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王姣 朱吉凱 佘鐵軍 范雯謖


[摘要] 目的 了解黑龍江省食品用紙制品中添加熒光增白劑情況,為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提供基礎數據。方法 依據國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風險監測工作手冊相關方法對黑龍江省10個地市多環節多種類紙制品進行檢測。結果 106份食品用紙制品中22份樣品檢測出了熒光物質,檢出率為20.8%。結論 各地市各環節各種類均有檢出且檢出率相差不大,可見食品用紙中非法添加熒光增白劑已成為普遍現象,希望相關部門給與重視加強監管。
[關鍵詞] 食品用紙制品;熒光增白劑;液相色譜
[中圖分類號] R15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a)-0173-03
熒光增白劑(Fluorescent Brightener)是一種熒光染料,或稱為白色染料,屬于一類具有很高量子效率的化合物,具有增強白度和亮度的目的[1]。據統計,市場上熒光增白劑約有40多種基本結構類型,200多種化合物,1000多種商品[2]。由于增白效果顯著,在我國有很廣泛的應用,存在多行業濫用或添加的情況,帶來極大的危害。在造紙行業,熒光增白劑可以在3個階段加入:①漿內添加,把熒光增白劑直接加入到紙漿中再進行造紙,此法應用最為廣泛;②用于表面施膠,將熒光增白劑加入到施膠的膠料中;③用于加工紙涂布,將熒光增白劑加到加工紙涂布液中[3]。熒光增白劑由于含有芳香胺基結構和苯乙烯基結構,一旦與人體內蛋白質結合,就會產生蓄積作用,很難通過正常代謝排出體外,如長期接觸,在體內蓄積到一定量,會對肝臟等重要器官造成嚴重危害和誘發細胞癌變[4-6]。
熒光增白劑常用檢測方法為薄層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法等。薄層色譜法快速、簡便,對樣品的檢測是通過比較樣品與對照品的Rf值來判斷是否含有待檢物質,因樣品成分復雜,假陽性結果時有發生,可作為快速檢驗及輔助鑒別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法靈敏、專屬,對對照品和樣品進行一級質譜全掃描、二級質譜全掃描,通過對比對照品與樣品的質譜圖,對陽性樣品進行確證,雖然準確度高,但儀器設備昂貴,不利于基層實驗室檢測。高效液相色譜法準確、普遍,在選定的色譜條件下可以完全分離,陰性對照樣品不干擾測定[7-8]。為掌握黑龍江省食品用紙制品中熒光增白劑的污染情況,該文采用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以提高食品用紙的檢驗、溯源和風險管控能力,確保食品用紙更加安全可靠,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黑龍江省10個地市(齊齊哈爾、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大慶、七臺河、伊春、雙鴨山、雞西、綏化)采樣106件,包括生產企業2家,大型超市11家,商場1家,便利店/零售店7家,飲品店1家。采集用于接觸食品的紙盒3件、紙桶3件、紙杯57件、紙碗11件、紙碟12件、紙盤17件、食品墊紙3件。
1.2 ?方法
1.2.1 檢測項目 ?紙質食品包裝材料中11種雙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熒光增白劑(DSD-FWAs),包括5種二磺酸型FWAs(C.I 71、85、90、113和FWA 5 bm)、3種四磺酸型FWAs(C.I 24、210、220)、3種六磺酸型FWAs(C.I 264、353、357)。
1.2.2 檢驗方法 ?依據國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風險監測工作手冊中《食品接觸材料 紙和紙板中熒光增白劑含量測定的標準操作程序 高效液相色譜法》。
2 ?結果
2.1 ?檢測結果
實驗使用賽默飛U3 000高效液相色譜儀-DAD檢測器檢測,實驗在前期預實驗階段分別對標準系列溶液濃度和流動相梯度等實驗條件進行微調,以保證11種熒光物質能有較好的分離效果和響應值,線性方程、相關系數及回收率見表1。結果表明11種熒光增白劑在其線形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2均大于0.999),滿足實際檢測的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4806.8-2016《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熒光性物質》中對熒光增白劑的要求為陰性,但在檢測中發現存在非法添加熒光增白劑現象,見表2所示。106份食品用紙制品中78份樣品檢測結果小于最低檢出限,另外18份樣品檢測出了熒光物質,檢出率為26.4%。其中15件樣品檢出1種成分,4件樣品檢出2種成分,2件樣品檢出3種成分,7件樣品檢出4種成分。
2.2 ?樣品類別
見表3所示,在7種樣品類別中紙桶檢出率為33.33%,紙杯檢出率為29.82%,紙碗檢出率為18.18%,紙盤檢出率為5.88%。分析原因可能是添加增白劑后的紙制品更顯白,老百姓錯誤地認為越白的碗杯越干凈,廠家非法添加增白劑以取悅消費者擴大銷量。建議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也要普及相關知識。
2.3 ?采樣地點
見表4所示,生產企業、商店共、農貿市場均有檢出。由于商店熒光增白劑檢出份數較多,對商店檢測污染物種類分別統計,見表5所示。不同采樣地區檢測數據結果分析見表6所示。各采樣地點、各采樣地區檢出率相差不大,可見,食品用紙中非法添加熒光增白劑已成為普遍現象,需要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3 ?結論
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熒光劑的機會很多,只要不超過一定標準,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不少好處。如果過量的與他接觸,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為了使紙制品更加白亮,外觀上更加取悅消費者,生產企業非法添加熒光增白劑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希望廣大消費者要提高警惕,避免使用一次性紙制品餐具,減少熒光增白劑對身體產生的傷害。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指導生產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合理使用熒光增白劑,并不斷完善檢驗方法,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沈永嘉,李宏斌,路煒.熒光增白劑[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 ?李和平.淺談熒光增白劑的增白效果[J].四川造紙,1992(4).
[3] ?朱勇強.造紙增白劑的種類與應用[J].上海造紙,2006,36(5).
[4] ?沈權民.熒光增白劑對健康潛在危害[N].衛生與生活報,2006(6).
[5] ?艾菁,黃莉寧,嚴婷婷等.熒光增白劑對人體皮膚的安全性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6(3).
[6] ?孫燕明.長期使用熒光增白劑超標紙杯可致癌[N].中國消費者報,2010(B3).
[7] ?安瑩.食品紙質包材中熒光增白劑的儀器檢測方法綜述[J].食品安全導刊,2015(21).
[8] ?谷苗苗,易召松,王濤.紙張中熒光增白劑VBL的測定方法研究[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8(3).
(收稿日期:20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