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浩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內分泌科護理臨床帶教中分層析教學模式的應用療效。方法 選取2018年1—10月研究時間段內于該院內分泌科實習的32名實習護生開展臨床帶教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組16名。對照組接受常規帶教,研究組接受分層次教學模式帶教。對比兩組帶教節結束后出科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情況。結果 經帶教后,研究組出科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分層次教學模式的開展可有效提升內分泌科護理臨床帶教教學質量,且護生滿意度較高,可在臨床帶教中借鑒推廣。
[關鍵詞] 分層次教學模式;內分泌科;護理;臨床帶教
[中圖分類號] R47-4;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a)-015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chromatographic teaching mode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 endocrinology. Methods Thirty-two intern trainees from the endocrinology department of this hospital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clinical teaching studie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1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gular teach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teaching in a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after the end of the two sessions. Results After the teaching, the examination score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of endocrinology nursing,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is high,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clinical teaching.
[Key words]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Endocrinology; Nursing; Clinical teaching
內分泌科室作為醫院臨床診療體系中收治各類常見基礎疾病患者類型較為多樣的科室,如糖尿病、骨質代謝異常等,且部分器質性病變內分泌功能異常患者同樣屬于該科室收治范圍內,故患者疾病類型多樣,且老年患者占據較大比例,導致在科室實際護理實施中,存在較大患者護理需求差異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于該科室護理人員所具有綜合護理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對臨床護理帶教在內分泌科中的實施提出了變革需求[1-2]。該研究于2018年1—10月選取實習生32名為觀察對象,分析內分泌科護理臨床帶教中分層析教學模式的應用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內分泌科實習的32名實習護生設為研究對象,開展臨床帶教研究,將其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結果,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組樣本容量均為16名。
對照組16名護生,年齡范圍19~22歲,平均年齡(20.51±0.97)歲;其中本科學歷3名,大專學歷9名,中專學歷4名。研究組16名護生,年齡范圍18~23歲,平均年齡(20.54±0.98)歲;其中本科學歷4名,大專學歷9名,中專學歷3名。兩組護生均為女性,采用統計學方法對護生基線資料進行組間對比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帶教結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護生均由同組帶教團隊實施帶教,且帶教團隊由1名科室主治醫師及護士長2名組成,分別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及臨床護理教學。
對照組接受常規帶教,即由帶教團隊根據科室綜合考核要求制定教學大綱,其后根據教學大綱先由主治醫師進行臨床理論帶教,其后由護士長組織實施臨床護理帶教。
研究組接受分層次教學模式帶教:①帶教分層:帶教分層的實施,則需在實習護生到位后,由帶教團隊進行護理理論基礎及臨床護理技能考核,其后根據護生理論及護理技能綜合考核成績進行詳細分層,將理論及技能考核表現均較好者設為高層級,將理論或技能考核出現單一性較差者設為中層級,將兩項考核成績均較差者設為低層級。②教學分層:帶教分層后,則由帶教團隊結合各層級入科考核表現對各層級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案進行分層。如對于高層級實習護生其教學目標則為進一步完善臨床護理技能及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故可采取針對性臨床護理疑點、難點教學,可適當增加臨床技能帶教課時時長;對于中層級實習護生其教學目標則為提升臨床護理技能及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平衡性,可根據護生理論或技能缺陷進行彈性教學,即在實際教學中根據護生技能水平的變化,彈性調節理論教學及臨床護理技能教學課時時間,進而促進護生的平衡發展;對于低層級護生,其教學目標則為實現對護生基礎護理知識及護理技能的提升鞏固,故需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案例教學法,選取科室各類疾病典型病例,實施引導性理論教學及護理技能帶教,從而有效提升護生基礎綜合素質發展情況[3-4]。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帶教結束后出科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情況。
出科考核由科室設置考核辦法及試卷,包括臨床理論、基礎護理技能、專科護理及應急能力4項考核內容,各項總分均為50分,且考核成績成績與教學效果成正比。
教學滿意度采用科室自制問卷,包括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教學創新性等內容,于帶教結束時由護生進行填寫,總分為100分。問卷得分>80分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得分<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研究所得各項數據均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成績對比
研究組出科考核各項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教學滿意度對比
經對比兩組教學滿意度情況,對照組中滿意7人,基本滿意5人,不滿意4人,總滿意度為75.00%(12/16);研究組中滿意11人,基本滿意5人,不滿意0人,總滿意度為100.00%(16/16)。表明,研究組教學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571 4,P=0.032 5)。
3 ?討論
臨床護理帶教作為培養護生綜合護理技能的主要途徑,其對于各科室護理質量的提升同樣具有積極意義,故教學模式的選取對于臨床帶教效果及護理的提升影響效果顯著。
研究結果表明:經帶教后,研究組出科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分層次教學模式在內分泌科臨床帶教中的開展,首先通過對實習護生各項入科考核成績的綜合分析,根據能力表現進行科學化分級,為后續分級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教學實施基礎;其次,通過分級教學實施中,根據護生能力表現制定不同教學目標及教學計劃,如針對性教學、彈性教學及案例教學等方法的實施,為各層級護生綜合護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實現基礎[5]。
綜上所述,分層次教學模式的開展可有效提升內分泌科護理臨床帶教教學質量,且護生滿意度較高,可在臨床帶教中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 ?屈春曉,陶巖.論護理臨床帶教分層次教學模式在內分泌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3):125-126.
[2] ?李莉.醫院內分泌科護理臨床帶教分層次教學模式應用效果探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7,26(4):1143-1144.
[3] ?屈春曉,李煥楠,陶巖.護理臨床帶教分層次教學模式在內分泌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2):23-25.
[4] ?薛淑云.醫院內分泌科護理臨床帶教分層次教學模式應用效果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1):98-100.
[5] ?陳云仙.分層次教學模式在內分泌科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2):127-128.
(收稿日期: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