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煌
(福建省安溪恒興中學 福建 安溪 362400)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人,近年來對于體育余健康教學模式的研究十分活躍,誕生了許多新的教學模式。在對多種模式的研究中發(fā)現,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滯后,它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方面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限制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了尋求一種適應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充分體現學生主題性的新型教學模式。本人查閱許多相關資料、文獻,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選擇“主體性教學模式”來進行可行性探討。為此,選取某中學2015級初一年段共446名學生進行了調研實驗。
在教學內容上,對照班的教學內容完全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按照原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班的教學內容則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增加了學生感興趣項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
在教學方法上,對照班的教學方法么試解、示范、練習等方法為主;實驗班在選擇教法時,教法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本人在教學中則以問題法、啟發(fā)引導法、合作探究法,自主選擇法等為主,讓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1 主體性教學模式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調研結果顯示:實驗前與實驗后差值比較,實驗班出現明顯差異而對照班的差異不明顯。由此說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的主導作用壓制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單一、枯燥的教材加上練習的機械重復,不但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限制了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過分強調身體功能,而忽視對學生的心理、情感進行調控。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熱情受挫。而主體性教學模式的運用,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動機,能營造廉好的課堂學習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而深受學生喜愛。通過結果分析,運用主體性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形態(tài)以及身體機能等各項指標也都大大超過對照班:由此可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落后已不言而喻。
3.2 主體性教學模式能適應學生身心共同發(fā)展的需要主體性教學模式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堅持從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發(fā)展,遵循學生認知和身心共同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步驟上打破常規(guī),從重視技術教學的觀念和手段轉變?yōu)樽⒅匾龑В囵B(yǎng)學生自我鍛煉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改變特定的教學順序,讓學生用更多的時間去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和合作伙伴。由此可見,主體性教學模式能營造一種適應學生身心共同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
3.3 主動性教學模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是以白己的經驗為背景。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分析、檢驗和糾正來完成的。主體性教學模式采用“提出問題-—學生學習—一教師巡回指導—一學生自評互評一一教師點評與示范”的教法順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探究,去發(fā)現。通過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多邊活動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差無兒,而實驗后二者之間呈現顯著差異。由此可見,主體性教學模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白主學習能力。
3.4 主體性教學模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都是由教師和其他學生來完成。在應用主體性教學模式時,在教師評價和學生互相評價的基礎上童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有意識引導學生對自己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果等作出一個客觀而公正地評價。評價地尺度由學生自己把握。主要是根據自己的基礎、他人的基礎、自己的變化程度和他人的變化程度等來評價,通過實驗,可以看出,主體性教學模式有利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3.5 主體性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現代人必須強化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強調“一刀切,滿堂灌”,學生缺乏合作探究機會。在運用主體性教學模式時,教學形式采用“小群體”、“小組”和“團隊”合作的形式,教學中由教師提出問題,然后由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有利于增加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與增強。因此,小組合作是比較合適,既有集體的合作性,又有個體的主體參與,即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又滿足他們地需要。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認為,課堂有三種學習情景,即合作性學習、競爭性學習和個人學習。其中最佳的學習情景就是合作性學習。主體性教學模式不但可以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6 主體性教學模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原動力,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在運用主體性教學模式時,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優(yōu)化教學過程來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控據創(chuàng)新潛能,使學生在學習主動性不斷增強的基礎上能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
4.1 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教學效果。
4.2 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能適應學生身心共同發(fā)展的需要,而且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評價,合作探究,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4.3 通過實驗證明,主體性教學模式具有較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它不但是有可行性,而且使用價值較高,可操作性較強,值得學習與推廣。
4.4 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實驗只是初步探討,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實驗,使之不斷完善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