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耀宇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公路建設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重載交通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反射裂縫病害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引發沉陷、基層松散等病害。為了更好地防治瀝青路面反射裂縫,該文在充分了解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產生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半剛性壓漿技術,通過工程實例驗證了這種技術在路面基層反射裂縫處理中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產生機理
中圖分類號:U448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瀝青路面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行車舒適等優勢,是我國高等級路面的主要結構形式。在荷載、溫度等因素循環作用下,瀝青路面將產生干縮、低溫收縮裂縫,并從基層裂縫逐步擴展至面層形成反射裂縫。此類裂縫的產生,極易損壞路面結構,為此,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處理此類病害。在公路維修養護施工中,為了最大限度地解決路面反射裂縫問題,必須對路面反射裂縫防治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保證路面行車功能,實現公路運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1 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產生機理
瀝青路面的特點為基層強度、剛度大,但抗變形能力不足。在溫、濕度變化作用下,極易出現基層開裂的現象。因面層、基層緊密連接,基層開裂程度較大時,在基層裂縫與面層對應部位,將出現底部開裂現象,此時經行車荷載不斷碾壓,裂縫將持續向上發展,并形成反射裂縫。當產生此類裂縫后,順著裂縫雨水將向基層、路基等結構滲透。在荷載長期作用下,將產生動水壓力,將進一步導致基層松散,甚至軟化路基,最終危害路基穩定性,產生更大病害。按照嚴重程度可將反射裂縫劃分2大類,即輕度、重度反射裂縫,具體見表1。
2 工程概況
某公路工程全長13.2 km,為雙向6車道,通車運營,因交通量較大,尤其是重載車輛增加,導致路面病害頻發,據施工現場實地勘察可見,局部出現了嚴重的縱、橫向裂縫、坑槽、沉陷等病害。此類病害的大量發生,對路面行車舒適性、行車安全影響較大。為此,必須針對路面病害做出有效處理。
3 路面病害調查及原因分析
經實地勘察可見,該路段病害主要為裂縫、坑槽、沉陷,為了更好地保證施工質量,采取科學、有效地措施進行處理,必須對路面病害進行調查,充分掌握路面病害實際情況。
3.1 病害類型
3.1.1 裂縫
在該瀝青路面病害中最多的為裂縫。在裂縫產生早期并不會影響瀝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但經行車荷載及自然因素反復作用,基層裂縫將逐步向面層擴展,形成反射裂縫,從而破壞路面結構性能。該工程主要存在3種裂縫,即橫向裂縫、縱向裂縫、塊裂。各類裂縫特點見表2。
3.1.2 坑槽
因路面具有較為嚴重的裂縫問題,且不具備完善的排水設施。當降雨量較大時,雨水將源源不斷地向基層滲入。加之行車荷載反復作用,在有限空間內滲入的水受到強大壓力的影響,極易形成高壓水,從而不斷地沖刷基層細集料,一段時間后,裂縫等部位極易有細集料擠出,這種情況下將會嚴重影響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平整度,甚至出現脫空現象。因該路段交通量大,且重載壓力大,在剪應力作用下,瀝青混凝土面層將會破碎,或產生坑槽病害。
3.1.3 沉陷
因原路面結構處理不到位,或路面改造之后強度降低等問題,產生了路面沉陷病害。
3.2 路面狀況調查及評定
該路段交通量大,重載車占40%左右,隨著使用年限的不斷增加,路面破損程度愈加嚴重,甚至對行車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為保證采取的措施科學、有效,在施工前需做好路面狀況調查及評定工作。該文以K13+240~K21+560段為例進行分析,該次瀝青路面調查內容包括:路面破損狀況、結構承載能力、路面平整度。并根據相關規定,評定路面狀況。路面破損評價標準可分為5個等級,優≥85;良≥70~<85;中≥55~<70;次≥40~<55;差<40。該工程評價結果見表3。
由此可見,該路段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為65.1,評定等級為中;路面結構強度指數(PSSI)為42.5,等級為次;路面行駛質量指數(RQI)為84.6,等級為良。表明該路段損壞狀況較為嚴重,特別是路面結構強度較差。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到路面基層、底基層是否受到損壞,決定作抽樣探坑試驗,經測試可知,該路段在基層部位已產生裂縫問題,且以大面積呈現,病害嚴重。為了徹底消除病害,必須從基層開始進行施工整治。
按照施工規范要求,結合工程現場具體情況,基于經濟性原則,該文決定以壓漿法處理路面基層反射裂縫。
4 壓漿技術原理
在巖土工程壓漿填充原理基礎上,瀝青混凝土路面壓漿維修技術是指利用外力加壓作用,通過注漿管向地層內均勻地注入符合規范要求強度的漿液,經滲透、填充、壓密、擴展等一系列工藝將土體縫隙內的積水、空氣等排除。一方面經鉆孔施工,配比合理的漿液在高壓下強制性迅速向弱透水層壓入,從而產生類似于球形的一種漿泡,這種漿泡將對其周圍的結構體不斷擠壓,在此擠壓作用下,使結構體更加密實,以此提高基層承載力。另一方面壓漿過程中,沿裂縫漿液不斷滲透,并對結構體空隙填充,在層間形成方向不同的各類漿液體,在養生施工之后,待凝結、硬化,可是結構體密實,并增強基層強度、防水能力。除此之外,在鉆孔內可構成一個柱體,和附近土體一起構成復合地基,有效提升基層承載力。經研究表明,針對路面基層產生的反射裂縫、坑槽等病害,注漿法具有良好施工效果。
5 瀝青路面反射裂縫防治要點
通過調查路面損壞狀況及對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病害產生機理的探討,該文以K13+240~K21+560段為研究對象進行路面基層反射裂縫防治處理。該路段原路面是在水泥路破碎之后進行了加鋪處理,加鋪結構為20 cm水穩基層(2個)+(4+5)cm瀝青面層,但因治理不當,舊水泥路面出現了大量反射裂縫病害。為保證施工質量,該文決定選擇注漿法進行基層反射裂縫處理,從而提升基層承載能力。
5.1 鉆孔施工
根據施工要求,先明確病害處治范圍,相比病害寬度,施工區域要相對多出20 cm左右。鉆孔前,要先確定布孔間距,一般成梅花狀布設,要求鉆孔和裂縫之間距離1 m以上。根據病害深度合理選擇鉆孔深度,該工程選擇φ5 cm注漿管,在100 cm~200 cm控制鉆孔深度。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具體要求,合理確定鉆孔位置,鉆機就位后,要求鉆機鉆頭和樁位中心對齊。為快速擠壓路基土,提高其密實度,可選擇機械成孔法進行鉆孔施工。要求鉆進時,按照“外—內”隔排施工。
5.2 壓漿施工
水泥、粉煤灰、膨脹劑等為填料的主要成分,根據配合比設計要求,可按照水泥︰粉煤灰︰膨脹劑︰減水劑︰水=100︰60︰4︰1︰80的配比進行混合料制作。注漿過程中,為保證充分填充縫內孔隙,可按照指定車道順序進行注漿。當漿液由裂縫部位或者其他注漿孔溢出,則表明此孔注漿完成。
5.3 封孔
完成上述施工之后,需及時進行芯洞回填,可選擇改性瀝青+集料均勻拌和一層一層地進行夯實,保證充分填充芯洞。極少情況下,完成壓漿施工之后,原裂縫處極易再次開裂,此時可通過改性乳化瀝青材料進行灌縫、封孔處理。當抗壓強度檢測滿足2.0 MPa之后,便可允許通行。
6 結語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交通運輸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隨著交通量的不斷增加,早期修建的大量公路工程逐步進入了大中修階段,尤其是一些公路路面病害問題極為突出,如裂縫、坑槽等,反射裂縫作為瀝青路面基層常見病害,不利于路基路面穩定,更會影響行車舒適性及安全。在雨水、高溫、凍融等自然因素長期作用下,路面裂縫又會造成水損壞,加劇結構破壞程度,嚴重影響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務能力。為此,如何防治反射裂縫擴展成了路面基層施工的關鍵。用半剛性壓漿法進行路面基層反射裂縫處治,可有效補強基層,達到封水效果,增強路面承載力,是抑制裂縫病害發展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黃允江,汪婧,劉平,等.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反射裂縫處治新方法探討[J].公路交通技術,2016(4):43-48.
[2]田禾.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開裂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8):216.
[3]王淑娟.白改黑工程中反射裂縫防治措施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3(1):7-12.
[4]李嘉鑫,思園園,李娜.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反射裂縫及防治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4,10(11):231-233.
[5]思瑋,霍永茂.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的裂縫成因及防治措施[J]. 交通標準化,2011(12):95-97.
[6]王利華.關于市政“白改黑”工程中防止反射裂縫措施的相關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9):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