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文
斯里蘭卡(SRILANKA)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位于南亞次大陸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半島相望。由于多方面原因,這個國家的交通狀況給人的印象是:道路狹窄擁擠但秩序井然,村村通公路但等級較低,車輛魚龍混雜但管理嚴格。
科倫坡(COLOMBO)是斯里蘭卡的首都,也是全國第一大城市,更是交通狀況的代表。這座城市位于斯里蘭卡島的西部,形狀像一張沿海岸攤開的大椰子葉。市區樹木繁茂,街頭寬闊整潔,商業大樓高聳入云。城市的主干道是連接科倫坡和南部港口城市加勒(Galla)的加勒路。
加勒路雙向四車道,中間只有雙黃線分隔。斯里蘭卡的車輛是靠左行駛的,沒有專用自行車道,車輛從行人旁邊駛過時,讓人感到很危險,為我們開車的司機說不會有危險,因為“我們都很守規矩”:行人穿越馬路都規規矩矩地走到斑馬線前等紅燈,沒有闖紅燈和強行越過馬路的;司機遇到行人穿越斑馬線也主動剎車讓行,沒有搶行現象。
科倫坡的道路設計很有特點,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十字路口都修建了環島或者三角島,車輛左轉彎的車道往往單獨設立,避免和直行車輛交會。可以這樣說,車輛在道路上各行其道,都以最快速度通過路口。
斯里蘭卡四面環海,中部和北部是山區,南部有小面積的平原,人口密度很大。當地人告訴我們,每個村子都通有公路。當然有些路只是泥土路,但總歸都通了路。我們去漁港時,車輛多次沿著村里的小路駛過,道路很平整。
由于斯里蘭卡盛產茶葉,早有密密麻麻的公路通往山區的各個角落。到處可見狹窄的瀝青公路通往大山深處。該國最近10年對已有的11000 公里國道進行改造。這些國道大多修建于30年前,原來等級較低,一般只有一上一下兩個車道。如今在中國、日本等國的援助下,已經改造了8000 多公里,還有一部分正在改造。
在斯里蘭卡的公路上,最常見的車輛是產于印度的公交客車,這種車類似我國20 世紀五六十年代生產的解放牌卡車,不過車廂封閉,安裝了客車座位。外表色彩繽紛的公交車,爬坡時冒著濃濃的黑煙。
斯里蘭卡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噴著日文的二手車,路上跑的小轎車、小客車大部分是日本淘汰的車輛。這種車雖然價格便宜,但對環境影響很大。今年三月一批電動小汽車、摩托車出現在科倫坡街頭,這是我國出口到斯里蘭卡的產品。
斯里蘭卡的交通管理十分嚴格,到處可見交通警察維持秩序。我們在中部山區公路穿過一個小鎮時,由于是學生下課時間,許多家長都開著車來接孩子,警察三步一崗地維持秩序,車輛排著隊有序地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