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銀珍
(寧夏中衛市中寧縣第四小學 寧夏 中衛 755100)
在傳統觀念中,很多教師將作業作為學生記憶知識的重要方式,不斷地通過加大作業量、作業難度等以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目的,甚至單純地以機械重復求得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教育工作者在對教育的反思中意識到對作業布置的改革的重要性。
1.1 教師對作業認識的不足。在傳統教學觀念中,仍然存在著教師對作業的意義認識不足的問題。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發展了多年,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束縛,很多教師仍然不敢放手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盡管教師在課堂教學的組織中盡可能地去嘗試新方法,對教學工作進行創新,但是在作業的布置中,仍然希望學生記住更多的字詞、掌握更多的知識點,由此作業的布置往往以量取勝。在對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內容進行調查的時候,可以發現大量的讓學生抄寫字詞而無視課標要求下哪些字詞是要求會讀會寫,哪些只要會寫就行。這樣的作業布置,僅僅關注到量的積累,卻忽視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會投入多少互動性,甚至打擊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1.2 作業類型單一。在作業的布置過程中,還會存在種類單一的問題。很多時候,教師已經習慣于布置書面作業,甚至對其他形式的作業毫無意識。其實作業有很多形式,包括書面作業、實踐作業、口語作業……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它有工具性的一面,也有人文性的一面。在工具性的一面上,學生學習的每一個字詞,都是為自己奠定語言的基礎,這些需要不斷地積累;在人文性上,學生學習語文,是要能夠通過語言去表達自己的,這些絕對不是緊扣教材、機械的記憶與抄寫就能發揮作用的,學生需要到實踐中去練習與體味,在語文中認識世界、了解生活;也在生活中去回味語文,這才是語文學習應有的狀態。這些在作業中未得到體現的,正是需要在教學中逐漸轉變的。
2.1 作業布置要遵循趣味性原則。在小學語文作業布置的過程中,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則。在教育中一直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性的作業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趣味,尤其是語文學科的學習遠遠不止于課堂——閱讀習慣的養成、語言能力的形成,這些都不是單純的課堂所能完成的任務,需要在生活的點滴中、在學生自覺地發現與探索中形成,而這些正需要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世界正處于好奇心強,但是持續性短的階段,只有維持學生對于學科的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而興趣在這個過程發揮重要作用。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一些新穎的作業內容、形式等。
2.2 布置實踐性的作業。在語文作業的布置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布置一些實踐性的作業。如在學習了《桂林山水》《美麗的西沙群島》等文章后,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去發現自己城市的美好,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張自己家鄉的照片,然后為自己的家鄉代言,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這個地方的美麗等。在進行總結的時候會發現,盡管學生的語言還很稚嫩,但是他們已經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自己的家鄉,開始運用語言去表達,這是語文學科必須培養給學生的。在語文閱讀中,很多內容都是能激發學生的感動,在生活中尋找到參照的。
2.3 關注到作業的多樣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到作業的多樣性,作業布置過程中也要遵循多樣性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曾經做過很多嘗試,包括在學習《登鸛雀樓》等詩詞的時候,在作業布置中要求學生自己去搜集作者資料,然后在下節課讓學生當小老師為大家介紹;在學習《完璧歸趙》的時候,選擇包括完璧歸趙在內的幾個較為常見的詞語,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故事表演,這也是一項較為另類的作業;在單元課中出現了對聯等內容的時候,組織學生在寒假搜集自己所能見到的對聯等……這些內容的嘗試,會使學生以不同的視角去認識世界和語文學科的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學生吸引到課堂,能夠使學生對作業安排不失興趣,這正是當前教學中需要反思與改進之處。在作業布置中,會隨著思路的打開有更多的嘗試,需要教師及時地探索與發現,不斷地進行嘗試。
2.4 對常規作業重新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作業形式的創新,對原有的作業形式等也不是一味的拋棄,我們還需要承認的是,書面作業仍然是不能拋棄的較為基礎的作業形式,學生對字詞的書寫練習,是學習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使這部分內容讓學生更為接受,也需要教師更為積極地去探索與嘗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對常規作業進行改革,如在最簡單的字詞教學,可以換個形式讓學生練習:減少學生的抄寫量,對于課標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字詞要求學生抄寫記憶;將另一部分課標僅要求學生認識的字詞,作為書法練習的內容,在每周的書法作業中偶有體現即可;偶爾舉辦一個小比賽,比如漢字聽寫大賽、書寫大賽等,而作業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自己去準備,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很多時候,教師透過作業展示給學生的信任,也是學生所能獲得的一筆財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作為教學一部分的作業也逐漸得到優化與改革。語文學科的作業設計,需要兼顧實用性和人文性,這也是教師語文教學探索的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