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維
山西交投忻阜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 山西忻州 034015
目前,公路養護成本主要構成分為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指的是公路養護工作中必須支付的施工成本,其涵蓋的內容相對較多,但以短期成本為主[1]。而間接成本指的是公路后期管理與維護需要支出的成本,雖然涉及的項目少,但支出費用卻遠遠高于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基本包括人工費用、材料費用以及設備費用等。由于公路養護涉及的內容相對偏多,對此人工費用的控制應通過教育培訓與資金補貼等措施加以優化;而材料成本控制應重視材料浪費,做到材盡其用;此外設備費用控制應適當地減少租賃時間,合理縮短養護工期。
間接成本體現在公路工程的管理與維護方面。從本質上分析,公路養護管理并不受控制,公路病害是隨機發生的,而且隨著車輛荷載的不斷增加,公路路基很容易出現塌陷問題,由此公路養護間接成本很難精準把控,只能結合公路養護具體情況實現間接成本控制[2]。
以提前預防作為基本原則,引入現代化設備完成公路工程的提前檢查,針對公路病害選用有效的養護措施,通過計劃性預防養護措施能夠把公路病害扼殺在搖籃之中,防止病害進一步嚴重,從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結合有關實踐研究可知,預防性養護雖然需要支出相應的成本,但要比公路病害發生之后或者是嚴重之后再養護需要支出的成本低得多,所以計劃預防性養護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3]。從全壽命周期理論方面分析,在落實計劃預防性養護的過程中必須建立科學、可行的計劃方案,根據公路工程實際情況選擇最佳時機、最有效的措施,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出計劃預防性養護的作用,有效控制公路養護成本,同時保證公路的安全與穩定運行。
公路養護需要選擇管養分離模式,由此更便于引入現代化養護技術,提高公路養護工作效率,保證公路養護工作的有序、有效實施,尤其是在公路養護過程中可以避免浪費資源,在整體上提升養護設備應用效率,增強養護隊伍專業性,從而實現養護成本的有效控制。但在具體的落實中必須注意,管養分離并非是養護機構與管理機構之間的絕對分離,事實上是相對分離的一種模式,兩者在分離的同時也要重視相互協調、配合,這樣才能夠達到控制養護成本目的。
針對公路工程而言,預算定額作為制定預算與成本計劃的根本性依據,所以必須科學、合理地編制養護工程預算定額[4]。與此同時,科學的預算定額可以進一步增加養護資金的投資效益,促進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的深化改革。
在公路養護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狀況選擇與之相符的養護模式,必須著重考量的養護內容分為路面等級、路面病害以及運行年限等,然后制定預防性養護、維持路面養護以及重點維修的針對性養護措施。通過分析公路工程全壽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具體養護需求,并以此作為依據選擇有效的養護方式,從而實現不同的公路養護目標,由此就可以使公路工程養護資金實現最優配置,切實提升資金利用率,創造最理想的經濟效益。
通過科學技術減少公路養護成本支出,是實現公路養護成本控制的一種有效手段。選用新型養護材料、施工工藝以及先進技術,不但可以提高養護工作效率、保證養護質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養護成本,所以公路養護必須重視利用一系列措施提升科學技術水平。在公路質量檢測時應選擇先進的檢測技術與設備,例如先進傳感器、雷達技術與RS技術等現代化高科技,這樣能有效提升檢測效率,獲得更加準確的公路質量檢測結果,從而為制定具有經濟性的養護措施提供有效依據。與此同時,選用大型機械設備完成公路養護施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水平與效率,并達到控制養護成本的目的。比如在公路養護過程中可以使用薄層罩面技術與同步碎石封層技術等,選用新型灌縫、灌漿材料,能夠適當地延長公路運行年限,同時要進一步發展與推廣瀝青路面冷再生工藝,不斷地完善水泥路面破碎再利用工藝,促進公路材料的可循環應用,這樣不僅有利于保護環境,也達到了控制公路養護成本的目的。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需要高度重視公路養護先進技術、工藝與材料的廣發應用,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
近幾年來,受到自然環境、車輛荷載等有關要素的影響,我國公路工程病害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公路運行年限也在縮短,這不僅增加了公路養護管理成本支出,也使得公路建設面臨著嚴峻挑戰,所以怎樣控制與管控養護成本受到了相關部門的密切關注。基于此,公路養護管理部門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嚴格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實行管養分離模式、分階段養護,科學編制預算定額,提高資金效益,積極應用先進技術與設備等,并堅持自主創新,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公路養護成本,推進我國公路建設發展。