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星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一中 福建 長樂 350202)
初中生經過小學階段德智體美課程的培養,雖然對美術已經有一些認識了,但是鑒賞能力還有待提升。美術鑒賞教學從欣賞的角度出發通過美術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來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學生能夠在美術方面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的同時也使得學生的性情得到了培養。所以,在美術鑒賞教學中老師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進步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時也使得自身的品質得到質的提升。
1.1 美術欣賞的程序和方法。現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老師所展示的美術作品大多是西方的油畫,教學過程中美術欣賞的程序和方法也都是使用的是西方的美術鑒賞標準,描繪、方式剖析、解說、評估是現代美術鑒賞主流鑒賞流程。美術鑒賞的描繪階段是指鑒賞者利用修辭手法對一個美術作品進行更為形象、具體的描述。在實際的美術運用過程中,學生將美術作品中的內涵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美術鑒賞需要學生對作品中的構圖、線條有基本的了解。美術作品的解說必須要建立在對美術作品進行細致觀察的基礎上,從而對作品中的內涵進行反復的揣測和思考,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藝術價值、內在含義對作品進行完整的解說。學生通過描繪、方式剖析、解說這四個步驟對美術作品進行總結,然后表達個人觀點的一個過程。
1.2 開展學生進行互動的方式教學,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方式教學。小組合作教學是新教育理念下推行的主流的課堂教學方式,由于初中生的性格特點的原因,將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與美術鑒賞教學的結合,在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的同時也使得學生與小組、小組與小組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的和諧。在運用小組式教學的基礎上初中美術老師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的時候要與學生多多進行互動,這樣做不但可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還可以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例如,老師可以在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選擇一些適合向學生探討的論點,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然后讓每個小組的代表發表他們觀點,老師對小組觀點進行評價和總結,找出他們存在共識的地方,然后針對他們每組不同的觀點進行點評,從而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到提高。這樣以來,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融洽了,學生對美術也更加的感興趣了,這樣有利于對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進行培養。學生作為遠洋的船需要燈塔的指引才能在正確的航線上航行,老師就是學生美術鑒賞能力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一座“燈塔”,為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提高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所以,在初中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老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美術老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
1.3 打造一支專業性的教師隊伍。美術鑒賞教學是一個十分考驗美術老師審美能力、鑒賞能力、教學能力的課程。所以,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學校應保證美術老師在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的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美術鑒賞能力。教學工作也可以說是組織學生進行美術鑒賞學習的過程,美術老師在具有專業的教學能力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程度的組織能力。學校應定期組織美術老師進行專業培訓,同時,美術老師自身也應具有學習意識,根據時代的變化和發展不斷的提高個人的教學能力、專業水平完善自身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這樣才能夠培養出鑒賞能力比較優秀的學生,每個美術教師都能這樣做的話,帶來的將是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1.4 通過美術作品的賞析,能夠激發學生們的熱情。初中生的人格還不夠健全,需要對其進行完善和發展,再加上學生自身的閱歷較少,很難對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樣一來學生可能會覺得美術鑒賞教學比較無聊、沒用,也就失去了學習美術的興趣。如何激發學生對美術鑒賞課程的興趣呢?首先,學校應該彌補美術教學過程中硬件設施的缺陷,讓美術老師能夠利用更多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其次是美術老師作為美術課堂的引導者,學生在學校中直接接觸的對象,需要觀察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引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美術作品,這樣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加入到美術鑒賞的課堂活動之中,學生自己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感受美術作品的魅力,老師應及時對學生的作品賞析進行肯定,學生慢慢的就會愛上美術鑒賞,自然鑒賞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鑒賞能力需要學生在對美術產生足夠熱情的基礎上,老師在進行正確的引導,長久堅持培養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主要對美術鑒賞教學中的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探究初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方法,希望能夠為提高我國初中階段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提供一些意見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