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梅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并總結多發傷患者的手術急救護理管理體會。方法 分析總結該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180例多發傷患者的手術急救護理管理過程。結果 經過120急救中心送來的患者來該院就診后5 min~1 h送往手術室,進行快速有效的手術治療,有169例可治愈好轉,11例無效,無效率為6.11%,成功率為93.89%;大大高于1 h后再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結論 多發傷患者的病情較復雜,進行手術急救護理管理中十分有必要,死亡率大大降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后期也使得患者的康復效果大大得到提高,值得推廣運用。
[關鍵詞] 多發傷;手術急救;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a)-0019-02
多發傷是指在外力撞擊,引起機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多發性、多器官的創傷,其中有一處可危及生命,一般可見于交通事故、爆炸性事故、墜落事故等情況,傷情嚴重,變化快,機體組織破壞眾多,常常可能會伴隨著失血性休克的情況發生,嚴重時可威脅到患者的生命,死亡率較高;另外多發傷的傷情也較復雜,手術處理也較麻煩,患者的抵抗力也差,易感染,難以治愈。因此,此類患者需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急救手術,判斷病變位置、類型并進行手術處理,其中急救手術護理管理也顯得尤為重要,做好日常護理工作的同時,也要成功有序地應對搶救的多發傷患者。該研究分析總結該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180例多發傷患者的手術急救護理管理過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在進行手術急救護理管理的180例多發傷患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92例;年齡均在20~75歲,平均年齡為(45.42±6.12)歲。180例患者中有123例車禍傷,26例墜落傷,18例刀砍傷,13例擠壓傷。大部分患者均有兩個及以上部位的損傷,包括腦、肝、腎,以及骨折情況等。
1.2 ?急救護理組織與管理方法
1.2.1 急救手術物品及房間準備 ?進行擇期手術的患者,并且手術室同時使用,必須安排一臺不同的手術,并確保接到急救任務時,手術要盡快完成[1]。對手術器械及時進行消毒,并且提前準備好手術所需要的物品。
1.2.2 急救人員的配備 ?該院在2017年2月起就設立了專門的各科室的急救手術小組,根據各科室自己的工作規定,組成了1名護士長,3名護理人員的有效急救手術護士組,所有護士都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達標及擁有較好的分析問題能力,能夠相對較好地應對各種急迫、困難的情況[2]。
1.2.3 術前護理管理準備 ?①患者術前情況評估:巡回護士在接到手術通知單或者急救電話之后,應第一時間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測量患者脈搏、血壓、體溫等,迅速評估出患者的傷情嚴重程度,并判斷出患者多發傷的類型;急救護士組的護士長聯系與協調好手術室內部與急診室之間的工作,及時通知相關科室的急救手術小組迅速到達手術室[3],保證各個環節銜接順暢。②手術前護理管理準備工作:根據急救手術護理小組所有成員的性格特點以及技術特長,對他們進行明確的分工,并分為兩組:后勤準備組和手術室內部配合組,合理分配各項工作,各司其職。接到通知之后,迅速準備好各種選用的急救材料,例如輔料包、急救藥品以及器材等[4]。及時將患者平穩地移向手術臺上,例如休克患者需要在移動時應先移動下肢,然后抬高頭部與床頭平行,以防患者窒息。
1.2.4 術中護理管理與組織 ?進行手術的急救患者,首先需要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但也需要進行緊急手術,同時按照患者多發傷的輕重緩急情況進行手術,緊急情況可協調組織各急救小組對傷情較重的患者同時進行急救手術[5]。首先處理呼吸和循環的問題,先對患者連接吸引器、立即給氧氣,避免窒息;而后配合麻醉師的工作,在對患者進行麻醉的過程中,讓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協助醫護人員實施麻醉,另外需要給患者的生命指標進行實時監測,護士需要嚴格監控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壓、心電圖以及各種波形的變化,為臨床醫師手術提供參考,病情危重需要較長時間的監測。對于出血性休克的患者,應快速對其進行補液,擴大血容量。合并腦顱損傷的患者應給予注射脫水劑,但是需要注意輸液的速度,防止液體露出。護士小組人員需要嚴格監控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例如心率、心律、血壓、心電圖以及各種波形的變化,一旦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向臨床醫師和麻醉醫生如實匯報,并對手術缺失的物品進行補充。及時解決手術中出現的各種疑難問題,維持手術過程中的紀律,避免錯過最佳的救治時期,并做好各類的護理工作[6]。
1.2.5 術后護理管理 ?術后巡回手術完成后護士要交接臨床醫師和麻醉醫生剩下的工作,并將患者送回病房,同時需要回手術室對手術間進行清理整理。另外患者在進行急救手術后容易有血壓下降、惡心嘔吐、呼吸急促的情況發生,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對這些情況進行處理,做好各種善后工作,同時也要囑咐患者保持平躺的姿勢[7],做好引流管的固定工作。最后需要對當日的搶救工作進行分析總結,對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作出解決辦法,進一步完善護理風險應急預案[8]。
1.2.6 心理護理管理 ?急救手術后的患者一般伴有情緒低下,會間接影響到患者病情的恢復和心理健康,因此護理人員要著重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根據患者的實際心理情況進行疏導,減輕或消除患者心理承受壓力,增強患者對自己信心,最大的目的還是讓患者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去調節自己的情緒。
2 ?結果
患者來該院就診后5 min~1 h送往手術室,進行快速有效的手術治療,有169例可治愈好轉,11例無效,無效率為6.11%,成功率為93.89%;大大高于1 h后在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
3 ?討論
隨著經濟發展的飛速發展,車禍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高層墜落以及打架斗毆的現象越來越多,以至于多發傷的情況日益增多,并且病情復雜,危險程度顯著增高[9-12]。而多發傷是指在外力撞擊,引起機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多發性、多器官的創傷,其中有一處可危及生命,一般可見于交通事故、爆炸性事故、墜落事故等情況,傷情嚴重,變化快,機體組織破壞眾多,常常可能會伴隨著失血性休克的情況發生,嚴重時可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死亡率較高;另外多發傷的傷情也較復雜,手術處理也較麻煩,患者的抵抗力也差,易感染,難以治愈。因此,多發傷患者需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急救手術,判斷病變位置、類型并進行手術處理,加強急救手術護理管理,做好日常護理工作的同時,成功有序地應對搶救的多發傷患者。例如急救手術物品及房間準備:提前準備好手術所需要的物品;急救人員的配備:能夠相對較好地應對各種急迫、困難的情況;術前準備:患者術前情況評估和做好手術前準備工作盡量做到合理分配;術中護理管理與組織:按照患者多發傷的輕重緩急情況進行先后手術,對手術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維持手術過程中的紀律,避免錯過最佳的救治時期;術后護理管理:與臨床醫師和麻醉醫生進行交接,做好各種善后工作;心理護理管理:增強信心,讓患者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9-12]。
該研究分析總結該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180例多發傷患者的手術急救護理管理過程,結果顯示經過120急救中心送來的患者來該院就診后5 min~1 h送往手術室,進行快速有效的手術治療,治愈率及成功率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多發傷患者的病情較復雜,進行手術急救護理管理中十分有必要,死亡率大大降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后期也使得患者的康復效果大大得到提高,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海霞,黃清平.基層醫院多發傷的急救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6,13(7):204.
[2] ?魏建華.多發傷患者院前急救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7(4):90-91.
[3] ?吳敏.嚴重多發創傷患者急救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6(4):249-250.
[4] ?趙文飚,殷建偉,劉鴻翔,等.嚴重多發傷一體化急診救治的效果[J].中華創傷雜志,2017(1):19-21.
[5] ?莫鳳珍.嚴重多發傷規范化院前緊急救護流程的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8):1325-1326.
[6] ?梁曉燕,張巧娥,劉懿.116例嚴重多發傷病人的急救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9):49-50.
[7] ?葉生乾.164例嚴重多發傷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7,2(1中旬刊):157-158.
[8] ?朱曉紅.標準化護理流程在嚴重多發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8(18):500-501.
[9] ?李紅峰,徐軍禮.胸腰椎骨折合并多發傷的手術護理體會[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3(1):121.
[10] ?施春華.多發傷并發創傷性胰腺炎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應用及護理[J].江蘇醫藥,2013(4):128.
[11] ?趙琳琳.多發傷患者術后合并骶尾部巨大壓瘡的早期救治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8):151.
[12] ?姜大同,項和平.探討多發傷合并不穩定型骨盆骨折的死亡因素及早期救治策略[J].創傷外科雜志,2016(5):102.
(收稿日期: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