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開采也越來越多,同時隨著地殼的不斷變動,都導致地震的發生頻率在不斷地變高,從而要求我國的建筑工程領域,要在建筑的防震、減震方面進行改進。該文主要介紹了我國建筑在抗震鑒定方面的現狀,基于當前抗震鑒定設計要求,分析了抗震鑒定的主要方法及內容。并結合實際工程理論,論述了當前比較常見的加固設計及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中人員及財產的損失。
關鍵詞: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加固設計
中圖分類號:TU318 ? ? ? ? ?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在建筑領域,對其造成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就是地震災害。根據國家大數據統計表明,地震災害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在建筑中尤為明顯。發生在我國境內的多起重大地震表明,建筑的抗震性是減少地震中人員和財產損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建筑設計必須考慮抗震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城市內的建筑也不斷增多,在城市中一些老舊建筑仍會被人們使用,這些建筑由于受到當時經濟條件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房屋未進行可靠的抗震保護,甚至有一些房屋已經存在著安全質量問題,例如墻體裂縫、沉降等現象,這些建筑在發生地震之后,根本不能夠對人們的生命財產起到防護作用。而在另一方面,自汶川地震之后,我國充分吸取了汶川地震中的教訓,對現有的建筑提升了抗震標準,因此這就使早期建筑更加不能滿足當今的抗震設計要求。所以要對以上這些房屋重新進行科學的抗震鑒定,針對鑒定不合格的建筑要進行抗震加固,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1 抗震鑒定的內容與方法
在建筑進行抗震設計時,在確定其建筑結構抗震等級時需要注意建筑的等級及形式、建筑的高度、橫截面尺寸、材料強度及配筋。并且還要選取有關的抗震構造措施。同時,在建筑結構進行抗震設計時,首先要對建筑結構的整體設計提出一定的要求,整體設計要求包括明確的傳力途徑、減少附加地震的效應、合理的設計結構形式、建筑受力分布均勻等。根據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對于抗震鑒定進行時,也要從以上方面因素考慮,下面對抗戰鑒定的主要內容、要求及方法做簡要介紹。
1.1 主要內容
1.1.1 對建筑結構的基本情況進行檢查
對建筑結構進行檢查主要包括2種。1)建筑結構的布置,檢查抗側力系統的布置情況的有關參數。2)建筑結構的形式,檢查建筑中結構的支撐與構造連接情況的有關參數。
1.1.2 對建筑結構使用環境進行調研
對建筑歷史和其使用功能及周邊的環境進行深入調查。
1.1.3 建筑地基的基本條件進行調研
對建筑的地基情況、建筑場地的種類進行深入調查,檢測的主要方法是力學測試和原位測試,通過建筑上方的表現及建筑地基變形的情況,分析地基基礎與樁的情況。
1.1.4 對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進行深入檢測
檢測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建筑的結構連接構件和其他相關的材料性能。
1.1.5 對建筑承重結構進行深入檢測
對建筑進行多方面檢測,對建筑整體支撐,動力特性等方面的檢測,對建筑構建連接情況的檢測,對建筑裂縫數量及分布情況檢測,對變形移位的情況檢測。
1.1.6 對建筑圍護系統的情況進行檢查
1.2 建筑抗震鑒定的要求
建筑抗震鑒定有4個要求。1)建筑物需要有原始的建筑資料,例如竣工驗收報告勘測報告,建筑設計圖紙等,如果建筑資料缺失,通過對建筑物的實際測量加以補充。2)需要對建筑物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通過比照原始資料,可以判斷出當前建筑的質量和維護情況,通過對比當前的抗震建筑數據,找出當前建筑的抗震不足。3)要詳細、充分的調查建筑物布置、構造、承載力等特點,通過確定以上情況分析建筑物的綜合承載能力。4)通過深入調研建筑各構件的抗震能力,進而鑒定整體的抗震能力,建筑物如果不能符合抗震鑒定的要求,需要抗震鑒定單位建筑提出的意見和對策。
1.3 建筑抗震方法的鑒定
建筑的抗震鑒定主要有2種級別:一是以建筑抗震驗算為主,二主要是以建筑的構造進行鑒定,并輔以宏觀控制。例如在建筑進行抗震鑒定時,如果滿足第二種建筑級別,就可以說這這棟建筑在抗震鑒定被鑒定中為合格。需要進行第一種鑒定。如果建筑不滿足,第二種鑒定的某些要求,就需要進行第一種鑒定級別。例如鋼筋混凝土的一級鑒定,要對建筑進行抗震的措施檢查及抗震的承載力,如果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抗震性能,則建筑物必須進行加固,反之可以不用進行抗震加固。
2 常見的加固設計思路與措施
在抗震鑒定中判為不合格的建筑,就需要建筑施工企業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對建筑物進行抗震加固。在工程抗震加固設計中,要依據抗震鑒定的結果,明確建筑需要加固的程度,因建筑中老舊結構長期受荷載力的作用已經發生改變,因此,在加固時需要考慮老舊結構怎樣與新建結構的融合。常見的加固方式有:在地基上采用預制樁和灌注樁進行加固,通過增加建筑橫截面面積、使用復合材料及外貼鋼材、混凝土結構加固等方法。對于墻體結構需要是配置鋼筋、砂漿及套箍柱等方式進行加固。針對鑒定為不合格的建筑進行具體的加固方法。1)建筑單位要認真分析鑒定結果,依照原有的建筑結構特點,采取合理的抗震加固的方法,例如通過采用棕色建筑構件方法來加固,或者提升建筑承載能力和變形能力的方法,以滿足建筑抗震的要求。2)在多層磚混結構的建筑加固中,在鑒定時會出現一些鑒定不明確、不合格的現象,盡管在加固多層磚混結構時可以運用多種措施進行抗震加固,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是遇到一些被忽視的問題,如果對這些問題沒有采取足夠重視的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抗震加固的效果。
例如在建筑進行加固圈梁時,就需要將伸縮縫切斷和閉合伸縮縫兩側,只有這樣操作才能更好地抗震,在進行壁柱加固時,八階的長度需要嚴格遵守抗震鑒定的相關要求,在針對原建筑墻體即其他部分進行加固時,要盡量減少對原有部位的損傷,特別是不能破壞原建筑結構中的鋼筋。在新舊墻體接搓部分,要先洗干凈接觸連接部位,加強對原有墻的養護工作,保證新舊墻體的統一性。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加固過程中,砂漿強度是非常關鍵的,使用強度高的砂漿,可以增強墻體強度,同時能夠更好的使建筑物通過抗震鑒定。
3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建筑物規模不斷擴大,數量的不斷增長,同時對現有建筑結構抗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建筑抗震能力是降低地質災害的根本手段,當今我國政府已經進一步提高了抗震設計的標準,通過對老舊建筑的抗震檢測與加固設計,可以增強老舊建筑的抗震能力,提高了建筑的抗震安全性。但在進行建筑抗震測試時,必須要按照有關規定,科學合理地實施。在加固時也要根據實際環境因素,進行加固設計。通過這些方法使建筑的抗震能力得以增加,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參考文獻
[1]何軍,蘇恒強,何錦超.震區既有建筑的抗震評估、鑒定和加固措施研究綜述[J].建筑結構,2013(S1):1358-1361.
[2]趙丹丹,郝霖霏,郗皎如.中日抗震鑒定可靠性及加固有效性探討——為什么專家鑒定加固后的建筑會在3·11大地震中損毀[J].結構工程師,2015(2):39-47.
[3]劉晨,徐彥卿,張同全.新疆和田地區教育、醫療系統建筑的抗震鑒定與加固[J].建筑技術開發,2010(4):35-38,62.
[4]劉勛,施衛星,王進.傳統抗震加固技術和新型抗震加固技術的總結與對比[J].結構工程師,2012(2):101-105.
[5]韓建平,馮興科,柴巧利.汶川地震受損底部框架砌體房屋的抗震鑒定與加固設計[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