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巧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田心鎮中心小學 廣東 龍川 517362)
“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是新課標背景下的課堂設計理念,我們教師必須以此為教學原則,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使課堂生動有趣,并從有效提問、有效講授和有效探究等幾方面方面,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提高課堂教案設計水平,為發展有效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的普及,多媒體與課堂結合是教學的一個新型方式。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而且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小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久之會失去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影響教學效果。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枯燥的數字轉變成生動的圖片、視頻、音頻,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成直觀具體的感受,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第二課“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過程中,我在備課時制作相關課件。課件中我收集具有典型代表的練習題,并分為了低、中、高三個難度等級,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教學。接著在課堂教學中,我每講解完了一個知識點,就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我之前所做的課件,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框架和重要知識點,使學生把整個知識的結構印于腦海中,對知識形成整體的把握。本課的其中一個難點為“多邊形的面積切割”,我決定采用視頻動畫的形式,把具體的例題展現出來,學生在觀看了視頻之后,不僅掌握了具體的圖形切割方法,而且對進一步的學習產生了興趣。
又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時,由于這個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我利用動畫課件將小數加法和減法的式子轉變為生動的數字,動人的圖片以及美妙的聲音,用動畫的方式給學生展示,學生觀看之后能由動畫聯想到了知識點,再把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與易錯點知識做成小短片,讓學生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通過把小學數學課堂的授課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利用現代化技術的信息處理和展示方式,把復雜的數學知識用更直觀的形式展示,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減少學生的畏難心理,學生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中,既學習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又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的魅力與便捷性。
現行的課堂教學中,授課的方式主要還是采取班級集體授課,我們教師可能無法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狀態,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擁有不同的學習習慣也有著不同的優缺點。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好一個引導者的身份,鼓勵學生們進行一個合作學習,在這種模式下,每個學生自己的長處就能發揮出來。
例如,在六年級下冊第二課“圓柱與圓錐”這一課的教學中,首先,我在進行課程的導學時,把班級學生按照人數不同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本課知識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要求每個小組進行明確分工,各司其職,然后把小組學習成果有條有理的寫在紙上。在每個小組都完成了任務之后,我把各個小組的知識總結都收集起來,然后逐一讓每個小組的代表詳細說出自己小組的具體學習步驟和分工情況。在聽完小組長對知識的總結之后,我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并提煉出大部分學生學習過程中碰到的重難點,在進行一個詳細的講解。
又如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一課時,我采用合作比賽的方式進行教學。我把將學生以六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使每一小組都有計算能力強和若的學生。接著,我在黑板上出了六道各不相同的題,每個小組從1號學生開始,同時做第一道題,緊跟著每組的2號學生做第二道題,以此類推做題……最后,我公布每道題的正確答案,然后對做得最快且正確率最高的小組進行頒獎,并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講解。
通過利用合作比賽的方式,在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能力的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互相學習,優劣互補,以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提高課堂的一個整體學習效果。
數學知識具有“復雜性”和“實踐性”,這是數學學科區別其他科目的特點,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把知識都學透,還要做到能獨立的運用數學知識與實際情況中。我們應該以此為數學的教學目標貫穿于所有的課堂之中,在日常的教學中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實踐探究,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究這一過程,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增強自身的知識運用和實踐能力,達到“學以致用”。
例如,對于四年級上冊第一課“升與毫升”的教學設計,在我給學生們講解完本課的具體知識之后,我會帶領我們班級學生們對燒杯、試管等實驗工具的使用方法進行一個學習。我會將提前準備好的實驗工具分發給學生,并讓學生分成小組,通過組員之間的親自實踐操作,感受升與毫升的具體在生活中的體現。在學生進行實驗過程中,我會在旁邊及時給予學生進行監督和幫助,監督班級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地到實驗操作中,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克服困難。從而確保每個學生實踐探究過程中的方法準確、結果無誤。
又如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運用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我將利用對比探究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知識進行一個思考,加深記憶:
問題:學校今年上半年購進25個足球,每個120元,下半年購進35個足球,價格不變。今年學校買足球共花了多少元?你想出幾種方法解答這道題。
學生:120×25+120×35,(25+35)/120
問題:這兩個算式算得的結果是否相同?請說出它們的各自算理。
問題:25個120加35個120得多少個120?
問題:你能用剛才的算理解釋書上的三組算式嗎?每組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嗎?從上面四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把學生學習的重難點提煉出來,并引導學生一步步地進行探究,從數學知識的學習到正確地運用,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通過深入思考之后,對數學知識內在聯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而達到自主構建知識體系,這樣的知識獲得,印象更加深刻持久。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積極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始終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對數學這一學科產生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