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娟
(成都石室錦城外國語學校 四川 成都 610041)
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核心素養的培養既要注重學科基礎,也要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然而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初中數學的教學卻一直偏重于學科知識的傳授,這顯然與新課改的理念相違背,也不利于學生長遠的發展。因此,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對初中數學教學進行反思,就成為了擺在每一個初中數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內在根本,所以要推動初中數學的教學由“知識核心”向“素養核心”轉變,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確實,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分數提升以及升學率,所以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也便是基于此展開。而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視角下,要促使教師順應這一趨勢,就必然要使教師的教學理念由“分數”轉變為“素質”,這樣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才能一切圍繞“素質”去轉。此外,除了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之外,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對教師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所以在教師自身層面,第二點要做出的改變就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這樣教師才能更好的肩負起領頭羊的責任,也才能更好的帶領學生前進。
教學方法是教學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手段,也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所以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探索更加適合發展學生能力與品格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必然要思考的一個方向。
2.1 實施探究式教學。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尤其在知識、信息爆炸式增長的今天,在面對陌生的知識時能夠進行自主性的學習非常關鍵,所以學習能力是學生必然要具備的一個核心素養。而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便要讓學生擺脫一味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有自主探究的空間,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至于如何實施探究式教學,教師可以依據“先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再開啟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探究”這一思路逐步引導學生。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入這樣一個情境: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在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發現朋友家用地磚鋪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種特性,那么它反映了哪種特征呢?然后教師展示相應的圖片,讓學生去觀察、去討論,并由此去總結一些結論。
2.2 組織合作性學習。合作自古至今都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元素,尤其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唯有學會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因此合作能力同樣是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所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從而為學生合作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多邊形內角和”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根據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以小組的形式去推導四邊形、五邊形以及多邊形的內角和,最后歸納出多邊形內角和的計算公式。
2.3 開展實踐性教學。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同時也是深化認知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且知識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如果一味的停留在理論上,也便成了紙上談兵。因此,教師要適當的開展實踐性教學,從而在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圓”相關知識的時候,針對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操作性的實踐活動,具體來說就是讓學生提前準備兩個圓形,然后通過動手實踐得出圓與圓之間相交、內切、外切、外離、內含等位置關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激勵學生的學習以及改進教師的教學,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由于受分數為先等理念的影響,以往的教學評價總是以學生的分數為主,對于應該發展的素養、能力等往往是擱置不談,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更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對傳統的評價方式進行完善,也是教師必然要思考的一個方向。至于如何完善,一個思考的方向就是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也多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尤其要關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素養和能力,以便能夠進一步的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課后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是整個教學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通過課后作業這一途徑,不僅可以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更可以鞏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所以教師可以在傳統課后作業的形式上做出適當的改變,從而使課后作業能夠發揮更加廣泛的作用。至于如何改變,教師可以思考以下幾種形式:其一,是開放型作業形式,這種作業形式的答案往往比較開放,不會局限于唯一的答案,這樣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其二,是探究型作業,這種作業形式旨在配合課堂上的探究式教學,從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探究意識;其三,是實踐型作業,因為受課堂的限制,課堂上的實踐教學畢竟有限,所以這一作業形式的設置是為了拓展學生的實踐渠道,以便更好的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視角下,教師要從教學方法、教學評價、課后作業以及其自身多個層面進行思考,并逐步做出創新和改變,這樣才能滿足教育教學發展的需求,也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