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萍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實驗幼兒園 福建 長汀 366300)
兒童的想象力是兒童探索活動和創新活動的基礎,一切創新的活動都是從創新性的想象開始的。游戲是培養兒童想象力的最好方法,在游戲活動中,隨著扮演角色和游戲情節的發展變化,游戲內容越豐富,想象也就越活躍。根據不同年齡想象發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游戲,在游戲中培養和鍛煉兒童的想象力。要盡早的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玩具和游戲材料是游戲的物質基礎,孩子們往往在玩中產生聯想,幼兒手中的玩具和幼兒游戲材料,就像變魔術一樣,不時地隨著幼兒的想象變換著,因此,在投放玩具和游戲材料時、要考慮到該物品是否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是否適合幼兒的年齡,能力等,如在開展工藝品加工廠游戲后,考慮到我班是大班,男孩較多及幼兒的能力差異等,我多投放細鐵絲、一次性紙杯、筷子、各種紙盒、易拉罐等一些操作性強,想象空間大的材料,也準備了一些半成品和輔助材料。幼兒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材料,大膽想象,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如:臘光紙、彩色打印紙、卡紙、廢舊信封、廢舊超市廣告紙、廢舊報紙等等。帶領孩子們利用廣告紙制作環保小風箏、折疊并繪制祝福卡、利用廢報紙等制作釣魚玩具、利用卡紙等制作小面具、小動物指偶、動物壁掛、利用棒冰棒等制作小扇子、豬八戒頭飾、利用空的豆腐盒、吸管等制作螃蟹等多種教玩具。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利用各種手工材料加加、減減、剪剪、貼貼,在多姿多彩的創作世界里展翅翱翔。
在游戲中,讓幼兒自己選擇區域,選擇材料進行活動,幼兒自身對玩的“過程”比玩的“結果”更感興趣。玩的“過程”給他們帶來地滿足和剩余精力的釋放遠遠勝過玩的“結果”,他們的許多創造型行為就表現在嘗試和熟悉事物的活動過程中。我們根據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組織安排了一些培養幼兒想象力的游戲。如在幼兒的游戲活動《開火車》中,幼兒把小凳子當做小火車,騎在小凳子上嘴里邊唱著:“笛笛…..嘟嘟….,一列火車長又長,運糧運煤忙又忙,鉆山洞、過大橋。嗚——到站了。”在這個游戲中幼兒已經置身于與想象中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名列車員,通過讓幼兒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有效的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園中應該經常開展此類模仿性的游戲,把幼兒的思維調動起來,在輕松的游戲環境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我們根據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組織安排了一些培養幼兒想象力的游戲。如我們結合語言活動中的讀編故事、看圖講述等內容,在班里的“圖書城”區域中創辦了圖書加工廠,幼兒可以發揮想象力編出自己的故事,并利用廢舊圖書、報紙等做出自己的圖書。此類游戲積極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兒童時期幼兒還不具備閱讀能力,他們很喜歡聽別人講故事,有時對自己非常熟悉的故事,幼兒會把基本的內容說出來。兒童故事是具備濃厚幻想色彩的,非常貼近幼兒的心理特點,有豐富的想象力其想象具有夸張性和多變性。在幼兒聽故事時其中的人物、情景、情節都能很深深地吸引著幼兒幼稚的心靈,喚起幼兒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展開豐富的聯想。如在講故事的時候一篇故事不一定都要講完,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幼兒自己去填充,豐富他們的想象力。例如,一天語言活動《半個蛋殼》中,我象往常那樣請小朋友們邊看圖片邊講述故事給他們聽再提問讓孩子加深對故事的理解。接著,結合幼兒用書讓孩子們看著書本中的圖片,自己講故事給自己聽。最后我再提問:我們還可以把半個蛋殼想像成什么東西?見孩子們沒有反應,我又換了個方法提問:半個蛋殼還像我們平時看到過的、用到過的什么呢?這時,小鑫說:“像小碗”,小涵說:“半個蛋殼像小搖籃,如果小老鼠坐上去搖呀搖,就一下子睡著了。”這樣幼兒不會受到局限說出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把想到的內容說出來。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還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又如,一天下午的美工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做花朵。為了給孩子們留下創作的余地,我只簡單地講解了基本的制作方法,并告訴孩子們可以用不一樣的方法來做花朵的。就放手讓孩子們開始做。后來,我果然發現孩子們由于制作的方法不一樣出來的作品也各異:有的孩子是把花瓣粘在花芯后面的,有的孩子是把花瓣粘在花瓣上面的,還有的孩子是先把花瓣變立體來再與花芯粘貼的。孩子通過手工制作活動不但可以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讓孩子加深對美的認識,也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新綱要》的對孩子美育的要求,從小讓孩子學會欣賞美和創造美,而且通過制作活動還可以加強孩子的自信心。
總之,由于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容易在成人對他們的引導下而進行想象。加上,對幼兒進行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教育并不是難事,從我多年教學的實驗效果來看,在游戲中進行想象力的合理開發是十分有利的。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幼兒好觀察、愛動腦筋的好習慣,我們要注重兒童想象力的培養和提高,把孩子培養成為富有想象力,富有創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