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芳
(江西省鄱陽縣三廟前鄉和豐小學 江西 鄱陽 333100)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在教師課堂講解的引導下進行著被動的學習,整個課堂學習的氛圍非常的枯燥,根本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學習積極性。而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出現恰好能夠解決現階段存在的教學氛圍,游戲化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對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游戲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可以高度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聚精會神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利用游戲策略講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學生是游戲的主體,發揮學生能動作用。例如,在“認識圖形”教學中,教師可以如此組織教學活動:①課前,按照座位位置,把四個學生(前后位)分為一組,讓他們帶一些圖形物品,比如,前排左邊的同學帶圓形物品,前排右邊的學生帶長方形物品。這個活動是為了讓學生結合知識經驗,初步認識圖形;②課堂教學活動中,開展“大家一起來找茬”游戲,讓各個小組的學生,檢查其他小組帶錯的物品。這個活動,與學生喜歡找茬的心理相貼合,可以激發學生游戲興趣,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更好地認識圖形;③開展圖形認知活動。教師提出問題: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各個邊的長度有什么關系?這些問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圖形的本質規律,從而加深學生理解程度。如此一來,學生不但參與了動作操作,還細心尋找了其他小組的錯誤,認識了錯誤問題,掌握了圖形規律,從而更好提升了學習效率。
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現代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的交互性強、豐富的圖片、音頻等教學資源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在教師講解的同時,輔以網絡媒體播放動畫等能夠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降低小學數學學習難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秒的認識》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視頻片段,并請學生說出這些數字的時間單位,引出主題,貼近學生生活,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秒針走動的視頻,播放后請學生說出秒針每走動1格表示的時間。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田徑運動員跑步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每一秒的重要性,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利用其特點使學生對“秒”的理解加深,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當然數學游戲學習并不是適用于任何內容的數學教學中,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對游戲教學模式與數學課堂教學之間的融合進行合理的運用。所以,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需要對游戲教學模式應用的可行性進行思考,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設置不一樣的教學游戲環節。除此之外,學校要能夠組織定期的交流活動,在活動上可以對游戲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這樣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來對游戲環節進行設定,以此來達到游戲教學靈活多變的目的,例如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字認識的教學時,就是可以引入一個“打電話”的小游戲,指定兩個學生之間開展,并詢問電話里面的數字信息,先以一對學生為例來進行示范性的教學,之后在組織學生兩兩之間開展打電話的游戲。通過游戲教學的模式能夠讓學生有著更加直觀的感受,能夠快速的掌握組成規律,同時打電話又是一個源自于生活的游戲,因此學生能夠非常快速的理解游戲的本質,能夠促進學生積極的加入到學生中,對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來說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數學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抽象的過程,對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在傳統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其教學形式過于抽象,對邏輯思維能力水平較低的小學生來說,在學習和掌握的過程中有著非常大的困難。因此我們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轉變,將游戲教學的理念更加深入的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例如,教師在進行數字加減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除了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涉及到數字的加減,在日常生活中對數字加減缺乏直接的接觸,因此教師在設置游戲教學場景時,可以與實際生活有著更多的接觸。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扮演收銀員和購物者的角色,開展購物游戲,購物者一共有100元,一本書的價格是30元,購物者買一本書收銀員需要找零多少錢,用這樣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計算,得出最終的計算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有關數學加減的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游戲的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快速實現教學改革。在課堂中,教師先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利用游戲導入課程,并在課堂中加強和學生的互動,創新游戲內容,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