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樂
(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木金中心小學 江西 全南 341800)
數學教學追求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這些都需要學生先學會合作。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能促進思維的發散,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理解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多視角看待世界的能力。但是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合作與交流在數學教學中并沒有得到重視,學生不能得到知識的拓展,理解能力直線下降。所以培養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能力是現階段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個教育重點。
1.1 推動學生思維發展。數學是一門需要學生進行探索的學科,雖然小學數學的內容還比較簡單,但是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如何去探索數學答案,這有助于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差異的,讓學生進行交流就是希望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見,在接收到不同的想法之后完善自己的思路。而合作就是希望學生可以學會發揮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思維的碰撞總會產生火花,學生會從中得到新的見解,不斷有新收獲就能不斷引發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水平。
1.2 提高學生課堂參與能力。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地點,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并且掌握數學知識主要還是要看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情況。學生如果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自然可以將教師傳授的知識全盤接受,反之學生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知識整理上。提升學生課堂參與感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給學生發散思維的機會。許多教師為了達成教學目標,雖然說要提高學生參與感,但是總是要求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久而久之學生就不敢去回答問題了。而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針對一個問題提出不同的思考方向,教師不要給出正確答案,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培養學生的能力。
2.1 開辟交流的環境。小學生的一個特點是喜歡扎堆玩耍,但是課堂一般都比較嚴肅,學生也不敢在教師眼前多加討論。所以其實學生不是不想交流、合作,而是教師沒有為學生提供交流與合作的環境。要提供交流環境一方面需要師生之間有一個相對寬松的關系,如果師生關系太過僵硬,學生是不敢在課堂上交流的,即便教師說了讓學生交流,學生也大多是敷衍了事,不會起到效果。所以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打破傳統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選取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案,發揮情感教學的作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一定要鼓勵學生。學生不敢交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害怕自己說出來的想法是錯誤的進而引起別人的嘲笑。學生雖然年紀都不大,但是他們的恥辱觀念在不斷加強。所以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交流成果給予肯定,讓學生保持自信心。
2.2 重視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對于數學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的數學知識僅僅依靠講解是不容易理解的,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相融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理論,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當然實踐的具體內容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在學習千米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讓學生到操場上走幾圈,一圈兩百米,一千米如何計算這種問題學生很快就可以回答出來,甚至學生還可以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既可以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能為學生拓寬思路,一舉多得。
2.3 擺正教師與學生的位置。基于應試教育的現實,學生在教學中一般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狀態,教師才是主動的一方。但是最好的一種教育模式其實是學生也主動學習。教師需要改變這樣的狀態,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定位。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不再只是被動的圍繞教師的教案打轉,應該在課堂上、課后練習時或者課外尋找到溝通與交流的機會。
2.4 幫助學生掌握交流的方法。學生進行交流的方式一般是閱讀、小組合作和師生之間的交流。閱讀非常好理解,就是讓學生閱讀書本內容,提高學生對現有知識的理解能力。小組合作就是培養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能力,讓學生學會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尊重。而師生之間的交流就是希望通過教師去幫助學生解決難點,發掘學生的數學天賦。
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教師都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提升。溝通與交流不僅僅是在數學學習中很重要,在其他方面也非常重要,學會溝通與交流有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與成長。所以教師才會將溝通與交流當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進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