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O記者 張靜
五度參加北美車展、首次參加NADA,廣汽傳祺用實際行動表明,進入北美市場不是說說而已。
2018年3月,一場事關中美汽車工業方向的大會悄然召開。23日,全美汽車經銷商大會(NADA)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開幕,廣汽傳祺首度亮相,成為NADA史上首個參與的中國品牌汽車。
國內可能對NADA不太了解,其類似于中國的汽車流通協會,不過歷史要悠久得多,成立于1917年的NADA剛好走過百年歷史,現早已超越國界,成為全球汽車經銷商及服務機構分享交流經驗的平臺,堪稱全球第一汽車經銷商大會。
首次參與NADA的廣汽傳祺在首個接待日便迎來了超200批次的經銷商,與車展不同的是,經銷商詢問的內容很直接,價格、進入時間、如何成為代理商等問題單刀直入。當天晚上,廣汽傳祺還特為有深度合作意向的經銷商召開了專場品牌推介會,詳細介紹了品牌的發展之路及國際化的最新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從太平洋東岸的俄勒岡、加利福尼亞,到大西洋西岸的馬薩諸塞、佛羅里達……幾乎遍及全美的經銷商都出席了本次推介會。眾所周知,廣汽傳祺是盈利能力最強的中國品牌汽車之一,國內單車平均售價已突破15萬元。所以,北美經銷商一致認為,美國市場已有很多年沒有新的汽車品牌進入了,廣汽傳祺的產品非常具有沖擊力。
2017年,廣汽傳祺成為北美車展110年歷史上首個進入主展館的中國品牌汽車;同年4月,成立廣汽硅谷研發中心;2018年4月,洛杉磯前瞻設計中心正式運營,底特律研發中心也在籌備之中;另外,廣汽傳祺還于2018年設立了北美銷售公司和香港貿易平臺,并計劃于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在北美銷售;2019年北美車展期間,廣汽傳祺還有更多勁爆的大動作向公眾透露,如廣汽全球研發網的重大消息等。
種種跡象表明,廣汽傳祺國際化進程和研發體系正在不斷升級,一切都在為赴美計劃做足準備。而進入北美市場,則是廣汽傳祺全球化戰略最為關鍵的一步,開放與創新是其引以自豪的經營哲學。
要想實現從中國品牌向全球品牌的蛻變,北美市場是必須要拿下的高地。因為汽車行業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產業,中國市場再大,也只是全球市場的1/4。目前,全球三大汽車市場分別是中國、美國、歐洲,而只有在三大市場中的兩個站穩腳跟,才能成為真正的全球品牌。相比歐洲市場,北美市場雖然嚴苛但還是比較開放的,三大日系品牌和韓國的現代起亞都已經在美國完成了“全球品牌”的晉身禮。
但如果談及體系能力和品牌積淀,只有10歲的廣汽傳祺會比豐田、大眾、奧迪更強大嗎?豐田進入美國市場都20多年了,卻因一場“召回門”搞得灰頭土臉,大筆賠償用戶后才算脫身;大眾“排放門”近在眼前,數以百億元的賠償加上司法調查幾乎快把大眾逼入絕境,直到現在噩夢還沒有完全終結;更早前因變速箱故障問題,讓奧迪至今都無法在美國市場挺直腰板……所以,即便廣汽傳祺如期成功登陸美國市場,也并不意味著就能在這片兇險的市場站穩腳跟,如果只是每年出口幾輛車,則是形式大于內容的國際化。
也許有人會說,比亞迪電動大巴不是早已成功打入了北美市場了嗎?純電動大巴是商用車,且主要客戶是政府采購,而廣汽傳祺是乘用車,面向更為廣大的私人用戶,二者不可同日而語。對于廣汽傳祺而言,能夠按照原定計劃順利打入美國市場,已經稱得上是階段性的勝利了,至于能在美國經營多久,還需要更長的適應期才能看出端倪。
進入美國之日起,就意味著廣汽傳祺要跑到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地盤中搶奪蛋糕,這等于一舉打破了中國品牌乘用車大規模出口北美的零記錄。但愿,傳祺能再創傳奇,讓世界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