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曲翔宇

“蘇伊士運河150歲了!”11月17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在東北部的伊斯梅利亞省舉行儀式,慶祝蘇伊士運河通航150周年。據埃及官方統計,自通航以來,共有超過130萬艘船舶通過這條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黃金水道”,運送貨物超286億噸。在這條世界貿易的“咽喉之地”,埃及“蘇伊士走廊經濟帶”建設正在快速發展,讓不少中企從中覓到機遇。
四大機遇吸引投資
2014年,埃及總統塞西提出“蘇伊士走廊經濟帶”開發戰略,計劃用10至20年時間在蘇伊士運河沿岸地區打造出集制造業、物流和商貿等經濟活動于一體的集群,形成蘇伊士運河經濟區,顯著提升蘇伊士運河地區在國際貿易鏈條上的地位,并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中埃兩國經濟合作。
總長約190公里的蘇伊士運河地處歐亞非交界地帶,每年有占全球貿易總量8%的貨物都要經此地運輸。《環球時報》記者在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實地探訪過程中看到,總面積461平方公里的經濟區沿著蘇伊士運河而建。埃方計劃在這里發展制造業和物流基地,建設包含貨運、工業裝配、造船等領域的多個工業園區,并配套修建公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同時發展多個高科技工程項目,預計經濟帶全部建成后將每年為埃及帶來1000億美元收入。
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前副主席馬哈福茲·塔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該經濟區的未來發展主要有四大機遇。
第一是物流產業前景看好,長達72公里,并經過擴建的新蘇伊士運河已投入使用,埃及政府預計,到2023年日均通過運河的商船數量將增至近百艘,同時艾因蘇赫那、塞得港、蘇伊士港等運河走廊沿線港口的升級改造工程已經初步完成,使得經濟區輻射海灣、紅海、東南非等地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第二是鄰近此地的埃及新行政首都建設帶來巨大需求,位于開羅與紅海間的新行政首都規劃面積近700平方公里,建成后可容納500萬人口,并建設約110萬套住房,創造175萬個長期工作崗位,埃及國家機構及各國駐埃及大使館將悉數遷入。第三是非洲大陸自貿區的建設將進一步鞏固埃及作為第一大域內貿易國的地位,帶動出口相關的倉儲、物流需求。最后一點是該經濟區根據埃及最新頒布的《投資法》,被列為A類區域,享受特殊的稅收優惠安排,有助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中企加速進駐
蘇伊士運河經濟區主席葉海亞·扎基介紹說,位于紅海之濱、蘇伊士運河畔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簡稱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一直在蘇伊士運河經濟區的建設、開拓中發揮著引領作用。走在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合作共贏,見證發展”的中英文標語,它道出了中國企業來到埃及投資創業的宗旨。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新型建材、石油裝備、高低壓設備、機械制造四大主導產業,落戶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埃及工業發展龍頭企業。這些企業為埃及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了埃及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
截至目前,在1.34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和6平方公里的擴展區內,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共吸引企業近80家,實際投資額超10億美元,銷售額超10億美元,上繳稅收累計約6200萬美元。
負責合作區總體運營的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愛民表示,目前,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二期已完成2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3400萬美元的汽車城項目已完成規劃。多名已經或有意在該地投資的中企負責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園區在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提供、環境和基礎設施完善以及同當地政府溝通方面的成效較單個企業優勢明顯,能夠有效地規避經營風險。
“大而壯”與“小而美”
在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和周邊的開發項目中,中國企業參與程度最深和成果最為突出的當屬基建領域。2018年9月,中國建筑集團分別和埃及投資與國際合作部簽署35億美元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二期項目總承包合同,并與埃及東部油氣公司簽訂了61億美元的埃及蘇伊士煉油及石化廠項目總承包商務合同。中央商務區及其“非洲第一高樓”由于是埃及新行政首都的地標,格外受到國際關注。
埃及知名建筑學家、開羅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授奧薩瑪·霍德胡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非洲第一高樓”項目進展順利,讓埃及建筑行業對中國同行在沙漠環境下的超高層建設能力刮目相看。“大開羅都市圈”改造計劃、“蘇伊士走廊經濟帶”的深度推進,將創造大量的建筑需求,擁有參與新首都建設這一優勢背景的中國企業無疑會占得先機。中國建筑和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營體中標埃及磷酸廠項目、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聯營體在埃及中標全球最大清潔煤電項目、中國港灣中標并按時建成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旁的艾因蘇赫納港第二集裝箱碼頭項目……《環球時報》記者幾乎每個月都能聽到中企中標埃及大項目的消息。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介紹道,近年來埃及經濟和社會改革向縱深發展,這個擁有近1億人口的阿拉伯第一大市場正釋放出新的投資創業潛能,中埃雙方在推進“大而壯”基建項目的同時,也可以在“小而美”的民生項目合作上找到更多機遇。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埃及由于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大量小商品需要進口,中國產品以種類繁多、檔次適中、規格齊全、價格合理,頗受青睞,隨著埃及經濟復蘇步伐加快,進一步開發潛力極大,尤其是機電五金、汽摩配件、紡織服裝、輕工工藝等極具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在中埃雙方共同努力下,以橙子為代表的農產品成為埃及對華出口的新領域,石榴、芒果、甜菜等產品將為貿易商提供新機遇。▲
環球時報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