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辛辛苦苦一整年,“雙11”回到解放前。瘋狂買買買終于有了正當理由:不要說什么買太多,要看我一出手省了多少錢!從幾塊錢到幾百塊價值不等的快樂,接下來的幾周里,陸續抵達的快遞將帶來豐收般的喜悅……拜托拜托!只求網速給力,零點秒殺成功!
然而以上只是我想象中的畫面,現實并沒有這么簡單。在經過這一晚的鏖戰后,掛著黑眼圈的我想說,“雙11”不僅考驗錢包厚度,還考驗智商余額,“五年滿減,三年大促”,花里胡哨套路害人深!
不瞞你說,半個月前我就摩拳擦掌準備薅店家羊毛了,早早塞滿購物車后,我一手計算器,一手小本本,抱著做科研的嚴謹態度研究了省錢策略,這可是狂歡前的重要儀式。
過去無非是商品打折再包郵,簡單直接粗暴,現在則是幺蛾子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活動和規則翻來覆去洗腦,以至于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你喵鋪幾級了?加入我的隊伍,要活躍的!你蓋幾層樓了?你搶紅包了嗎?你懂規則了嗎?”一邊說累了累了,一邊又樂此不疲,感覺像是一群得了剁手病的患者在瘋狂對暗號。
然而忙活了半個月,我累死累活也就掙了5.88元,擱在購物車里啥也買不起。啊!真是讓人郁悶!這些天我到底都干了什么啊?為了這仨瓜倆棗兒,對未來生活的信仰簡直都要搭進去了!
預售開始后,又是一陣心酸:平時欺負我窮,“雙11”又欺負我傻是不是?明明是一場購物活動卻搞的好像數學考試。為了順利剁手,我這個文科生不僅要有羊毛黨的精力,更要有一顆奧數課代表的大腦。面對同一件商品,我不得不考慮津貼、超級紅包、定金、滿減、立減等眾多變量。滿500減100和預付立減有啥區別?搶1000減200和滿1000減200是不一樣的!總之,這些眼花繚亂的題面上布滿了種種陷阱,稍不留神就會跌入商家預先挖好的坑里。

最悲傷的是,好不容易算明白了,結賬時發現又全亂了。晚上定好鬧鐘,鬧鐘一響,我向折扣沖刺的勁頭宛若一名田徑運動員。結果一個一個付完商品尾款,我才發現可以在購物車合并付款使用津貼,到頭來虧了200多塊錢。用老公的話說,我差點氣得當場“去世”。
另外,我還想問問,深夜1點才能付尾款這種操作到底是誰發明的?早點付不好嗎?白天付不行嗎?非要熬個夜!困得要死付尾款,付完已經凌晨3點,這會兒我睡意全無,倍兒精神。
回顧這半個月,簡直是“瘋狂蓋樓被拉黑,熬夜傷身長痘痘,購物津貼沒用上,周一上班起不來!”還有人用段子調侃“雙11”的復雜套路:“把優惠券藏在大興安嶺叢林深處一棵400年古樹右后方300英尺的劉姓土撥鼠家的車庫里,在兩小時內找到土撥鼠一家并在車庫前合影留念,即可獲得5元優惠券。”看完我心生共鳴:唉!這個“雙11”,我真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