其更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其中,滲透快速康復理念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導,其作用主要在于為患者提供心理暗示,深入理解快速康復護理理念,使患者能夠自覺地執行康復護理計劃。本研究觀察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P<0.05)。實施FTS護理,患者術后及早活動、進食等,胃腸道蠕動及機體功能恢復更快,住院時間縮短,住院費用也減少,顯著減輕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7]。
本次研究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FTS理念應用于婦科腫瘤手術圍手術期護理中切實可行。將疼痛護理作為術后護理的重點,采取多種方式減輕患者疼痛感[8],疼痛引起的機體炎性反應減弱,對患者機體狀況和心理狀況的影響也隨之減少,患者能更積極主動配合護理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護理效果?;颊咔榫w相對穩定,護理滿意度隨之增加。
綜上所述,將FTS應用于婦科腫瘤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