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社
(陜西省武功縣代家初級中學 陜西 武功 7122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了廣大教師共同追求的新目標。為了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改變老師課堂上一講到底的這種落后教學模式,2016年我校在借鑒兄弟學校推行有效教學的基礎上,在全校數學科實行三步七環教學法。
三步七環教學法的核心是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中合作探究,課后鞏固練習,這種教法是在保留傳統教學中“講”與“練”優勢的基礎之上,充分體現新課標中“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核心理念。同時,這種教學模式汲取了素質教育理念,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框架,提升學生數學素養。該教學模式是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又一次大膽嘗試。是我校推進有效課堂的重要舉措,現就該模式運行以來的感受與各位分享。
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讓學生自我體驗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的歷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同時,課前預習成果可以為教師的授課提供有效的幫助,教師根據存在問題適當調整教學進程,重新確定講與練的重點,我校教師的實踐證明,抓好課前預習的檢查是有效教學成敗的首要標志。
一般地,學生預習主要在課前進行,有些相對較難的內容也可安排在課堂進行,教師巡視檢查,及時幫助學生化解思維難點,在自主學習的形式上,可獨立自學,也可小組討論合作,在自主學習的內容上,要體現由淺入深,逐步遞進,分解難點,化難為易,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更要體現學習的重難點,體現學習中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在課前或課中要及時檢查巡視,詢問掌握學生自學情況,為課堂教學的展開提供最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成功教師的實踐證明,課堂上講的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更多的是師生互動,因此,作為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放手,多鼓勵學生去講,在講的過程中,對學生一視同仁,特別關注學困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教學之中,把握好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關系,切忌顧此失彼與平均用力,但也不能借此讓學生放任自流。
有效的數學課堂離不開練習,練習有利于鞏固知識,形成能力,更有利于教師發現和改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使教學更有效。
在三步七環這種模式教學中,練習的時間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時進行形成性練習,可以是授課時穿插的應用性練習,可以是課堂中后期的鞏固性練習,可以是復習中強化性練習,練的內容可以是知識的總結概括,解題技巧的訓練,思維能力的訓練。足見練習的形式千變萬化,但要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對練習的檢查、評價必須及時到位,對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胸有成竹,然后根據情況調整教學節奏,確保學習有效。
第一,在導學案的編寫上,要從學生當前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遵循主體性原則。要遵循探索性原則。由于學生基礎層次不齊,接受能力不一,設計要靈活多樣,對學生的要求也稍有不同。第二、導學案實施應注意做到,一要認真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根據需要抽查全查,摸清學情,教學才能有的放矢。二是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逐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推進課堂改革任重道遠,只要我們以求真、務實、創新的態度不斷探索總結,從實際出發,多聽取反饋意見,進一步優化自主學習方案,深入推進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做細做實課堂設計,就一定能夠推進有效教學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