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貴州省德江縣沙溪中心完小 貴州 德江 565200)
在中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之上,雖然因為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已經有很多教師開始意識到音樂教學的價值,并且對學生展開音樂教學活動,可是音樂創作對于很多教師和家長來說,都是和學生無關的一個概念,要讓中小學生進行音樂創作,可以說是瞎胡鬧。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也因此而變得十分無趣,學生創造力也無法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發展和進步。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之下,音樂課程標準之中明確地指出:“音樂課程目標設置應該要以音樂課程價值實現為主要依據,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各種教學活動以及音樂實踐活動,來讓學生養成較為良好的音樂情趣,以此來進一步發展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最終也就能夠促使學生音樂文化素養得以提升。”由此可見,在音樂教學課堂之上,音樂實踐活動已經成為重要構成,而音樂創作本身就是音樂實踐基礎,在音樂課堂上有著十分顯著的地位。
3.1 準確把握中小學音樂創作難度以及范圍。中小學音樂課中的音樂創作不同于專業音樂學院,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基礎都十分的薄弱,尤其是在音樂創作這一方面更是尤為顯著,教師在進行音樂創作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這一現實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實際能力以及水平出發,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降低音樂創作的難度,明確中小學音樂課中的音樂創作應該更加注重過程,而非結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音樂創作能力得以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中小學音樂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創作出旋律斷句、節奏斷句,抑或是讓學生為樂曲填詞、選變樂曲等,通過這種簡單的訓練方式來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創作能力得到發展。
3.2 激發學生音樂創作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音樂創作也不例外,學生只有具備創作音樂的興趣,才能真正參與到音樂創作之中。為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創作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投身到音樂創作之中。而要想實現這一點,筆者認為首先一定要先消除學生對于音樂創作的陌生感,讓學生意識到音樂創作并不秘,讓學生能夠從音樂創作過程中感受到成就以及歡愉;然后在學生實際創作過程中,不以學生創作好壞來對學生進行登記劃分,這樣就能避免破壞學生的創作激情,讓學生對音樂創作維持較高的創作興趣。
3.3 從模仿著手進行音樂創作。在對中小學進行音樂課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從模仿著手來幫助學生學會創作,這也是小學生音樂創作必經之路。在小學音樂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歌曲范例來進行作詞,抑或是按照樂曲范例來引導學生填寫旋律,通過這種模仿的方式來讓中小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音樂創作,這樣不僅能夠實現音樂創作,還能降低音樂創作的難度,讓學生在范例的支持下更加得心應手地進行創作,從而也就能夠讓學生創作出的音樂更符合音樂發展規律。
3.4 循序漸進進行獨立創作。在音樂創作過程中,模仿只是創作的開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讓學生長時間處在模仿階段,因為長時間的模仿是無法讓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與意識得到提升的。為此,教師在進行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時候,應該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創作,積極鼓勵學生標新立異、與眾不同,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音樂創作。可是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這一點也是最為困難的一點,因為小學生本身年齡較小,讓其進行獨立創作是十分困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提點,引導學生參與到獨立創作之中,進而才能真正實現音樂創作。
3.5 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在中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實現音樂創作教學,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得以提升,還能有效地增長學生知識,發展學生個性與智力,讓學生視野得以開闊,進而促進學生創造能力得以提升。為此,教師在進行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有組織、有目的性地為學生組織音樂創作活動,借助于內容豐富多彩的校園音樂文化活動來激發學生音樂創作能力,像是讓學生為朗讀選擇恰當的配樂、音樂劇演出、唱歌競賽、合唱小組、樂隊演出等都能夠引發學生的音樂創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本身就是為學生提供表現、感受以及創造音樂的機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加強對音樂創作的重視,借助于有效的手段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較為良好的音樂審美體驗,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以及創造能力,最大程度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