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青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石林幼兒園 江蘇 南京 211500)
社區是孩子們生活的大環境,每一所幼兒園都座落在一定的社區之中,其中的設施、設備、工作人員及居民都是被孩子們所熟悉、所關注的重要教育資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條件。”我園地處主城區,有著豐富的社區資源,因此,幼兒園要從實際出發,依靠社區,因地制宜地運用社區的教育資源,有效地支持幼兒的全面發展。結合我園戶外場地大的優勢,我們將戶外活動場地劃分并改造為五大區域,分別是:明日世界——建構游戲區、探險島——探索游戲區、奇想花園——涂鴉游戲區、米奇大街——運動游戲區、迪士尼小鎮——角色游戲區。目前,我們正嘗試結合幼兒園周邊特有的社區資源,有效開展戶外角色游戲區的研究。
1.1 立足實際,構建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需要。我園的園舍是由小學的校舍改造而來,有著戶外場地大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班級活動室小的缺點,一直以來,角色游戲的開展給班級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因此,我園因地制宜,開展了市級“十三五”規劃課題《“微型迪士尼樂園式”幼兒園戶外游戲區建設的實踐研究》,嘗試將班級角色游戲搬到戶外,打造迪士尼樂園式的戶外環境,讓孩子在寬闊的草地上開展各種角色游戲,同時也形成幼兒園獨有的特色,為構建幼兒園園本課程服務。
1.2 幼兒為本,社會性和各項綜合能力發展的需要。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通過想象,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活動,它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現人與人關系的機會,為他們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打下基礎;游戲中,孩子們的行為要與所扮演的角色行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為了使角色游戲成功地繼續下去,他們之間就先要協商由誰擔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動作;游戲中常常要改變計劃,這就需要共同合作,學會從他人角度看問題,更好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同時,在游戲中還可學習如何堅持自己正當的權利、要求,怎樣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戲規則。因此,角色游戲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會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際智能水平的高低。
1.3 發揮自主,課程游戲化建設的需要。幼兒的游戲不僅僅是游戲,而是他們生活和學習的方式,我們要為幼兒創設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游戲環境。戶外角色區的游戲是因幼兒的興趣而生,材料的提供是由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而來,游戲的規則是大家制定的,游戲的發展是由教師隨著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而給予支持,幫助幼兒不斷向更高的水平發展。這也正是課程游戲化建設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所在。
2.1 對我園社區資源進行普查和分類。我園周邊有著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場所,如醫院、菜場、學校、郵局、銀行、書店、公園、電影院、消防大隊、理發店、寵物店、各類小吃店和建筑等,我們把社區資源按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環境資源、文化資源四個類別進行分類,這樣在需要的時候能更加方便而快捷地找到和利用。
2.2 對我園社區資源進行篩選和優化。不同的社區資源需要仔細分析和梳理,才能夠充分實現它的教育價值。有些社區資源可以直接用于幼兒園課程實施,但有些資源具有及時性,如元宵燈會、重陽舞獅節等重大的社區活動,有些資源具有長效性,如社區內的各種活動設施和場地等,有些資源具有不可重復性,有些資源則可以反復使用等。針對社區資源的特點,我們對資源進行分類篩選的基礎上,還要根據各種資源的性質,進一步優化和配置資源,運用在不同的課程和活動中。
2.3 讓社區資源為幼兒園園本課程服務。游戲活動是幼兒園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為了更好地利用社區資源豐富我園的園本課程,針對我園的實際情況,我們首先將社區資源進行分類,然后分年級組分別開展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環境資源、文化資源的普查和收集,再結合年級組課程審議,進行社區資源的教育價值分析,將收集到的可以運用的社區資源進一步整理,運用到區域游戲、戶外活動、專用室活動、社區活動、親子活動和幼兒園特色活動中,充分發揮社區資源的教育價值。
理解了角色游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和社區資源的教育價值后,我們便嘗試依托社區資源,支持和開展幼兒戶外角色游戲區。
3.1 捕捉興趣,確定游戲內容。娃娃家里,豆豆在照顧自己的寶寶,突然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家的寶寶頭發長了,戳眼睛了,我想帶她去剪頭發,可是沒有理發店,怎么辦呢?”這時旁邊的丁丁笑著跑過來說:“我會剪頭發啊,我來幫你吧。”只見她抱起了洋娃娃,找了一塊小毛巾圍在娃娃的脖子上,拿起梳子給娃娃頭發梳梳齊,又找了一把剪刀,一手抓著頭發,一手用剪刀咔嚓咔嚓剪起來,不一會兒又看她放下了剪刀在四處張望著什么,看她突然拿起了一個玩具雪糕在娃娃的頭上剃來剃去,然后在娃娃的頭上吹了吹,把毛巾拿下來開心的說:“漂亮的發型剪好啦!站在一旁的我十分驚訝,看著她有摸有樣的理發動作,不禁好奇的問:“丁丁,你怎么會剪頭發的啊?”“因為我爸爸就是理發師啊,我爸爸經常幫我剪頭發的!”“那剪頭發到底怎么剪啊?”孩子們好奇的問。“就是用梳子梳一下,再用剪刀剪短,然后把減下來的頭發吹掉就可以啦!下次,你們也可以找我爸爸理發啊!”“那你會燙頭發嗎?”“你會干洗頭發嗎?”……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問著,興趣高昂,于是我問:“你們想當理發師嗎?”“想啊!”“那我們就在迪士尼小鎮開一個理發店吧!”
3.2 展開調查,了解已有經驗。要開理發店了,店里需要準備些什么呢?為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我們開展了談話活動——《理發店里有什么》,孩子們共同探討和完成調查問卷,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曾經看到過的理發店的里的理發工具,理發店里的活動,完成調查表。
3.3 家長助教,把資源請進來。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有關理發的基礎知識,我們邀請了劉昕月的爸爸開展了一節助教活動:《我是小小理發師》。他給孩子們帶來了店里的理發工具,給孩子們介紹了平剪、電夾剪、吹風機、尖頭梳、卷發棒等等理發的工具,讓孩子們了解了理發店里有哪些工具,不同的工具有什么作用,他又為孩子們介紹了理發的流程,從一開始理發店人員的接待,到洗頭發,再到剪頭發,孩子們看的津津有味,活動結束了,孩子們了解了理發的流程,開心的咔嚓咔嚓用小手給好朋友剪頭發。
3.4 走進社區,參觀理發店。幼兒是在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中獲得經驗的,因此,我請劉昕月的爸爸幫我們聯系了幼兒園周邊的三家理發店,開展了中班社區活動《參觀理發店》。這三家理發店都是設施設備先進、管理規范,且服務態度有著很好口碑的理發店,分別是兩家“王子理發店”和一家“華仔理發店”,我們希望通過對理發店的參觀,了解理發店里的設施設備、工具、理發師的工作流程等。孩子們來到理發店,好奇地參觀著各種先進的理發設備和工具,在各家理發師的介紹下,了解了理發店的設施和區域劃分,以及顧客在理發店里的活動項目,還親自體驗了洗頭發、吹頭發等活動,在愉悅的實踐活動體驗中進一步了解理發店的相關活動。回園以后,教師們又組織了幼兒談話,結合圖片和視頻和孩子們共同回顧參觀理發店的內容,鞏固幼兒的經驗,最后,我們共同布置了“理發店的探索之旅“展板,將孩子們參觀的圖片和調查表用展板的形式展示出來。
3.5 游戲初探,共同準備材料。有了前期的準備,我們就要著手開店了,孩子們都在積極討論著理發店里需要什么,理發的工具、理發店的標志、理發店的價目表等等,和家長共同收集材料,家里不用的剪刀、鏡子、梳子、空的洗發水瓶子等等,在老師的幫助下創設了“理發店”游戲。理發店叫什么名字呢?大家紛紛展開討論,最后結合“迪士尼”特色,大家一致投票決定,就叫——“王子理發店”。
3.6 觀察跟進,支持游戲發展。理發店開設初期,幼兒的興趣非常高,都爭著選擇理發店游戲,但是我們發現,理發店的工作人員并不太會招呼客人,而且理發師也是無所事事,只是簡單地擺弄材料,為了讓游戲能夠更加深入,順利開展,我們專門開設了一節綜合活動《王子理發店》,和孩子共同探索理發店人員分工、工作內容、理發用品的使用方法等等。
3.7 系列活動,支持深度探索。隨著游戲的深入開展,我們又陸續發現了一些問題:如何按摩?如何設計好看的發型?……為了更好地支持幼兒的游戲,獲得更多的生活和實踐經驗,我們依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指南,又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
音樂活動《快樂按摩》:在音樂游戲中學會按摩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數學活動《發型分類》:豐富幼兒的數學認知,鞏固二級分類
美術活動《設計發型》:通過畫、剪、貼、卷等技能設計各式發型,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
……
3.8 反思調整,讓游戲更精彩。就這樣,我們追隨著幼兒的興趣,主題系列活動“王子理發店”正在一步一步的實施過程中,理發店的設備和用品在不斷的更新,理發師的服務和技能也在不斷的提高,孩子們的經驗在游戲中不斷的獲得豐富,各種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提升,同時,教師的專業水平也隨著游戲的發展而獲得提升。
有了戶外角色游戲《王子理發店》的創設經歷,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社區資源對于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重要性,這對于我園“迪士尼小鎮”中各種角色游戲的產生和發展都有著很好地借鑒作用。這樣的游戲是真正由孩子而生,緊緊依托社區資源,教師一路追隨并給于支持,讓孩子向更高水平獲得發展。因此,幼兒園周邊的社區資源是開展幼兒自主性游戲最有利的工具和后盾,幼兒園應充分挖掘身邊的社區資源,為進一步開展自主性游戲創造有利條件,讓幼兒在自主性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