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玲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第五小學 安徽 淮南 232000)
傳統數學教學中學生往往需要通過大量練習才能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這不僅給學生帶來了過重的學習負擔,也造成數學課程不受學生的歡迎,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與動力,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阻力,影響了我們數學教學的質量;所以,如何讓學生喜歡數學減輕學習的壓力,如何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就值得我們思考;通過筆者多年的實踐,發現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法,有利于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把“生活化教學”運用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就是基于小學數學來源于生活這一特性,由于我們的數學多來源于生活,所以我們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講授時可以將小學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融合,然后再通過生活實踐去提煉我們需要的數學知識,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應用。
1.1 小學數學的熟練運用是生活的必需能力。數學是人類智慧的重要體現,但是小學階段的數學還屬于基礎數學的范疇,雖然知識程度不深,但卻是學生進行后續數學學習的基礎,而且小學階段的數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征,換言之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小學數學的知識。因此,把我們的數學知識和我們的生活實踐相聯系,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們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
1.2 小學數學是對生活現象的凝練和升華。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也在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它是對生活現象的高度總結和凝練;所以,我們只有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數學教學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注重課后練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重復的進行數學習題練習,是學生抵觸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取決于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傳統教學方式中為了讓學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往往采用大量練習的方式來加以鞏固,可是教師卻忽略了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造成枯燥乏味的重復練習與學生貪玩、缺乏耐心這一心理特征相沖突,其實我們的練習不應該局限在書面上,我們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方式來進行數學練習。
例如,在進行《選擇購物方案》這部分內容的講授時,首先,引導學生談談每當過節放假,商場里總是有形形色色的促銷活動,說說自己都碰到過哪些促銷活動?然后布置實踐作業例如提問: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銷活動,在A商場打五折銷售,在B商場按“滿100元減50元”的方式銷售。媽媽要買一條標價230元的這種品牌的裙子,在A、B兩個商場買,各應付多少錢?選擇哪個商場更省錢?
2.2 注重抽象數學問題的具體化。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堅持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生活化和具體化,要幫助學生脫離傳統教學中的枯燥邏輯思考;例如在解應用題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還原題干情境,讓學生對問題體驗形成一個直觀和形象的認識,這樣學生就會對題目內容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其次,我們也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數學實驗設計,通過真實的數據和現象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直觀感受。
例如,在講授《元、角、分認識與計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創建物品買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輪流來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物品的模擬實踐,讓學生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了解人民幣,并掌握人民幣的使用及計算方法;通過這種直觀生動的模擬實踐,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讓學生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我們的課堂煥發了生機與活力。
2.3 注重聯系生活,引導探究數學規律。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規律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數學學習和生活密不可分;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例如我們在講授《圓周率》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用硬紙做出大小不等的圓,并自己想辦法量出圓的周長和直徑,用周長除以直徑,把所得的數據記錄在本子上”,這時學生就會發現數據基本都在3.14左右,然后,教師讓學生閱讀《祖沖之與圓周率》,這時學生就會有一個直觀的體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我們要盡可能的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向實際生活轉化,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以此為基礎,在生活中充分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發展;其次,我們要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要用生活實踐代替課本中枯燥乏味的練習,要把抽象數學知識向生活中融合,增強學生的數學體驗,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