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紹江
(貴州省盤州市保田鎮保田小學 貴州 盤州 561601)
在小學階段,為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學應該積極引入游戲化教學方法,本文通過對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分析,提出了幾點游戲化教學策略,希望分析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水平,以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必須要依據一定的教學原則進行,原則可以規范游戲教學活動,引導教師和學生在正確、科學的方向開展游戲,從而最大限度發揮游戲教學法的作用。
1.1 游戲目標要明確。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游戲化教學法,教師首先要明確游戲的目標。游戲目標與教學內容必須要保持一致,借助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之中,在游戲中獲得數學知識,積累數學知識。
1.2 游戲形式多樣性。游戲形式的多元化,可以更好的增添課堂教學趣味與情趣,很多抽象的數學知識,會因此變得直觀、生動,學生不僅更加樂于學習這些知識,并且記憶和學習也會更加快速,學習也會快樂。
1.3 游戲紀律性要強。雖然是游戲化教學,但是其中的規矩一定要遵守,不能夠只關注游戲,而忽視了學生行為與思想的規范。課堂教學要嚴格按照課堂紀律標準進行,教師在開展游戲之前必須要明確游戲的規則,要求學生必須要按照這些規矩進行游戲,只有這樣取得的成績才能算作成績,否則則視為無效。保障游戲的紀律性,是保障游戲教學法實效,培養學生組織性、紀律性、嚴謹性的關鍵。學生參與數學游戲必須要做到有頭有尾,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個人素養,在游戲結束之后要合理對其進行評價,保障游戲教學的有效性。
2.1 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游戲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小學階段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通常教師以權威者的身份主導課堂,且過于注重教材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借助游戲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到小學數學“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時,課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制作活動角,在制作的過程中為學生滲透講解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形成的這一知識點,以此加深學生對角知識的認識。然后,教師可以借助“變魔術”游戲導入課堂,通過將活動角變大變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變魔術”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發現在什么情況下角會變大,什么情況下角會變小,并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兩條邊張開的大,角就大這一特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選擇個別學生將兩條邊固定不動,然后逐漸剪短角的兩條邊長并提問學生角是否有所變化。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兩個角重合(邊的長短不同)問學生:“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學生很快判斷出:大小一樣,在學生發現角的大小與邊長沒有關系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并讓學生自己探究發現,通過這樣的形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2.2 組織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實踐。數學知識充滿邏輯性,學生常產生畏懼心理,同時面對枯燥的理論,難免會半途而廢,因此教師應當以學生的特定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心理、興趣等開展多元化的游戲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常見的游戲方式包括:實驗、動手制作、模擬、情境體驗、創造等,因此在進行不同內容教學時,教師可靈活選擇多元化的游戲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能力、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如:在進行“鐘表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小組練習自己動手制作鐘表,同時采用“問答”的形式,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認識了解表的運轉。使學生在游戲中感知時間變化,探究分秒之間的關系。以此類推,通過多元化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激發潛力,深度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再如:在學習數學乘除法知識時,教師可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分組,組織學生參與競賽類問題,設置一系列專題類競賽,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完成練習,同時總結經驗,掌握規律,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使學生在競賽中積累知識,豐富學生,掌握實踐能力,激發潛力,提升情商,增強自信。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會涉及到一些概念、計算等難點問題,教師在教學課堂如何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需要不斷探究,通過進一步教學實踐總結,發現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不斷探索游戲化教學方法,以不斷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